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
评估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一、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公司生产活动具有以下特点:生产车间、仓库由老旧厂房改造建成,沿用了部分旧有输电线路,线路老化严重、负载能力差;生产线普遍立体设置,主要设备为反应釜、存在起重伤害、火灾、电气事故、机械伤害、危化品泄漏事故风险。由于这些特点,给生产带来了很多的不安全因素,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并可能殃及邻近作业人员,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在每个生产单元中,可能包含若干个危险源。
从对周边设施和人员的影响来看,一个生产工序(或物质)、特别是高风险生产工序(或物质),应当作为一个危险源,进行风险性分析,并加以防范。根据以上情况,我公司的危险源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生产场所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序号 | 危险源 | 危险程度 | 事故诱因 | 风险等级 |
1 | 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人体吸入高浓度氨严重者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昏迷、休克、反射性呼吸停止、眼灼伤、皮肤灼伤。 | 违反操作规程、钢瓶缺陷、连接气管缺损。 | 严重 | |
2 | 使用 | 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黏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 运输违规、使用违规 | 严重 |
3 | 起重伤害 | 安全防护不到位、违章作业、设备缺陷 | 严重 | |
4 | 生产用电 | 短路引发火灾、电气爆炸、触电伤害 | 违章作业、超限使用 | 一般 |
5 | 机械设备 | 机械伤害 | 缺少防护、违规操作 | 一般 |
6 | 锅炉异常 | 缺水、满水、炉管破裂、超压造成锅炉运行故障,严重时造成锅炉爆炸、人员灼烫伤(亡)。 | 违反操作规程、设备缺陷 | 一般 |
7 | 火灾 |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焊接切割作业、违规动火、电器故障、燃油泄漏 | 一般 |
主要危险源及有害因素分布情况表
作业场所
危险、有
害类别 | 前驱体生产车间Ⅰ | 前驱体生产车间Ⅱ | 前驱体生产车间Ⅲ | 多元素材料生产车间Ⅰ | 多元素材料生产车间Ⅱ | 氨水罐区 | 锅炉房 |
机械伤害 | ▲ | ▲ | ▲ | ▲ | ▲ | ▲ | ▲ |
电气伤害 | ▲ | ▲ | ▲ | ▲ | ▲ | ▲ | ▲ |
火灾和爆炸 | ▲ | ▲ | ▲ | ▲ | ▲ | ▲ | ▲ |
中毒和窒息 | ▲ | ▲ | |||||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 ▲ | ▲ | ▲ | ▲ | ▲ | ▲ | ▲ |
噪声与振动 | ▲ | ▲ | ▲ | ▲ | ▲ | ▲ | |
车辆伤害 | ▲ | ▲ | |||||
高温灼烫 | ▲ | ▲ | ▲ | ▲ | ▲ | ▲ | |
坍塌 | ▲ | ▲ | ▲ | ▲ | ▲ | ▲ | |
非电离辐射 | ▲ | ▲ | ▲ | ▲ | ▲ | ||
腐蚀 | ▲ | ▲ | ▲ | ▲ | ▲ | ||
起重伤害 | ▲ | ▲ | ▲ | ||||
粉尘 | ▲ | ▲ | ▲ | ▲ | ▲ | ▲ | |
腐蚀 | ▲ |
2、周边区域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①公司生产区北侧距离,中间依次间隔、成品库、宿舍区;西侧是未开发的、南侧为农田,东侧靠南为空地,靠北为金丰花园小区(最临近生产设,两者间距为70米)。
②厂区中部总重不超过1T.
③厂区范围内无高压输电线路,生产厂房上端无通信光缆及设备,东北侧、西北侧建筑层高均低于7层。
④生产厂房为土石+钢结构组成,生产过程中车间内有少量油脂、电气设备、稀释后氨水和碱液、不易燃原材料。
⑤锅炉房为砖混结构,锅炉采用低压蒸汽锅炉(10T×08MPa).
二、风险防控措施
1、建立和完善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监督检查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责任制的完善和落实情况。确保各责任制度落实到人,落实到位。
2、建立、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制度,对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普通员工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
3、建立职业安全卫生检查制度,对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存在隐患、整改情况、事故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制定职业危害防治监控安全管理制度,其内容应包括: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按照《河南省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的要求执行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并监督、教育职工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6、对危险作业场所内的各种安全设施,实施经常检查,定期校验,保持完好的状态,做好记录。各种安全设施不得擅自解除或拆除。
7、建立记录主要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情况的台帐,对设备、设施编号,号码标在明显的地方。建立设备、设施大修、中修及重大故障情况的记录卡。
8、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环境检测和评估,使工作环境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不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9、液氨属于有毒物品,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储存和使用。
10、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列出整改计划,定人、定时限期整改,未完成整改前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11、防雷、防静电设施由当地气象部门对防雷、防静电设备和接地装置进行定期年度检测。
12、对消防器材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灭火器每年由具备资格的维修单位进行一次功能性检查,消防器材放置在指定位置,周围不能存放其它物品。
13、对防腐电气及线路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于失效的防腐电气要进行及时的更新,保证其防腐性能。对于绝缘性能降低的电气线路及时更换,避免线路漏电、短路、发热、打火,从而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发生。
14、经常性的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严守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并治理隐患,做到安全生产。
15、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预先做出完善的详细安排。同时,定期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三、风险评估结论
1厂区范围内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对周边环境安全不会造成严重影响。
② 公司外围环境发生火灾、爆炸、车辆事故等也不会对厂区安全造成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