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数列通项公式习题精选精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05:06
文档

数列通项公式习题精选精讲

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几种常见的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一.观察法例1:根据数列的前4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1)9,99,999,9999,…(2)(3)(4)解:(1)变形为:101-1,102―1,103―1,104―1,……∴通项公式为:(2)(3)(4).点评:关键是找出各项与项数n的关系。二、公式法例2:已知数列{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数列{bn}是公比为q的(q∈R且q≠1)的等比数列,若函数f(x)=(x-1)2,且a1=f(d-1),a3=f(d+1),b1=f(q+1),
推荐度:
导读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几种常见的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一.观察法例1:根据数列的前4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1)9,99,999,9999,…(2)(3)(4)解:(1)变形为:101-1,102―1,103―1,104―1,……∴通项公式为:(2)(3)(4).点评:关键是找出各项与项数n的关系。二、公式法例2:已知数列{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数列{bn}是公比为q的(q∈R且q≠1)的等比数列,若函数f(x)=(x-1)2,且a1=f(d-1),a3=f(d+1),b1=f(q+1),
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几种常见的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

一.观察法

例1:根据数列的前4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1)9,99,999,9999,…(2)(3)(4)

解:(1)变形为:101-1,102―1,103―1,104―1,…… ∴通项公式为: 

    (2)  (3)     (4).点评:关键是找出各项与项数n的关系。 

二、公式法

例2: 已知数列{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数列{bn}是公比为q的(q∈R且q≠1)的等比数列,若函数f (x) = (x-1)2,且a1 = f (d-1),a3 = f (d+1),b1 = f (q+1),b3 = f (q-1),(1)求数列{ a n }和{ b n }的通项公式;

解:(1)∵a 1=f (d-1) = (d-2)2,a 3 = f (d+1)= d 2,∴a3-a1=d2-(d-2)2=2d,

∴d=2,∴an=a1+(n-1)d = 2(n-1);又b1= f (q+1)= q2,b3 =f (q-1)=(q-2)2,

∴=q2,由q∈R,且q≠1,得q=-2,∴bn=b·qn-1=4·(-2)n-1

例1.  等差数列是递减数列,且=48, =12,则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

(A)  (B) (C)  (D) 

解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位d,由已知,

解得,又是递减数列,   ∴,,∴ ,故选(D)。

例2.  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公比,设数列的通项为,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由题意,,又是等比数列,公比为

∴,故数列是等比数列,,∴ 

点评:当已知数列为等差或等比数列时,可直接利用等差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只需求得首项及公差公比。

三、      叠加法

例3:已知数列6,9,14,21,30,…求此数列的一个通项。

解   易知∵……

各式相加得∴

点评:一般地,对于型如类的通项公式,只要能进行求和,则宜采用此方法求解。

例4.  若在数列中,,,求通项。

解析:由得,所以,,…,,

将以上各式相加得:,又所以 =

四、叠乘法

例4:在数列{}中, =1,   (n+1)·=n·,求的表达式。

解:由(n+1)·=n·得, =··…=     所以

例4. 已知数列中,,前项和与的关系是  ,试求通项公式。

解析:首先由易求的递推公式: 

将上面n—1个等式相乘得:

点评:一般地,对于型如= (n)·类的通项公式,当的值可以求得时,宜采用此方法。

五、Sn法利用   (≥2)

例5:已知下列两数列的前n项和sn的公式,求的通项公式。(1)。 (2)

解: (1)===3

此时,。∴=3为所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当时 

 由于不适合于此等式 。   ∴

点评:要先分n=1和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运算,然后验证能否统一。

六、待定系数法:

 例6:设数列的各项是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的和,若c1=2,c2=4,c3=7,c4=12,求通项公式cn

解:设 

例6. 已知数列中,,,

其中b是与n无关的常数,且。求出用n和b表示的an的关系式。

解析:递推公式一定可表示为

的形式。由待定系数法知: 

        

  故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故

点评:用待定系数法解题时,常先假定通项公式或前n项和公式为某一多项式,一般地,若数列为等差数列:则,(b、c为常数),若数列为等比数列,则,。

七、辅助数列法

例7:已知数的递推关系为,且求通项。

解:∵     ∴令则辅助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即  ∴

例5.在数列中,,,,求。

解析:在两边减去,得

∴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由累加法得

= =…=== 

例8: 已知数列{}中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  设,则

故{}是以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

点评:这种方法类似于换元法, 主要用于已知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

利用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的九种类型及解法

1.形如型

(1)若f(n)为常数,即:,此时数列为等差数列,则=.

(2)若f(n)为n的函数时,用累加法.

方法如下: 由得:

时,,

所以各式相加得 

即:.

为了书写方便,也可用横式来写:

时,,

=.

例 1. (2003天津文) 已知数列{an}满足,

    证明

证明:由已知得: 

   =    .

例2.已知数列的首项为1,且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案: 

例3.已知数列满足,,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案:  

评注:已知,,其中f(n)可以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分式函数,求通项.

若f(n)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累加后可转化为等差数列求和;

若f(n)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累加后可分组求和;

若f(n)是关于n的指数函数,累加后可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

若f(n)是关于n的分式函数,累加后可裂项求和。

例4.已知数列中,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由已知得,

化简有,由类型(1)有,

又得,所以,又, ,

此题也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来求解.

2.形如型

(1)当f(n)为常数,即:(其中q是不为0的常数),此时数列为等比数列, =.

(2)当f(n)为n的函数时,用累乘法.

  由得     时,,

=f(n)f(n-1). 

例1.设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1,2, 3,…),则它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

解:已知等式可化为: 

 () (n+1),   即

时, 

==.

评注:本题是关于和的二次齐次式,可以通过因式分解(一般情况时用求根公式)得到与的更为明显的关系式,从而求出.

例2.已知,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因为所以

故又因为,即,

所以由上式可知,所以,故由累乘法得  

=

所以-1.

评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原来的递推关系式转化为

若令,则问题进一步转化为形式,进而应用累乘法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3.形如型

(1)若(d为常数),则数列{}为“等和数列”,它是一个周期数列,周期为2,其通项分奇数项和偶数项来讨论;

(2)若f(n)为n的函数(非常数)时,可通过构造转化为型,通过累加来求出通项;或用逐差法(两式相减)得,分奇偶项来分求通项.

例1. 数列{}满足,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分析 1:构造 转化为型

解法1:令

则.

时, 

各式相加: 

当n为偶数时,.

此时

当n为奇数时, 

此时,所以.

故 

解法2: 

时,,

两式相减得:.

构成以,为首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构成以,为首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评注:结果要还原成n的表达式.

例2.(2005江西卷)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

Sn-Sn-2=3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方法一:因为

    以下同例1,略

    答案  

4.形如型

(1)若(p为常数),则数列{}为“等积数列”,它是一个周期数列,周期为2,其通项分奇数项和偶数项来讨论;

(2)若f(n)为n的函数(非常数)时,可通过逐差法得,两式相除后,分奇偶项来分求通项.

例1. 已知数列,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

注:同上例类似,略.

5.形如,其中)型

(1)若c=1时,数列{}为等差数列;

(2)若d=0时,数列{}为等比数列;

(3)若时,数列{}为线性递推数列,其通项可通过待定系数法构造辅助数列来求.

方法如下:设,

得,与题设比较系数得

,所以

所以有: 

因此数列构成以为首项,以c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即:.

规律:将递推关系化为,构造成公比为c的等比数列从而求得通项公式

有时我们从递推关系中把n换成n-1有,两式相减有从而化为公比为c的等比数列,进而求得通项公式.,再利用类型(1)即可求得通项公式.我们看到此方法比较复杂.

例1.已知数列中,求通项.

分析:两边直接加上,构造新的等比数列。

解:由得,

所以数列构成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即  . 

方法二:由 

时, 

两式相减得 

,

数列是以=为首项,以c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

方法三:迭代法

由 递推式

直接迭代得

==

=.

方法四:归纳、猜想、证明.

先计算出,再猜想出通项,最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注:请用这三种方法来解例题,体会并比较它们的不同.

6.形如型

.(1)若(其中k,b是常数,且)

方法:相减法

例1.在数列中,求通项.

解:,              

时,,

两式相减得 

.令,则

利用类型5的方法知

即              

再由累加法可得.

亦可联立    解出.

例2. 在数列中,,求通项.

解:原递推式可化为

比较系数可得:x=-6,y=9,上式即为

所以是一个等比数列,首项,公比为.

    即: 

故.

(2)若(其中q是常数,且n0,1)

若p=1时,即:,累加即可.

若时,即:,

求通项方法有以下三种方向:. 两边同除以.

即:  ,令,则,

然后类型1,累加求通项.

.两边同除以.  即:  ,

令,则可化为.然后转化为类型5来解,

.待定系数法:

设.通过比较系数,求出,转化为等比数列求通项.

例1.(2003天津理)

设为常数,且.

证明对任意≥1,;

证法1:两边同除以(-2),得

令,则

=

=

=

.

证法2:由得   .

设,则b.  即:,

所以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则=,

即:,

故.

评注:本题的关键是两边同除以3,进而转化为类型5,构造出新的等比数列,从而将求一般数列的通项问题转化为求等比数列的通项问题.

证法3:用待定系数法

设,  即:,

比较系数得:,所以    所以,

所以数列是公比为-2,首项为的等比数列.  

  即.

方法4:本题也可用数学归纳法证.

(i)当n=1时,由已知a1=1-2a0,等式成立;

  ()假设当n=k(k≥1)等式成立,则

    那么

                         

    也就是说,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i)和(ii),可知等式对任何n∈N,成立. 

规律:  类型共同的规律为:两边同除以,累加求和,只是求和的方法不同.

7.形如型

(1)即           取倒数法.

例1. 已知数列中,,,求通项公式。 

解:取倒数: 

 

例2.(湖北卷)已知不等式为大于2的整数,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 设数列的各项为正,且满足

(Ⅰ)证明

分析:本题看似是不等式问题,实质就是求通项问题.

证:∵当

即  于是有  

所有不等式两边相加可得  

由已知不等式知,当n≥3时有, 

评注:本题结合不等式的性质,从两边取倒数入手,再通过裂项求和即可证得.

2.形如型

方法:不动点法:

我们设,由方程求得二根x,y,由有

同理,两式相除有,从而得,再解出即可.

例1. 设数列{an}满足,求{an}的通项公式.

分析:此类问题常用参数法化等比数列求解.

解:对等式两端同时加参数t,得:

,

令,  解之得t=1,-2    代入得

, ,

相除得,即{}是首项为,

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  解得.

方法2: 

两边取倒数得,

令b,则b,转化为类型5来求. 

8.形如(其中p,q为常数)型

(1)当p+q=1时    用转化法

例1.数列中,若,且满足,求.

解:把变形为.

则数列是以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

    利用类型6的方法可得  .

(2)当时   用待定系数法.

例2. 已知数列满足,且,且满足,求.

解:令,即,与已知

比较,则有,故或

下面我们取其中一组来运算,即有,

则数列是以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

,即,利用类型   的方法,可得

评注:形如的递推数列,我们通常采用两次类型(5)的方法来求解,但这种方法比较复杂,我们采用特征根的方法:设方程的二根为,设,再利用的值求得p,q的值即可.

9. 形如(其中p,r为常数)型

(1)p>0,   用对数法.

例1.  设正项数列满足,(n≥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两边取对数得:,,设,则        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练习 数列中,,(n≥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案: 

(2)p<0时   用迭代法.

例1.(2005江西卷)

已知数列,

(1)证明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an.

解:(1)略

(2)

所以  

又bn=-1,所以.

方法2:本题用归纳-猜想-证明,也很简捷,请试一试.

解法3:设c,则c,转化为上面类型(1)来解.

文档

数列通项公式习题精选精讲

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几种常见的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一.观察法例1:根据数列的前4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1)9,99,999,9999,…(2)(3)(4)解:(1)变形为:101-1,102―1,103―1,104―1,……∴通项公式为:(2)(3)(4).点评:关键是找出各项与项数n的关系。二、公式法例2:已知数列{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数列{bn}是公比为q的(q∈R且q≠1)的等比数列,若函数f(x)=(x-1)2,且a1=f(d-1),a3=f(d+1),b1=f(q+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