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十二月二十日一、方案编制依据
1、GB50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3、(JGJ116-98)《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范》
二、墙面裂缝补强修复施工
1、施工工艺原理:
将抗拉强度极高的碳纤维用环氧树脂预浸成为复合增强材料(单向连续纤维);用环氧树脂粘结剂沿受拉方向或垂直于裂缝方向粘贴在要补强的结构上,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体,使增强粘贴材料与原有墙体共同受力增大墙体结构的抗裂或抗剪能力,提高结构的强度、刚度、抗裂性和延伸性。
楼梯间砌体墙面炭纤维施工做法图
2、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施工准备→饰面层切割→基面与裂缝处理→刷抹环氧树脂底胶→粘贴碳纤维布→表面养护→涂刷碳纤维专用胶→混凝土加固砂浆→涂刮腻子→涂刷饰面涂料。
3、基面处理:
(1)、饰面层切割,沿着裂缝两边切割80mm左右宽的凹槽,深度至砖墙面结构。
(2)、将墙面结构表面的残缺、破损部分清除干净。
(3)、对经过剔凿、清理和墙面残缺部分,用专用环氧腻子进行修补、复原。
(4)、裂缝修补:缝宽小于0.2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进行表面涂刷密封;大于0.2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灌缝。
(5)、打磨:将墙面构件表面凸出部分打磨平整,修复后的构件表面尽量平顺。
(6)、清理打磨过的构件表面,并使其充分干燥。
4、涂刷底胶:
将配好的底胶(粘结剂),用滚筒均匀涂刷于需要粘结的墙结构表面。5、粘贴碳纤维:
为防止碳纤维受损,在碳纤维材料运输、储存、裁切和粘贴过程中。应用钢直尺与壁纸刀按规定尺寸切断碳纤维材料,每段长度一般以不超过6m为宜。为防止材料在保管过程中损坏,材料的裁切数量应按当天的用量裁切为准。碳纤维纵向接头必须搭接20cm以上。该部位应多涂树脂,碳纤维横向不需要搭接。其施工工艺要点如下:
(1)、粘贴树脂的主剂、固化催促剂和固化剂应按规定的比例称量准确,装入容器,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一次调和量应以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为准。
(2)、粘贴时在碳纤维和树脂之间尽量不要有空气。可用罗拉(专用工具)沿着纤维方向在碳纤维材料上滚压多次,使树脂渗浸入碳纤维中。
6、成品养护:
粘贴碳纤维材料后需自然养护1-2小时达到初期固化,应保证固化期间不受外界干扰和碰撞。
质量要求:
1、涂底层涂料
涂料应涂刷均匀、不得漏涂,严禁在不适合气温条件下施工,添加溶剂稀释后的涂料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2、表面残缺修补
构造物表面小孔、内角必须用环氧腻子修补平整,腻子涂刮后,表面仍存在的不平糙纹,应再用砂纸磨平。
3、粘贴碳纤维
(1)、贴碳纤维材料时须符合下述条件:
a、碳纤维材料应按规定裁切。
b、气温、空气湿度、构件表面含水率等符合要求。
c、底层涂料及腻子达到指触干燥(树脂表面达到固化硬结)。
d、粘结树脂的类型与施工时的气温适合,主剂和固化剂、固化促进剂应按规定的比例称量准确,装入容器,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一次调和量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2)、碳纤维粘贴的质量检验标准。
a、下涂和上涂渗浸入碳纤维束良好。
b、碳纤维粘结严实。
c、对于直径在10mm以上30mm以下的空鼓,每平方米少于10个可认为合格;若每平方米在10个以上,则认为不合格,需进行补修。对于直径在30mm以上的空鼓,只要出现,即认为不合格,需进行补修。
d、顺纤维方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各层之间的搭接部位不得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层间必须错开至少50cm。
e、碳纤维材料规格,粘贴位置、长度、宽度、纤维方向、层数符合规定。
4、技术标准:《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注:修复后的裂缝部位整体性、强度性能增强,无裂缝、平整光滑。修复后表面涂料色泽达到与原有饰面基本一直。
三、地面裂缝空鼓灌浆施工
地面空鼓采用环氧浆料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施工准备→检查空鼓范围→确定钻孔位置→钻孔施工→清理灰尘→埋注浆咀→灌浆处理施工→检查灌浆密实度→拔除灌浆嘴→孔洞修补→表面养护
(1)、确认需要处理的空鼓部位。
(2)、空鼓位置钻空,表面清理,埋注浆咀。
(3)、注浆咀布好后实施注浆:根据空鼓部位的具体情况确定灌浆压力、灌浆量。
(4)、灌浆树脂配好后倒入注浆机容器内。
用高压灌浆机将A、B灌浆树脂灌入空鼓位置,证明灌注饱满随即关闭阀门。注浆时要防止注浆液从别的孔外溢浆,造成浪费。确认注浆完成,卸除机具。
(5)、采用环氧砂浆进行孔洞修补。
(6)、48小时后树脂初凝;干燥养护7天后可正常使用。
注:修复后的裂缝部位整体性、强度、抗冲、耐磨性能增强。不空鼓、不开裂、不起尘。缺点:修复后的部位与原来地面色差不明显。
2、灌浆质量检验方法:
敲击检测。
3、质量要求:
现场使用的灌浆树脂符合技术性能指标。已经灌浆处理的空鼓部位将不再出现空鼓情况,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耐久性。
钻孔灌浆法且施工工序简单而被普遍采用。浆液在灌浆压力下可以畅通地充填到裂缝与空鼓部位,提高了灌浆质量,加强了补强能力。4、浆液配制及灌浆
(1)、浆液配置应按照材料的使用配制方法进行。浆液一次配备数量,需以浆液的凝固时间及进浆速度来确定。
(2)、灌浆根据裂缝空鼓区域大小,可采用单孔灌浆或分区群孔灌浆,在一条裂缝上灌浆可由一端到另一端。
(3)、灌浆时压力应逐渐升高,防止骤然加压,达到规定压力后,保持
压力稳定,以满足灌浆要求,待下一个排气孔出浆时立即停止对灌浆泵的压力。
(4)、待缝内浆液达到初凝而不外流时,可拆下灌浆嘴,再用环氧树脂胶泥的灌浆液把灌浆嘴处抹平封口。
(5)、灌浆结束后应检查补强效果和质量,发现缺陷应及时补救,确保工程质量。
四、分割缝裂缝空鼓破损处理施工
采用置换法处理:对开裂破损较为严重的部位,可将开裂、空鼓处铲除,清理浮灰砂浆,用环氧树脂浆料打一道底漆,对粗糙基面进行卯固,再用环氧树脂浆料配合高比例石英砂制成高倍砂均匀摊铺在基层至修补高度,再用环氧批土对修补区域进行整体批刮处理。
1、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确定部位→切割施工→清理基面→涂刷底漆→灌浆处理→地面修复→养护处理
(1)、检查确定分割缝有开裂空鼓的部位,并做好记号需要切割的范围。(2)、采用切割机沿确定好的线切割,深度掌握在50mm左右,并将切割后的碎块、浮灰清理干净,采用吹风机进行细缝与基面吹洗,将切割后的基面与缝隙清洗干净。
(3)、采用环氧树脂浆料进行一道底漆涂刷,对于粗糙基面进行卯固。(4)、对于横向裂缝进行灌浆法进行修补,
(5)、用环氧树脂浆料配合高比例石英砂制成高倍砂均匀摊铺在基层至修补高度,再用环氧批土对修补区域进行整体批刮处理。
(6)、在进行养护注:施工置换修复后的部位整体性、强度、抗冲、耐磨性能增强。不起尘、不粉化、不空鼓。缺点:施工置换修复后的部位与原来地面稍有色差。
五、细裂缝处理施工
1、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在施工之前,清洗、清除地面的杂物、油污等。
(2)、待地面清洗干净后,让表面风干,即可开始进行刷涂密封固化剂施工。
(3)、用喷雾器将固化剂均匀刷涂于地面裂缝上,如果基面较差,渗透性强,须在1-2个小时后涂刷第二遍;在涂完固化剂-1约1-2小时后(材料干燥发亮前),在地面上喷些水,湿润材料,用扫帚或地拖擦洗表面,使材料完全渗透进地面与裂缝,并重复2-3次,最后冲洗地面,去除表面多余的材料。
(4)、在材料干透变白前,用洗地工具彻底清洗地面,除去表面的白的沉淀物,并用吸尘器吸净污水。
注:修复后的裂缝部位整体性、强度、抗冲、耐磨性能增强。缺点:修复后的部位与原来地面稍有色差。
厦门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