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各条件中,不能做出惟一三角形的是( )
A、已知两边和夹角 B、已知两角和夹边
C、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D、已知三边
2.已知△ABC≌△DEF,∠A=80°,∠E=50°,则∠F的度数为( )
A、30° B、50° C、80° D、100°
3.如图(1),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破成了三块,现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玻璃,那么他可以(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4.在△ABC和△DEF中,已知AC=DF,BC=EF,要使△ABC≌△DEF,还需要的条件是( )
A、∠A=∠D B、∠C=∠F C、∠B=∠E D、∠C=∠D
5.在图(2)所示的3×3正方形网格中,∠1+∠2+∠3+∠4+∠5等于( )
A、145° B、180° C、225° D、270°
图(1) 图(2) 图(3) 图(4)
6.将五边形纸片ABCDE按如图(3)所示方式折叠,折痕为AF,点E、D分别落在E′,D′,已知∠AFC=76°,则∠CFD′等于( )
A.31° B.28° C.24° D.22°
7.如图(4),从下列四个条件:①BC=B′C, ②AC=A′C,③∠A′CB=∠B′CB,④AB=A′B′中,任取三个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为结论,则最多可以构成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8.如图(5),△ABC≌△DEF,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x= .
图(5) 图(6) 图(7) 图(8)
9.如图(6),△ABC≌△DEC,则∠B=∠ .
10.如图(7),已知AB=CD,AC=BD,则图中有 对全等三角形.
11.如图(8),若△ABC≌△ADE,且∠B=70°,则∠CAE= .
12.如图(9),△ABC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以D ,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 个.
15.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是5,7,10,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是5,3x-2,2y+1,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y= .
16.如图(11),CD⊥AB,BE⊥AC,请你再添加一个条
件: ,使△ABE≌△ACD.
图(10) 图(11) 图(12)
17.如图(12),△ABE≌△ADC≌△ABC,若:∠1=150°,则∠α的度数为 .
三、作图题:
18.(4分)如图,网格中有△ABC和点D,请你找出另外两点E、F,使△ABC≌△EDF,(只要画出一个△DEF即可).
19.(4分)已知:∠α与线段m,n(如图所示),画△ABC,使∠C=∠α,CA=m,CB=n.(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画法和证明)
四、解答题(共47分)
20.(8分)已知:AB∥CD,且AB=CD,BF=CE,求证:AE∥DF
21.(10分)如图,点C在BE上,AB⊥BE,DE⊥BE,且AC=BD,BC=DE,AC交BD于F.
(1)求证:△ABC≌△BED;
(2)求∠BFC的度数.
22.(9分)如图,已知△ABC≌△ADE,AB与ED交于点M,BC与ED,AD分别交于点F,N.请写出图中两对全等三角形(△ABC≌△ADE除外),并选择其中的一对加以证明.
23.(8分)如图为人民公园的荷花池,现要测量此荷花池两旁A、B两棵树间的距离(不能直接测量),请你根据所学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设计一种测量方案求出AB的长(要求画出草图,写出测量方案和理由).
24.(12分)已知,点P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分别过A,B向直线C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Q为斜边AB的中点.
(1)如图1,当点P与点Q重合时,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 ,QE与QF的数量关系式 ;
(2)如图2,当点P在线段AB上不与点Q重合时,试判断QE与QF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3)如图3,当点P在线段BA(或AB)的延长线上时,此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