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
3 .农民以2 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 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交易对 GDP 的贡献是多少呢? 答:对GDP 的贡献是3 美元。GDP 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
6 .为什么经济学家在判断经济福利时用真实GDP ,而不用名义GDP? 答:经济学家计算GDP 的目的就是要衡量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如何。由于实际GDP 衡量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 生产,所以,它反映了经济满足人们需要与欲望的能力。这样,真实GDP 是比名义GDP 衡量经济福利更好的指 标.
7 .在2010 年,某个经济生产100 个面包,每个以2 美元的价格售出。在2011 年,这个经济生产200 个面 包,每个以3 美元的价格售出。计算每年的名义GDP 、真实GDP 和GDP 平减指数。( 用2010 年做基年。) 从一 年到下一年这三个统计数字的百分比分别提高了多少?
答:2010 年的名义GDP 等于200 美元,真实GDP 也等于200 美元, GDP 平减指数是100.
2011 年的名义GDP 等于600 美元,真实GDP 等于400 美元,GDP 平减指数是150.
从2010 年到2011 年,名义GDP 提高了200%,真实GDP 提高了100%,GDP 平减指数提高了50%.
问题与应用
5 .以下是牛奶和蜂蜜之间的一些数据: 年份名义GDP 1 P1Q1 2 P2Q2 3 P3Q3 年份真实GDP 1 P1Q1 2 P1Q2 3 P1Q3 年份GDP 平减指数 1 100 2 (P2/P1)100 3 (P3/P1)100 年份牛奶的价格(美元) 牛奶量(品脱) 蜂蜜的价格(美元) 蜂蜜量(品脱) 2008 1 100 2 50 2009 1 200 2 100 2010 2 200 4 100 137 A .把2008 年作为基年,计算每年的名义GDP 、真实GDP 和GDP 平减指数.
答:把2008 年作为基年时,2008 年的名义GDP 是200 美元,2008 年的真实GDP 是200 美元,GDP 平减 指数是100.
2006 年的名义GDP 是400 美元,2006 年的实际GDP 是400 美元, GDP 平减指数是100.
2007 年的名义GDP 是800 美元,2007 年的实际GDP 是400 美元, GDP 平减指数是200.
B .计算2009年和2010 年从上一年以来名义GDP 、真实GDP 和GDP 平减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答:从2008 年到2009 年,名义GDP 增加了100%,真实GDP 增加了100%,GDP 平减指数未变.
从2009 年到2010 年,名义GDP 增加了100%,真实GDP 未变,因而GDP 平减指数增加了100.
C .在2009 年或2010 年,经济福利增加了吗?解释之.
答:在2009 年,经济福利增加了,因为真实GDP 增加了100%。在2010 年,经济福利没有增加,因为真实GDP 未变,是物价上升了100%使名义GDP 增加了100%.
11 .一天Barry 理发公司得到400美元理发收入。在这一天,其设备折旧价值为50 美元。在其余的350 美 元中,Barry 向交纳了30 美元销售税,作为工资拿回家220 美元,留100 美元在公司以在未来增加设备.
在他拿回家的220 美元中,他交纳了70 美元的所得税。根据这些信息,计算Barry 对以下收入衡量指标的贡献:
A .国内生产总值 答:国内生产总值是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本题中国内生产总值 是400 美元.
B .国民生产净值 答:国民生产净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折旧。本题中国民生产净值是350 美元.
C .国民收入 答:与国民生产总值相比,国民收入不包括间接的企业税(如销售税)。本题中国民收入是370 美元.
D .个人收入 答:个人收入是居民和非公司企业得到的收入,个人收入不包括保留收入。本题中个人收入是220 美元.
E .个人可支配收入 答:个人可支配收入是家庭和非公司企业在完成他们对的义务之后剩下的收入。本题中个人可支配收入 是150 美元.
第二十四章生活费用的衡量
问题与应用
4 .一个十个人的小国把电视上播出的《美国偶像》偶像化。他们都生产并消费卡拉OK 机和CD,如下表所 示: A .用类似于消费物价指数的方法,计算物价总水平变动的百分比。把2009 年人为基年,而且固定的一篮 子是一台卡拉OK 机和三张CD .
答:2009 年的一篮子费用(1 × 40)+(3 × 10)= 40 + 30 = 70 美元.
2010 年的一篮子费用(1 × 60)+(3 × 12)= 60 + 36 = 96 美元.
以2009 年为基年,我们可以计算出每年的消费物价指数: 2009 年:70 / 70 × 100 = 100 2010 年:96 / 70 × 100 = 137.14 我们可以用消费物价指数来计算2010 年的通胀率: (137.14 - 100)/ 100 × 100%= 37.14% B .用类似于GDP 平减指数的方法,计算物价总水平变动的百分比,也把2009 年作为基年.
答:2009 年名义GDP =(10 × 40)+(30 × 10)= 400 +300 = 700 美元.
2010 年名义GDP =(12 × 60)+(50 × 12)= 720 + 600 = 1,320 美元.
2009 年实际GDP=(10 × 40)+(30 × 10)= 400 + 300 = 700 美元.
2010 年实际GDP=(12 × 40)+(50 × 10)= 480 + 500 = 980 美元.
2009 年GDP 平减指数=(700/700)× 100 = 100.
2010 年GDP 平减指数=(1,320 / 980)× 100 = 134.69.
2010 年通货膨胀率=(134.69 - 100)/ 100 × 100%= 34.69%.
C .用两种方法计算的2010 年通货膨胀率相同吗?解释原因.
答:不相同。与消费物价指数CPI 不同,GDP 平减价指所涉及的价格水平是所有商品的价格水平而非部分 商品的价格水平,所以计算的结果也就不同.
9 .当决定把多少收入用于退休储蓄时,工人应该考虑他们将赚到的是真实利率还是名义利率?解释之.
答:当决定把多少收入用为退休的储蓄时,工人应该考虑他们将赚到的真实利率。因为只有真实利率才衡量 了银行中存款的实际购买力的变动情况.
第二十五章生产与增长
复习题
2 .列出并说明生产率的四个决定因素.
答:生产率是一个工人每一小时工作时间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生产率有四个决定因素——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
物质资本是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与建筑物存量。物质资本越多,生产率越高.
人力资本是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人力资本有利于提高一国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自然资源是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自然资源的差别引起了世界 各国生活水平的一些差异,但它们并不是一个经济生产物品与劳务中生产率高的必要条件.
技术知识是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技术知识可以提高一个经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问题与应用
1 .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物品与劳务。但本章认为,只有一国本身能生产大量 物品与劳务时,它才能享有高生活水平。你能使这两个事实一致吗?
答:因为通过国际贸易,各个国家可以使本国的居民享用更多数量和品种的物品和劳务,改善本国公民的经济福利。当一国不能利用国际贸易这样的好处时,该国就需要生产它消费的所有物品和劳务,因此它本身要能生 产大量物品与劳务,才能使本国居民享有在国际贸易环境下的高生活水平.
9 .国际数据表明,政治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A .政治稳定通过什么机制引起强劲的经济增长? 答:一国的政治稳定通过保护产权、维持有效的体系和廉洁公正的机构来鼓励国内外居民在本国投 资促进经济增长.
B .强劲的经济增长通过什么机制促进政治稳定? 答:强劲的经济增长改善了一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持国内外的政治稳定.
10 .从1950 年到2000 年,美国经济中制造业的就业占总就业中的百分比从28 %下降到13 %。同时,制造 业的产量增长略快于整个经济.
A .这些事实在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定义是每个工人的产量)增长方面说明了什么? 答:制造业的产量增加,就业工人数量下降,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即每个工人的产量增加.
B .按你的看法,决策者应该关注制造业就业比例的下降吗?解释之.
答:只要制造业的产量没有出现下降,决策者就不应该关注制造业比例的下降。制造业中减少的就业岗位可 以促使工人向其他行业流动,增加经济中的总产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每个工人的产量增加)会对社会经济产 生有利的影响.
第二十六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复习题
1 .金融体系的作用是什么?说出作为我们经济中金融体系一部分的两个市场的名称并描述之。说出两个金融中介机构的名称并描述之.
答:金融体系的作用是促使经济中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
金融体系由促进协调储蓄者与借款人的各种金融机构所组成。金融机构可分为两种类型——金融市场和金融 中介机构。金融市场是想储蓄的人直接向想借款的人提供资金的机构。我们经济中两种最重要的金融市场是债券 市场和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是购买债券的人直接向发行债券的人提供资金的机构。股票市场是购买股票的人直接 向发行股票的人提供资金的机构。金融中介机构是储蓄者可以间接地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我们经济中 两种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是银行和共同基金。银行的主要工作是从想储蓄的人那里得到存款,并用这些存款向 想借款的人进行贷款。共同基金是一个向公众出售股份,并用收入来购买各种股票、债券或股票与债券都有的选 择,或资产组合的机构.
问题与应用
6 .假设GDP 是8 万亿美元,税收是1 .5 万亿美元,私人储蓄是0 .5 万亿美元,而公共储蓄是0.2 万亿 美元。假设这个经济是封闭的,计算消费、购买、国民储蓄和投资.
答: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 S=0.5+0.2=0.7 万亿美元 购买=税收-公共储蓄 147 G=1.5-0.2=1.3 万亿美元 储蓄=投资 I=0.7 万亿美元 消费=国民收入-投资-购买 C=8-0.7-1.3=6 万亿美元
7 .在一个封闭国家Funlandia ,经济学家收集到以下某一年的经济信息: Y=10000 C=6000 T=1500 G=1700 经济学家还估算出投资函数为: I=3300-100r 其中,r 为该国家的真实利率,用百分比表示。计算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国民储蓄、投资和均衡的真实利 率.
答:私人储蓄等于(Y-C -T)= 10,000 - 6,000 - 1,500 = 2,500.
公共储蓄等于(T-G)= 1500 - 1700 = -200.
国民储蓄等于(Y-C-G)= 10,000 - 6,000 - 1,700 = 2,300.
投资等于储蓄= 2300.
均衡利率r 通过设置投资等式2300 求得: 3300 - 100r = 2300.
100r = 1000.
r =10.
第二十七章基本金融工具
复习题
4 .比较股票和债券,哪一种风险更大?哪一种能够带来更高的平均收益?
答:(1)股票风险更大,这是因为股票的价值和收益取决于公司未来的价值和收益,而债券能获得稳定 的利息,到期还能获得债券面值相等的支付.
(2)由于股票的高风险性,投资者也会相应要求较高的平均收益,所以,股票能带来更高的收益。收益与 风险往往同方向变动.
问题与应用
3 .你的银行帐户支付8% 的利率。你正考虑购买110 美元XYZ 公司的股份。在1 年、2 年和3 年之后,该 公司会付给你红利5 美元。你预期在3 年后以120 美元卖掉股票。XYZ 公司的股票是一种好的投资吗?用计算 支持你的答案.
答:股票的价值等于其股息和它的最终售价的现值。即5/1.08 + 5 /(1.08)2 +(5 +120)/(1.08)3 =4.63 + 4.29 +99.23=108.15 美元。这低于110 美元的初始售价,因此XYZ 股票不是一种好的投资.
第二十八章 失业
复习题
3 .为什么摩擦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如何降低摩擦性失业的数量?
答:摩擦性失业是由使工人与工作相匹配的过程所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通常是不同企业间劳动需求变动的 结果。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是因为经济总是在变动,这种变动使得一些企业创造出了岗位,而另一些企业中的工 作岗位被消除了,伴随着这一过程,衰落行业的工人发现他们失去了工作,并要寻找新工作。可以通过各种 方式有利于失业者寻找工作从而降低摩擦性失业的数量。一种方法是通过管理的就业机构,这种机构发布有 关工作空位的信息。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公共培训计划,它的目的是使衰落行业的工人易于转移到增长行业中,并 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脱贫.
5 .工会如何影响自然失业率?
答:当工会与企业进行集体谈判把工资提高于均衡水平之上时,它就增加了劳动供给量,并减少了劳动需求量,引起了失业。那些仍然就业的工人状况变好了,但那些以前有工作而在较高工资时失业的工人状况变坏了。实际上,工会的行为增加了自然失业率.
7 .解释企业通过提高它所支付的工资增加利润的四种方式.
答:企业通过提高它所支付的工资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提高生产率: (1)增加工人的健康 工资高的工人可以吃营养更丰富的饮食,而且吃更好饮食的工人更健康、也更有生产率。这种效率工资理论 并不适用于美国这类富裕国家的企业,因为在这些国家,大多数工人的均衡工资都远远大于饮食充分所要求的水 平。这种效率工资理论较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
(2)减少工人的流动率 工人会由于许多原因而离职——接受其他企业的工作,移居到本国其他地方,离开劳动力队伍等等。工人离 职的频率取决于他们面临的一整套激励,包括离去的利益和留下来的利益。企业向工人支付的工资越多,通常选 择离去的工人就越少。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支付高工资来减少其工人的流动率。因为流动率高的企业往往生产成 本也高。流动率的下降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
(3)提高工人的努力程度 在许多工作中,工人对工作努力的程度可以有某种相机抉择权。因此,企业要监视工人的努力程度,那些对 其职责偷懒的工人被抓住就要解雇。但是,并不能直接抓住所有偷懒者,因为对工人的监视成本高昂而又不完全.
企业对这个问题的反应可以是支付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高工资使工人更渴望保住自己的工作,从而就激励工人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4)吸引高素质的工人 当一个企业雇佣新工人时,它无法完全断定申请者的素质。通过支付高工资,企业就吸引了素质更好的工人 来申请这些工作.
问题与应用
7 .用劳动市场图说明最低工资提高对工人所得到的工资、工人供给量、工人需求量和失业量的影响.
答: 图28-1 最低工资提高后的劳动市场图 当最低工资法迫使工资高于使供求平衡的水平时,与均衡水平相比,它就增加了劳动供给量而减少于劳动需 求量。存在过剩的劳动供给。由于愿意工作的工人多于工作岗位,有一些工人成为失业者.
第二十九章 货币制度
复习题
2 .什么是商品货币? 什么是法定货币?我们用哪一种货币?
答:当货币采取有内在价值的商品形式时,它被称为商品货币。当货币没有内在价值,由法令而作为通 货使用的货币时,它被称为法定货币。我们用法定货币.
4 .谁有责任决定美国的货币?如何选择这个团体?
答:美国的银行——联邦储备有责任决定美国的货币。美国联邦储备由其理事会管理。在理事会的 7 名成员中,最重要的是,总统任命任期4 年的,任命美联储。理事会有7 名由总统任命并得 到参议院确认的理事,理事任期14 年.
6 .为什么银行不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与银行体系创造的货币量有什么关系?
答:因为银行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把所有货币都放在金库中闲置)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银行只要保持一部 分准备金,以便储户想提取存款时有现金就行了。如果银行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那么银行就不影响货币供给。当银行只把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时,银行创造了货币。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越高,银行体系创造的货币量就越少.
8 .什么是法定准备金?当美联储提高法定准备金时,货币供给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法定准备金是银行根据其存款应该持有的最低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影响银行体系可以用一美元准备金创 157 造出多少货币。当美联储提高法定准备金时,意味着银行必须持有更多准备金,降低了货币乘数,并减少了货币供给.
9 .为什么美联储不能完全控制货币供给? 答:因为(1)美联储不能控制家庭选择作为银行存款持有的货币量。家庭持有的存款货币越多,银行的准备 金越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的货币就越多。而家庭持有存款的货币越少,银行的准备金越少,银行体系所创造的 货币也就越少.
(2)美联储不能控制银行选择的贷款量。一旦货币存人了银行,只有当银行把它贷出去时,它才能创造出更 多的货币.
因此,在一个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制度中,经济中的货币量部分取决于储户和银行的行为。由于美联储不能 控制或预期这种行为,它就不能完全控制货币供给.
问题与应用
6 .你拿出你放在床垫下的100 美元并存人你的银行账户。如果这100 美元作为准备金留在银行体系中,并 且银行持有的准备金等于存款的10% ,那么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量会增加多少?货币供给会增加多少? 答: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量会增加1 000 美元,货币供给会增加1 000 美兀.
8 .假设法定准备金率是5%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美联储购买价值2000 美元的债券,或者如果 某人把藏在曲奇罐中的2000 美元存入银行,那么货币供给会增加得更多吗?如果可以创造更多货币,那么它可 以创造多少货币?证明你的思考.
答:如果美联储购买2,000 美元的债券,货币供应将会增加得更多。这两种存款将导致货币扩张。但美联储 的存款是新资金,而来自曲奇罐的2000 美元已经是货币供给的一部分.
13 .艾尔蒙顿(Elmendyn) 经济中有2 000 张1 美元的纸币.
A .如果人们把所有货币作为现金持有,那么货币量是多少? 答:如果人民把所有货币作为现金持有,货币量是2 000 美元.
B .如果人们把所有货币作为活期存款持有,并且银行保持百分之百准备金,那么货币量是多少? 答:如果人民把所有货币作为活期存款持有,并且,银行保持百分之百准备金,货币量是2 000 美元.
c .如果人们持有等量的现金和活期存款,并且银行保持百分之百准备金,那么货币量是多少? 答:如果人民持有等量的现金和活期存款,并且,银行保持百分之百准备金,货币量是2 000 美元.
D .如果人们把所有货币作为活期存款持有,并且银行保持10% 的准备率,那么货币量是多少? 答:如果人民把所有货币作为活期存款持有,并且,银行保持10%的准备金,货币量是20 000 美元.
E .如果人们持有等量的通货和活期存款,并且银行保持10% 的准备率,那么货币量是多少? 答:如果人民持有等量的现金和活期存款,并且,银行保持10%的准备率,货币量是11 000 美元.
第三十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复习题
2 .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量增加的影响是什么? 答:根据货币数量论,经济中的货币量决定了货币的价值。假设在货币量增加之前,经济是均衡的,当货币 量增加时,在现行的物价水平下,货币的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因而人们会以各种方式(购买物品与劳务等)花掉 这些超额货币供给,由于经济中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并没有变,这种更大的物品和劳务需求就引起物品和劳务 的价格上升。物价水平上升又增加了货币需求量。最后,经济在货币需求量又等于货币供给量时实现了新均衡.
物品与劳务的物价总水平以这种方法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总之,货币量增加的惟一后果是物价上升.
5 .根据费雪效应,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如何影响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 答:在货币是中性的长期中,货币增长的变动并不会影响真实利率。由于真实利率不受影响,所以名义利率 必然根据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进行一对一的调整。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结果是真实利率不变,名义利率与通货膨 胀进行一对一的调整.
7 .如果通货膨胀比预期的低,谁会受益——债务人还是债权人?解释之.
答:如果通货膨胀比预期的低,债权人将受益。因为未预期的通货紧缩,使工资和物价下降,增加了美元的 真实价值,因而债务人的实际债务负担将比预计的要大.
问题与应用
1 .假设今年的货币供给是5 000 亿美元,名义GDP 是10 万亿美元,而真实GDP 是5 万亿美元.
A .物价水平是多少?货币流通速度是多少? 答:根据名义GDP=真实GDP×物价水平的公式,物价水平是2。根据MV=PY 的公式,当M=5 000 亿 美元,名义GDP 是10 万亿美元时,货币流通速度是20.
B .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是不变的,而每年经济的物品与劳务产量增加5% 。如果美联储想保持货币供给不变, 明年的名义GDP 和物价水平是多少? 答:当Y 不变,真实GDP 增加5%时,如果想M 也不变,那么明年的名义GDP 也不变,物价水平是1.9.
C .如果美联储想保持物价水平不变,美联储应该把明年的货币供给确定为多少? 答:当Y 不变,真实GDP 增加5%时,如果想P 也不变,那么货币供给M 应该为5 250 亿美元.
D .如果美联储想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0% ,它应该把货币供给设定为多少? 答:当Y 不变,真实GDP 增加5%时,如果想物价水平上涨10%,那么货币供给应该为5 775 亿美元.
9 .回忆一下货币在经济中执行的三种职能。这三种职能是什么?通货膨胀如何影响货币执行每一种职能的 能力?
答:货币在经济中执行三种职能: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通货膨胀使得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人们不再愿意接受与原来同样数量的货币作为交换,因而货币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下降。货 币作为计价单位是我们用来衡量经济交易的尺度。当发生通货膨胀时,计价单位的价值下降,在短期内会给经济 生活带来混乱和各种错误。当发生通货膨胀时,货币不再具有储藏价值,因为货币的实际价值由于通货膨胀而减 少,因此人们将竭力减少其货币持有量.
第三十一章 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复习题
2 .解释储蓄、投资和资本净流出之间的关系.
答:一个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Y)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购买(G)和净出口(NX),即Y =C+I+G+NX。对经济中产量的总支出是用于消费、投资、购买和净出口的支出之和。由于支出的每一美元 都可以归人这四个组成部分中的一个之中,所以这个等式是一个会计恒等式。由于国民储蓄是在支付了现期消费 和购买之后剩下国民收入,因此国民储蓄(S)等于Y-C-G。整理上式,得出: Y-C-G=I+NX S=I+NX 又由于净出口(NX)也等于资本净流出(NCO),所以我们可以把上式改写为: S=I+NCO 这个式子表明,一国的储蓄必然等于其国内投资加资本净流出.
3 .如果一辆日本汽车价格为50 万日元,一辆类似的美国汽车价格为1 万美元,而且1 美元可以兑换100 日元,名义汇率与真实汇率分别为多少?
答:名义汇率是1 美元对100 日元。真实汇率=名义汇率×国内价格/国外价格 真实汇率:[(每美元100 日元)×(每辆美国汽车10 000 美元)]/每辆日本汽车500 000 日元=每辆美国汽车对 2 辆日本汽车
4 .描述购买力平价理论背后的经济逻辑.
答: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任何一种通货的一单位应该能在所有国家买到等量的物品。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购 163 买力平价描述了长期中决定汇率的因素。下面我们来描述购买力平价理论背后的经济逻辑。购买力平价理论根据 了单一价格规律的原理,即在所有地方一种物品都应该按同样的价格出售,否则就有获得未被得到的利润的机会.
在国际市场上,如果1 美元在美国可以比在日本能买到更多咖啡,国际贸易者就会通过在美国买咖啡在日本卖咖 啡而获得利润。这种咖啡从美国出口到日本会使美国的咖啡价格上升,并压低日本的咖啡价格。相反,如果1 美元在日本能买的咖啡多于美国,贸易者会在日本买咖啡而在美国卖咖啡。这种美国从日本进口咖啡会使美国咖 啡价格下降而日本咖啡价格上升。最后,单一价格规律告诉我们,在所有国家,1 美元都必定能买到等量的咖啡.
这种逻辑使我们得出购买力平价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一种通货必然在所有国家都有相同的购买力.
问题与应用
10 .一罐软饮料在美国价格为0 .75 美元,在墨西哥为12 比索。如果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那么比索与美 元之间的汇率是多少?如果货币扩张引起墨西哥的物价翻了一番,以致软饮料价格上升到24 比索,那么比索与 美元之间的汇率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如果购买力平价论成立,比索一美元的汇率是16 比索/美元。如果货币扩张引起墨西哥的物价翻了一 番,以至软饮料价格上升到24 比索,比索一美元的汇率会贬值为32 比索/美元.
第十二篇短期经济波动
第三十三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复习题
1 .写出当经济进入衰退时下降的两个宏观经济变量。写出当经济进入衰退时上升的一个宏观经济变量.
答: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实际GDP 和投资支出下降,失业率上升.
3 .列出并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三个原因.
答:为了理解总需求曲线向右下 方倾斜的原因,我们必须考察物价水平如何影响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物品与劳务需求量.
(1)庇古的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使消费者感到更富裕,这又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消费支出增加意味着 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更大.
(2)凯恩斯的利率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鼓励了家庭和企业更多地支出于投资物品,从而增加 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3)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当美国物价水平下降引起美国利率下降时,实际汇率贬值,而且这种贬值 刺激了美国的净出口,从而增加了国外对美国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由于这三个原因,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 .解释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答: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的供给取决于它资本与劳动的供给,以及用来把资本与劳动变为物品 与劳务的生产技术。由于物价水平并不影响这些实际GDP 的长期决定因素,所以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 即经济的资本、劳动和技术决定了物品与劳务供给量,而且,无论物价水平如何变动,供给量都是相同的.
5 .列出并解释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三种理论.
答:在短期中,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也就是说,在一个一两年的时期中,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增 加了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而物价水平下降倾向于减少物品与劳务供给量。什么因素引起物价水平与产量之间的 正相关关系呢?宏观经济学家提出了三种理论说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向右上方倾斜。在每一种理论中,一种特殊 的市场不完全性引起经济中供给一方的短期状况与长期不同。虽然每一种理论在细节上不同,但它们具有共同的 内容:当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供给量就背离了其长期水平或“自然水平”。当物价水平高于 预期水平时,产量就高于其自然率。当物价水平低于预期水平时,产量就低于其自然率.
(1)新古典的错觉理论:根据这种理论,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会暂时误导供给者对他们出售其产品的市场发生 的变动的看法。由于这些短期的错觉,供给者对物价水平的变动作出了反应,而这种反应引起了向右上方倾斜的 总供给曲线。假设物价总水平降到低于预期水平,当供给者看到他们产品的价格下降时,他们可能会错误地认为, 他们的相对价格下降了,这些错觉引起供给者对较低物价水平的反应是减少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
(2)凯恩斯主义的粘性工资理论:根据凯恩斯和他许多追随者的看法,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 名义工资调整缓慢,或者说在短期中是“粘性的”。在某种程度上,名义工资调整缓慢是由于工人和企业之间固 定名义工资的长期合约,有时这种长期为3 年。设想企业根据所预期的物价水平事先同意向其工人支付某种名义 工资。如果物价水平户降到低于预期的水平而名义工资(W)仍然在原来的水平上,那么实际工资(W/F)就上升到 企业计划支付的水平之上。由于工资是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较高的工资意味着企业的实际成本增加了,企 业对这些较高成本的反应是少雇佣劳动,并生产较少的物品与劳务量。换句话说,由于工资不能根据物价水平迅 速调整,较低的物价水平就使就业与生产不利,这就引起企业减少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
(3)凯恩斯主义的粘性价格理论:根据这种理论,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也是缓慢的.
这种价格的缓慢调整的产生,部分是因为调整价格有成本,即所谓的菜单成本。这些菜单成本包括印刷和分发目 录的成本和改变价格标签所需要的时间。由于这些成本,短期中价格可能都是粘性的。假设经济中每个企业都根 据它所预期的经济状况事先宣布了它的价格。在价格宣布之后,经济经历了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紧缩,这将降低 长期的物价总水平。虽然一些企业根据经济状况的变动迅速降低了自己的价格,但还有一些企业不想引起额外的 菜单成本,因此暂时不调整价格。由于这些滞后,企业价格如此之高,所以它们的销售减少了,销售减少了又引 起企业削减生产和就些。换句话说,由于并不是所有价格都根据变动的状况而迅速调整,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下 降使一些企业的价格高于合意水平,而这些高于合意水平时价格压低了销售,并引起企业减少它们生产的物品与 劳务量.
所有这三个理论都表明,当物价水平背离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产量就背离其自然率.
6 .什么因素可能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来探讨这种移动对产量和物价水平的短 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答: 图33—2 总需求减少的影响 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示总需求减少,原因可能是白宫丑闻、股票市场崩溃或者国外爆发了战争。由于这些 事件,许多人对未来失去信心并改变了他们的计划。家庭削减他们的支出,并延迟了主要购买,而企业也放弃了 购买新工厂。这些事件减少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如图所示,总需求曲线向左从AD1 移动到AD2。在短期中, 175 经济沿着原来的短期总供给曲线AS,从A 点变动到B 点。随着经济从A 点移动到B 点,产量从Yl 下降到Y2, 而物价水平从P1 下降到P2.
7 .什么因素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来探讨这种移动对产量和物价水平的短期影 响和长期影响.
答:设想一个经济处于长期均衡,现在突然一些企业经历了生产成本增加,例如,农业州的坏天气会摧毁一 些农作物,使生产农产品的成本上升,或者中东的一场战争会中断原油运输,使生产石油产品的成本上升。这种 生产成本的增加会使在任何一种既定物价水平时,企业想供给的物品与劳务量少了。如图所示,短期总供给曲线 向左从AS1,移动到AS2 在短期中,经济沿着现在的总需求曲线移动,从A 点到月点。经济的产量从Y1 减少为 Y2,而物价水平从P1 上升到P2。由于经济既经历了产量下降(停滞)又经历了物价上升(通货膨胀),所以这个事件 有时被称为滞胀.
图33—3 总供给减少的影响
问题与应用
3 .假设经济处于长期均衡.
A .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说明最初的均衡(称为A 点)。务必包括短期总供给和长期总供给.
答:经济现在的状况如图33-5 所示。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于同一点A.
图33-5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B .银行增加了5 %的货币供给。用图形说明随着经济从最初的均衡转向新的短期均衡(称为B 点), 产量和物价水平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此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到AD2,与短期总供给曲线AS1 相交于B 点。短期内,产量增加,物价水 平上升.
C .现在说明新的长期均衡(称为C 点)。是什么引起经济从B 点移动到C 点?
答:一段时间后,名义工资、物价和预期调整到与新的物价水平相适应。结果,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到 AS2,与短期总需求曲线AD2 相交于长期总供给趋向上的C 点,此时经济产出回到自然产出率水平.
D .根据总供给的黏性工资理论,如何比较A 点的名义工资与B 点的名义工资?如何比较A 点的名义工资 与C 点的名义工资?
答:A 点和B 点的名义工资相同,而C 点的名义工资比A 点的名义工资高.
E .根据总供给的黏性工资理论,如何比较A 点的真实工资与B 点的真实工资?如何比较A 点的真实工资 与C 点的真实工资?
答:B 点实际工资比A 点的实际工资低,而A 点的实际工资和C 点的实际工资相同.
F .根据货币供给对名义工资与真实工资的影响判断,这种分析与货币在短期中有真实影响而在长期中是中 性的观点一致吗?
答:这种分析与货币在长期中是中性的观点一致。在长期中,货币供给增加会提高名义工资,但实际工资不 变.
4 .在1939 年,因为美国经济没有完全从大萧条中复苏,所以罗斯福总统宣布感恩节将比通常提前一周, 以便在圣诞节前的销售期得以延长。解释罗斯福总统可能试图得到什么,并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解释这个决策.
答:当总统宣布感恩节提前一周时,刺激了居民的消费支出,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会增加,从而总需 求曲线从AD1,右移到AD2。随着经济从A 点变动到B 点,产量从Yl 增加到Y2:,物价水平从P1 上升到P2.
图33—6 增加消费的影响 5 .解释为什么以下说法是错的.
A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它是单个物品需求曲线的水平相加。” 答:总需求GDP(y)二消费(C)十投资(/)+购买(G)+净出口(NX),由于购买是一个固定的变量, 而其他三个组成部分——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取决于经济状况,特别是物价水平。(1)当物价水平下降时,消费 者感到更加富裕,这会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2)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鼓励了企业和家庭更多地支出于 投资物品,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3)当美国物价水平下降引起美国利率下降时,实际汇率贬值,而 且,这种贬值刺激了美国的净出口,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由于这三个原因,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 斜.
B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为经济力量并不影响长期总供给.
答: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供给取决于它资本与劳动的供给,以及用来把资本与劳动变为物品与 劳务的生产技术。由于物价水平并不影响这些实际GDP 的长期决定因素,所以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
C .“如果企业每天调整自己的价格,那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就是水平的。” 答:如果企业每天调整自己的价格,那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就是垂直的。企业不会由于物价水平上升,会认 为相对价格水平上升而增加供给,因此总供给总是处于自然状态.
D .“只要经济进入一次衰退,它的长期总供给曲线就向左移动。” 答:只有经济中改变自然产量率的变动才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当经济进入一次衰退,在既定的物价水 平时,经济的总需求下降,它只会移 动短期总供给曲线,而不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8 .假设经济现在处于衰退中。如果决策者没有采取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会如何变动?用文字和总 需求与总供给图进行解释.
答:由于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从AD1,移动到AD2,经济从A 点移动到B 点,产量从Y1 减少到 Y2,物价水平从P1 下降到P2,产量下降,物价下降表明经济处于衰退中。随着时间推移,当工资和价格调整时,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从AS1 移动AS2,经济达到C 点,这时新的总需求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物价水平下 降到P3,产量恢复到其自然率Y1.
图33—7 经济短期中产量减少
12 .假设美国经济开始时处于长期均衡。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使严格地用矿石燃料发电。由于 这种变化,外国投资者对经济失去了信心,而且美元在外汇市场上贬值。画出一个图形说明这些事件的短 期影响,并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答:如果美元在外汇市场上贬值,美国的出口将上升,进口将下降,致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图33—12 所显示)。短期内价格和产量都将上升.
图33—12 13 .假设企业对未来的经济状况极为乐观,并大量投资于新资本设备.
A .画出总需求与总供给图并说明这种乐观主义对经济的短期影响。标出新的物价水平与真实产量。用文字 解释为什么总供给量会发生变动.
答: 181 图33—13 乐观主义对经济的短期影响 当企业大量投资于新设备时,增加了经济中的资本存量,资本存量增加提高了生产率,并增加了物品与劳务 的供给量.
B .现在用A 中的图说明经济新的长期均衡。( 现在假设长期总供给曲线未发生变动。) 用文字解释为什么总 需求量在短期与长期之间会发生变动.
图33—14 经济新的长期均衡 在新的长期均衡点时,产量回到其自然率Y1,物价水平上升为P3。尽管企业对未来经济状况的乐观情绪在 短期内增加了总需求,总需求曲线从ADl 右移到AD2,产量从Y1 增加为Y2,物价水平从P1 上升到P2。但随着 时间推移,人们的感觉、工资和价格会随着物价调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从ASl 移到AS2,经济达到新的长期 均衡点。这时物价水平继续上升到P3,产量恢复到其自然率Y1.
C .投资高潮会如何影响长期总供给曲线?解释之.
答:投资高潮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因为投资高潮增加了经济中的资本存量,资本存量的增加提高了生 产率,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结果,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第三十四章 货币和财政对总需求的影响
复习题
5 .举出一个起到自动稳定器作用的的例子。解释为什么这一有这种效应?
答:自动稳定器是在经济进入衰退时决策者不用采取任何有意的行动就可以刺激总需求的财政变动,最 重要的自动稳定器是税制。当经济进入衰退时,所征收的税收量自发地减少了,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税收都与 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个人所得税取决于家庭收入,工薪税取决于工人的收入,而公司所得税取决于企业利润。由 于收入、工薪和利润在衰退时都减少,所以的税收收入也减少了。这种自动的减税刺激了总需求,从而降低 了经济波动的程度.
问题与应用
5 .经济处于高失业和低产量的衰退中.
A .用总需求与总供给图形说明当前经济状况,图中一定要包括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 曲线.
答:如图34 -8 所示,短期均衡点B 表示经济处于高失业和低产量的衰退中。长期供给曲线为LRAS,对应 的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为Q*。短期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分别为AS1 和AD1,两者的交点为短期均衡点B,该 点对应的产量水平Q1 低于Q*,即处于低产量状态。这同时意味着经济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水平,而且处于高失业 状态.
186 图34 -8 总需求与总供给图形 B .确定能使经济恢复到自然水平的公开市场操作.
答: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操作中购买债券可以使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平。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一个重 要变量是货币,假设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活动中购买债券来增加货币供给,则总需求曲线会由AD1 右移到AD2。此时的均衡点为E,如图34-8 所示。E 点处于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即该点代表了正常水平的经济 状态.
C .用货币市场图形说明这种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并说明其引起的利率变动.
答:如图34 -9 所示,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购买债券使得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的增加使贷币 供给曲线向右从MS1 移到MS2。由于贷币需求曲线未变,为了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利率从r1 下降为r2.
这就是说,为了使人们持有银行创造的额外货币,利率必然要下降.
图34 -9 公开市场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