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级汽车维修班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汽车维护与保养是职业院校汽车维修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主要任务:讲授汽车维护相关知识,使学生能系统掌握汽车维护相关要求、操作方法及检验过程等知识;使学生获得汽车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18周(第三周至第二十周)共108学时,具体课时分配见课时分配表
课时分配表
序 号 | 课 题 | 学 时 数 | |
理论讲授 | 现场教学 | ||
模块一 汽车维护概述 | 汽车维护的相关法规与要求 | 2 | |
模块二 汽车常用工作液的使用 | 正确选用汽车常用工作液(脂) | 6 | |
模块三 汽车常用维护设备的使用 | 课题一 正确使用汽车清洗与补给类设备 | 8 | 16 |
课题二 正确使用汽车检测与调整类设备 | 6 | 12 | |
模块四 汽车各系统的维护 | 课题一 维护汽车发动机 | 4 | 4 |
课题二 维护汽车底盘 | 4 | 4 | |
课题三 维护汽车电气系统 | 4 | 4 | |
模块五 汽车定期维护 | 课题一 汽车的日常维护 | 2 | |
课题二 汽车的一级维护 | 2 | 4 | |
课题三 汽车的二级维护 | 2 | 4 | |
模块六 汽车非定期维护 | 课题一 汽车走合期维护 | 2 | |
课题二 汽车的季节性维护 | 2 | ||
课题三 汽车特约维修站前检查与维护 | 2 | 4 | |
模块七 常见轿车的维护 | 课题一 丰田轿车二级维护 | 2 | 4 |
课题二 大众轿车二级维护 | 4 | ||
总计课时 | 108 |
模块一 汽车维护概述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在专业中的地位和学习方法;汽车维护的概念与作用,汽车维护的作业原则与内容,汽车维护的分类、周期与作业范围。
模块二 汽车常用工作液的使用
汽车常用工作液的使用性能与物理特性,及工作液的牌号及正确选用选用对汽车的正常工作的意义。
重点:掌握汽车用润滑油、齿轮油、制动液、冷却防冻液、ATF油、空调制冷剂的特性,牌号与使用性能。
难点:工作液的选用。
模块三 汽车常用维护设备的使用
课题一 正确使用汽车清洗与补给类设备
对汽车举升机、EFI系统喷油器清洗仪、汽车ATF清洗更换机、汽车空调冷媒加注机、汽车轮胎拆装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其使用方法与工作原理,并能熟练的操作。在教学中以现场教学为主,培养学生地操作能力,并要注意操作安全。
重点:汽车举升机、EFI系统喷油器清洗仪、汽车ATF清洗更换机、汽车空调冷媒加注机、汽车轮胎拆装机的使用方法。
现场教学:使用仪器设备对教车进行维护实训
课题二 正确使用汽车检测与调整类设备
对汽车专用与通用电脑故障诊断仪、汽车废气分析仪、不透光度计及汽车车轮动平衡机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电脑故障分析仪、动平衡机的使用方法,能完成使用上述工具设备检测汽车各系统。
重点:掌握电脑故障分析仪、动平衡机的使用方法,维修数据。
难点:维修量的把控。
现场教学:检测汽车与调整汽车运行状态
模块四 汽车各系统的维护
课题一 汽车发动机维护
维护发动机是汽车维护的基础,主要维护发动机的两大机构与五大系统。
现场教学:发动机各系统的维护
课题二 汽车底盘维护
汽车底盘是汽车的骨骼,是汽车正常行驶的基础。对底盘进行维护能保证汽车动力正常的传递与操纵汽车,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稳定性、操纵性。主要进行对汽车底盘的传动系、转向系、行驶系与制动系的维护教学。
现场教学:汽车底盘四大系统的维护
课题三 汽车电气系统的维护
电气系统是汽车的神经系统,是对汽车各项工作实施控制的关键部分,它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汽车的安全行驶与乘客的乘坐舒适。
其包括对汽车电气系统的主要组成与作用、汽车电气各系统维护的意义的学习。
现场教学:维护汽车电源系统、维护汽车点火系统、维护汽车灯光与信号系统、维护汽车风挡洗涤与挂水系统、维护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模块五 汽车定期维护
汽车定期维护包括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
此课程主要学习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的作业工艺流程
重点: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的作业工艺流程
难点:各个维护级别的区分及各部件的维修极限。
现场教学:汽车的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教学
模块六 汽车非定期维护
课题一 汽车走合期维护
汽车走合期维护的定义及相关要求;汽车走合气的作业内容。汽车走合期维护的意义。
重点:汽车走合期维护流程
课题二 汽车季节性维护
汽车季节性维护包括夏季汽车维护与冬季汽车维护
课题三 汽车特约维修站前检查与维护
了解一般售前检查的基本内容
现场教学:对轿车的售前检查与维护
模块七 常见品牌轿车的维护
通过对丰田轿车与大众轿车的系统化维护,加强学生对汽车维护技术的巩固。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现场教学、考试等
1、课堂讲授
⑴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际和自学获得知识、掌握学习和思考的方法。
⑵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实物、挂图、教学录像和现场教学
2、教学辅助资料
汽车维修录像
3、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汽车维修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掌握汽车维修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本课程实践教学以现场教学、实验演示为主。另安排四周的汽车维修实习,以及十二周的毕业综合实习,培养学生从事汽车维修实际操作的技能,并达到国家汽车维修工中级水平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王尚君 主编 罗艳副主编 《汽车维护与保养》人民邮电出版社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 《汽车修理与检测》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六、说明
1、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理论,应使学生建立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整体概念,各机构、系统和总成之间的关系;汽车维护与修理工艺、规范、技术要求、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
2、本课程开设之前应开设《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和《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等课程。
3、讲授过程中,应结合生产实际,对维修行业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应及时补充调整。
4、课程的教学工作应由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相应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以保证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教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