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学目标 | 1.学会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学会用天平测轻小物体的质量 3.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 |||
重点难点 | 天平的使用方法 用天平测液体的质量 | |||
教学方法 | 通过实际测量,学会拟定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论证。 通过实际测量,学会用测多算少的方法测量轻小物体的质量。 | |||
教具 | 托盘天平和砝码、水、大头针若干、烧杯两只 | |||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 学生活动 | |||
一 引 入 课 题 二 教 学 过 程 | 什么叫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单位? 实验室里测质量的工具是什么? 天平的使用方法? (练习)用天平测固体的质量 能否用这架天平直接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天平的最大测量值和标尺上的分度值(感量)? 如何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活动1)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设计实验表格: 实验次数 | 大头针数 量 | 总质量m总(g) |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m(g) |
1 | 1 | |||
2 | 100 | |||
3 | 200 |
调节天平
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用天平测出100枚大头针的总质量,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用天平测出200枚大头针的总质量,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想一想:哪一种测量的结果更精确?
分析总结:这一测量方法可称之为“累积法”或“测多算少”
想一想:
将一段1cm长的棉线放在天平的左盘里,能称出它的质量
吗?怎样才能测出这段棉线的质量?
怎样称出一张邮票的质量?
容器里盛有质量为1kg的饱满的大米,如果给你一架天平,你能测出容器里大米的粒数大约是多少吗?说说你的方法。
(1)先测出100粒米的总质量m
(2)再算出一粒米的质量m1
(3)1kg米的粒数n = m / m1
(活动2)测量水的质量
怎样测量水的质量?
用那种方法测可以使实验误差减小?
设计实验表格:
序号 | 测量步骤 | 质量(g) |
1 | 测量烧杯的质量 | |
2 | 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 |
3 | 计算烧杯中水的质量 |
1.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相对比较简便而又正确的是(A )
A、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把一粒米放在一只杯子中,测出其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
2.以下是“用天平测量水的质量”的实验步骤,合理的步骤顺序为______16245738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调节横梁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3)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位置使天平可以平衡
(4)将空杯放在左盘里
(5)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之和就是空烧杯的质量
(6)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7)把烧杯中装水后放在天平左盘中,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8)烧杯与水的总质量与空烧杯质量之差就是烧杯中水的质量 | 观察天平 放在水平台面上 游码归“零” 调节横梁平衡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测多算少法 不能直接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第三次测量结果更精确 不能,用“累积法”测一张邮票、一段1cm长的棉线的质量。 学生讨论 分析讨论测液体质量的合理顺序 先测空杯的质量,再测杯和水的总质量,这样可避免因倒去水后再测空瓶质量时,瓶内残留水使得测量误差增大。 | |||
三、思考与作业 | P7“WWW”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