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议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03:01
文档

浅议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浅议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摘要:教师的职业使命固然神圣,但是教师是人不是神,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教师的心理困惑和情绪失调,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可能会发生的。教师压力普遍存在而且并不仅局限于某一文化背景。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策前不久,某报刊登了一则消息说,据调查有48%的教师心理不健康,12%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等。仔细一想,这个调查不就是好几年前一场争论的焦点吗?为什么时隔数年,又被重新提起。我想,它至少说明,人们对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超过对于其他人群心理健康的关注。每个家庭里的孩子都在
推荐度:
导读浅议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摘要:教师的职业使命固然神圣,但是教师是人不是神,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教师的心理困惑和情绪失调,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可能会发生的。教师压力普遍存在而且并不仅局限于某一文化背景。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策前不久,某报刊登了一则消息说,据调查有48%的教师心理不健康,12%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等。仔细一想,这个调查不就是好几年前一场争论的焦点吗?为什么时隔数年,又被重新提起。我想,它至少说明,人们对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超过对于其他人群心理健康的关注。每个家庭里的孩子都在
浅议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摘  要:教师的职业使命固然神圣,但是教师是人不是神,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教师的心理困惑和情绪失调,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可能会发生的。教师压力普遍存在而且并不仅局限于某一文化背景。

关键词: 教师  心理健康   问题   对策

    前不久,某报刊登了一则消息说,据调查有48%的教师心理不健康,12%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等。仔细一想,这个调查不就是好几年前一场争论的焦点吗?为什么时隔数年,又被重新提起。我想,它至少说明,人们对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超过对于其他人群心理健康的关注。每个家庭里的孩子都在学校里生活学习着,都要与教师朝夕共处,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家长岂能放心让自己的孩子呆在学校里?

    一、造成教师心理压力的原因

1.国内外相关调查认为:教师这个职业一直被认为是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美国压力研究机构列出的十个最具压力的职业中,城市中学教师名列第一位。由于教师在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工作形式和工作责任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各个国家的表现大体一致,其职业压力的普遍性也被世界各国学者所接受。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西印度群岛等地的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压力普遍存在而且并不仅局限于某一文化背景。

2.在国内,教师压力问题也日渐引起了教育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的关注。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从北京城区和郊区随机抽取了300份教师调查问卷发现,93.1%的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并认为这已成为普遍性的重大的生活和生存问题。

3.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外公布了一项不太乐观的调查结果: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而且,从分布态势上看,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

  教师的职业使命固然神圣,但教师是人不是神,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教师的心理困惑和情绪失调,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可能会发生的。不能绝对化地认为,教师有心理困惑就是不正常。

  心理学表明,人的心理问题与其所受压力有关,如果人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以至无法承受,就会产生应激障碍,焦虑、抑郁等就会由此而产生。所以,研究教师的心理,了解压力来源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的压力与教师工作的特点密切有关。有关调查表明,教师的压力主要源自三个方面:

1、工作压力:具体表现在许多教师工作量满负荷,节奏紧张,而工作绩效慢。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劳动成果要到五年、十年以后才能真正体现。因此,教师的成就感难以得到及时的满足,教师劳动的付出与回报在短时间内是不平衡的,这样就比较容易形成教师对职业怠惰。特别是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少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对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逐渐降低。

2.学校教育环境是教师健康心理形成的直接动力,如果不重视教师的管理工作,不尊重教师的职业劳动,不能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就会使教师工作不安心、不满意,心理受到压抑,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从而影响教学工作。如有些教育管理部门轻视教师职业,认为教师工作是附属性工作,把不适合其他单位工作的人调派当教师,把优秀的教师调整到机关搞行政工作,实质上是轻视教师劳动职业。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教师的心理会普遍受到不公平的压力,会产生当教师低人一等的自卑感。这样的学校教育环境,是值得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3、家庭压力:对于一般人来说,由于外部压力,完全可能在一个阶段在某些指标上偏常。比如,教师碰到自己的孩子要参加中考或高考,难免会出现焦虑情绪。某些指标偏常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能说是心理异常,教师家庭与其他家庭相比,在对子女教育和婚姻方面可能有更高的期望。而有些教师面临这些家庭生活期望无法达到时,就会产生更多的挫折感。

  4、社会压力:由于社会转型期,差距拉大,分配不公现象严重,容易导致有些教师在与别人进行社会比较过程中,引起心态失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仔细分析,并思考相应的对策。这些问题不仅是心理失调的症兆,而且也是亚健康的心理基础,直接影响教师的身体健康。

二、学校是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关键

就学校教育来说,主要的劳动者就是教师,教师的心理素质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而教师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教育环境。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具体表现在尊重教师职业劳动,重视教师的生活卫生保健,教师工作生活安定,有职业和安全保障,能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学校在净化心理环境方面方法得力,管理者能尽职尽责,正确,态度良好。

  1、学校要多关心体贴教师

学校作为教师的直接领导者,要多关心下属,充分地信任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关心教师的疾苦。学校领导的理解与信任,很大程度上能让教师感觉到温暖和被重视,帮助教师克服出现心理疾病。

学校领导人为核心的学校教育群体关系,是决定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直接现实。它有时比学校的物质环境作用还要大。因为人是社会化的主体,人们的生活环境不限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物质环境,还有更重要的人际交往关系的环境,这些环境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最切近的条件。因此,任何一所学校的领导人,要十分关注人际关系的作用。不仅要改善住房、工资、奖金等物质环境,而且要十分注重协调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另外,学校领导一定要保证教师充分的休息时间。一年一度的寒暑假,是教育家经过观察研究之后安排的,学校领导不要利用这个时间给教师增加工作,要让教师身心得到恢复,可组织教师外出旅游参观,松散紧张情绪,培养意志。心理学家研究认为,脑力劳动者持续的心理紧张,或过于强烈的心理冲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引起身体功能与心理功能的失调,容易造成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和批改作业丢三落四、记忆力减退、情绪烦躁等症状。出外参观可以缓冲心理负荷,缓和一下持续的心理紧张,清除身心疲劳,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大自然的风光对人的心理有良好的影响,登上高耸入云的高山峻岭,使人感到精神奋发,面对波涛滚滚的大江、大海,使人感到心胸开阔,祖国美丽的锦绣山河、名胜古迹能够激发教师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神圣岗位的情感。

    2、健全教师考核制度

学校要研究制定既对教师没有太大压力,而又能达到准确考核教师的工作、激发工作热情的考核制度,要充分考虑肯定教师的成绩和教师在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包括非学习方面的工作成绩。制定考核制度的宗旨要定位为“激励+考核”,即:既要能考查教师的工作成绩,又要能为每一个教师加油打气。

为教师的心理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也是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对策。这就需要学校领导了解心理健康的常识,学习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方法,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关心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三、教师自己要注意心理健康的调适

1、以平和乐观的心态对待人和事

  教师注重内心世界的修养是良好心理的内在力量。作为教师,首先要认知自己所肩负的任务和劳动的目的,明确自己的光荣而艰巨的职责。要经常把自己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处处以教学为主,以学生为重。认识自己的劳动价值,明确现代学校培养人对于每位教师来说目标是一致的,只有团结协作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好教学任务。其次与人相处要宽宏大量,尽可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向其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以求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宽松而舒畅的工作环境。要认真学习,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坦诚的心灵去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友情,不要在背后说长道短、搬弄是非,要诚恳地去帮助别人,达到共同进步。再次,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要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做出表率。要“勿以小恶而为之,勿以小善而不为”。如此,就能保持良好心境去面对学生,面对学校的一切管理制度,适应环境的要求。

    2、准确客观的自我定位 

心绪不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好高骛远,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合理,定位越高,越难以实现,给自己带来的失望也越大,从而导致心绪不佳。可见准确客观的自我定位对人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3、工作之余多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能使人忘却烦恼,愉悦身心。教师的工作属于强度较大的脑力劳动,长时间的工作使人身心疲惫,产生焦躁、烦闷的情绪。所以,教师必须劳逸结合,适量参加体育锻炼以缓解工作的压力,释放工作中的不快心情,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教师的工作和全社会密切相关,教师的工作直接制约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过来社会又对教师队伍的健康和谐发展起制约的作用。社会的理解和关心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剂良药,能保障教师队伍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社会在对教师提出的角色需求的同时,还要切实关心教师的疾苦,理解身为教师的难处。人类的健康和谐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健康健全的教育工作者。全社会都不能忽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必须尽力维护教师的健康心理状态。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四小学

                               韩  建  梅

                               2009年5月 

浅议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四小学

                   韩  建  梅

                   2009年5月 

文档

浅议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浅议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摘要:教师的职业使命固然神圣,但是教师是人不是神,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教师的心理困惑和情绪失调,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可能会发生的。教师压力普遍存在而且并不仅局限于某一文化背景。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策前不久,某报刊登了一则消息说,据调查有48%的教师心理不健康,12%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等。仔细一想,这个调查不就是好几年前一场争论的焦点吗?为什么时隔数年,又被重新提起。我想,它至少说明,人们对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超过对于其他人群心理健康的关注。每个家庭里的孩子都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