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其目的是了解混凝土楼盖结构设计的主要过程;锻炼和提高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计算、设计及构造处理,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培养正确、熟练运用结构设计规范、手册及参考书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建立建筑专业工程师的工程意识。本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
1)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罗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二、设计资料车间仓库的楼面梁格布置如图1所示,轴线尺寸为30m×19.8m,楼面面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梁板的天花抹灰为15mm厚混合砂浆,楼面活荷载选用7.0kN/m2,混凝土采用C20,梁中受力钢筋采用HRB335,其他钢筋一律采用HPB235,板厚80mm,次梁截面为b×h=200mm×450mm,主梁截面为b×h=300mm×700mm,柱截面为b×h=400mm×400mm。楼板周边支承在砖墙上,试设计此楼盖。
三、课程设计内容:
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
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
(1)板配筋平面图(标注板厚、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100~1:200);
(2)次梁配筋图(标注次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
(3)主梁配筋图(按同一比例绘出主梁的弯矩包罗图、抵抗弯矩图、模板图及配筋图),(标注主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
(4)在图中标明有关结构设计说明,如混凝上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3.计算书:要求计算准确,步骤完整,内容清晰。
四、课程设计的主要参考资料。
1、罗向荣 主编 《钢筋混凝土结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五、提交成果要求
1、计算书要求手写,A4纸型,与封面统一装订成册。打印或者复印者成绩无效。
2、绘制梁格布置与板配筋图于一张2号图上,次梁、主梁配筋图于一张2号图上,铅笔作图或者计算机绘图。复印者成绩无效。
六、课程设计成绩考核由指导老师依据学生的设计成果及设计态度和出勤率,综合评定成绩成绩等级划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最后成绩的评定比例:设计态度和出勤率:20%设计计算说明书:40%设计施工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