[关键词)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家教理念;教养方式
一、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孩子的心理问题折射出了当前家庭教育的诸多缺失,从心理辅导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错误的家教理念
我们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可能相当多的家长的回答是:“希望孩子学习好。上名牌大学,将来在社会竞争中出人头地。”过于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往往导致的是家长只看重孩子学业的成功,不关注孩子的整体发展,不顾及孩子的兴趣、特长、智力水平、身体素质等,不从实际出发,对孩子期望过高,用单一的标准衡量和塑造孩子。于是许多家长为了孩子“有出息”。弄得孩子总有做不完的作业,解不完的题;把孩子送往“星期日学校”“假期辅导班”;不停给孩子买复习资料,请家庭教师,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这样做的结果是,有些孩子压根不理解父母的付出,把学习当成要挟家长的武器;有些孩子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对学习无比厌恶,为逃避学习,翘课、离家出走、沉溺于网络游戏;有些孩子因为学习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身心崩溃……一些孩子出现的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问题无不与此密切相关。
2.有害的家教方式
教育孩子需要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而家长不当的教育态度、教
养方式会造就孩子心理和行为上的问
题。有害的教养方式大致可以归纳为
以下几类:
(1)溺爱型。父母对孩子过分溺
爱,子女多表现为依赖、自私、任
性、骄傲、好吃懒做、胆小怯懦、缺
乏精神和责任心,没有耐力、情
绪不稳等。
(2)型。父母对孩子过分严
厉、粗暴,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很少
正面肯定和鼓励孩子,孩子感受不到
家庭温暖,容易养成抑郁、胆怯、退
缩、逃避或反抗、执拗的性格,缺乏
自信心、自尊心,有的甚至会变得冷
酷、残忍。
(3)保护型。父母对孩子过分照
顾、保护,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
活动,子女的性格多半消极、依赖、
怯懦、没有责任感,缺乏忍耐力和社
会适应能力。有的孩子遇事优柔寡
断,不适应集体生活。
(4)放任型。父母对孩子冷淡、
置之不理,子女多愿寻求他人的爱
护,力图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因
而有的孩子喜欢惹是生非,有的好攻
击挖苦别人,有的却表现为性格淡
漠、与世无争。
(5)忽视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忽冷忽热、反复无常,使人捉摸不
定,子女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多疑
多虑、缺乏判断力,甚至轻生厌世。
(6)分歧型。父母对孩子的管教
常常意见分歧,各搞一套,会使子女
无所适从,因而形成易生气、警惕性
高、两面讨好、投机取巧、好说谎等
特征。
(7)唠叨型。家长总是事无巨细
反复唠叨,反复叮嘱,反复说一套大
道理,家长没张口,孩子就知道要说什
么。时间长了,孩子就对家长的教育实
行“屏蔽”,或随便敷衍或躲避谈话。
(8)达标奖励型。规定孩子考试
的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名次进
入前几名,上哪个重点中学,考哪所
名牌大学。达到标准给物质奖励。把
学习简单地同物质奖励联系起来,不
注意引导孩子认识学习对自身的意
义,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时间一
长,孩子对奖励麻木了,也就丧失了
学习的积极性。
3.失范的家长行为
家长自身行为的失范,往往是孩
子病态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如
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勤奋学习,自己却
不工作、不学习、生活懒散;有的家
长希望孩子坚强,自己面对困难的时
候却很消极;有的家长要求孩子改正
错误,自己却死活不认错;有的家长
希望孩子信守诺言,自己却经常说话
不算数;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做事要持
之以恒,一丝不苟,可是自己做事情
常常虎头蛇尾,马马虎虎;有的家长
希望孩子心平气和,自己却经常暴跳
如雷;有的家长希望孩子举止文雅,
自己却粗鲁低俗……
4.不良的家庭氛围
不良的家庭氛围主要有以下几类:
3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7(下半月刊)总第157期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看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作者:周燕
作者单位: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13161
刊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英文刊名:ZHONGXIAOXUE XINLI JIANKANG JIAOYU
年,卷(期):2010(1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xxxljkjy20101401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