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练习题
1:一道初中数学找规律题
0,3,8,15,24,······ 2,5,10,17,26,····· 0,6,16,30,48······
(1)第一组有什么规律?
(2)第二、三组分别跟第一组有什么关系?
(3)取每组的第7个数,求这三个数的和?
2、观察下面两行数
2,4,8,16,32,, ...(1)
5,7,11,19,35,67...(2)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要求写出最后的计算结果和详细解题过程。)
3、白黑白黑黑白黑黑黑白黑黑黑黑白黑黑黑黑黑 排列的珠子,前2002个中有几个是黑的?
4、=8 =16 =24 ……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规律写出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差为888的等式
5、等差关系。
12,20,30,42,( )
127,112,97,82,( )
3,4,7,12,( ),28
6、移动求和或差。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或差。
1,2,3,5,( ),13 A.9 B.11 C.8 D.7
0,1,1,2,4,7,13,( ) A.22 B.23 C.24 D.25
5,3,2,1,1,( ) A.-3 B.-2 C.0 D.2
7、乘除关系。又分为等比、移动求积或商两种
(1)等比,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或一个等差数列。
8,12,18,27,( )后项与前项之比为1.5。
6,6,9,18,45,( )后项与前项之比为等差数列,分别为1,1.5,2,2.5,3
(2)移动求积或商关系。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积或商。
2,5,10,50,( ) 100,50,2,25,( )
3,4,6,12,36,( ) 1,7,8,57,( )
3.平方关系
1,4,9,16,25,( ),49
66,83,102,123,( ) ,
4.立方关系
1,8,27,( ),125
3,10,29,( ),127
0,1,2,9,( )
5.分数数列。关键是把分子和分母看作两个不同的数列,有的还需进行简单的通分,则可得出答案
( )
2/3 1/2 2/5 1/3 ( )
6.、质数数列
2,3,5,( ),11
4,6,10,14,22,( )
20,22,25,30,37,( )
7.、双重数列。 又分为三种: (1)每两项为一组,如
1,3,3,9,5,15,7,( )
2,5,7,10,9,12,10,( )
1/7,14,1/21,42,1/36,72,1/52,( )
(2)两个数列相隔,其中一个数列可能无任何规律,但只要把握有规律变化的数列就可得出结果。
22,39,25,38,31,37,40,36,( )
34,36,35,35,(36),34,37,( )
(3)数列中的数字带小数,其中整数部分为一个数列,小数部分为另一个数列。
2.01, 4.03, 8.04, 16.07,( )
7.、组合数列。最常见的是和差关系与乘除关系组合、和差关系与平方立方关系组合。需要熟悉前面的几种关系后,才能较好较快地解决这类题。
1,1,3,7,17,41,( ) A. B.99 C.109 D.119
65,35,17,3,( ) A.1 B.2 C.0 D.4
4,6,10,18,34,( ) A.50 B. C.66 D.68
6,15,35,77,( ) A.106 B.117 C.136 D.143
2,8,24,,( ) A.160 B.512 C.124 D.1
0,6,24,60,120,( ) A.186 B.210 C.220 D.226
1,4,8,14,24,42,( ) A.76 B .66 C. D.68
8.其他数列。
2,6,12,20,( ) A.40 B.32 C.30 D.28
1,1,2,6,24,( ) A.48 B.96 C.120 D.144
1,4,8,13,16,20,( ) A.20 B.25 C.27 D.28
27,16,5,( ),1/7 A.16 B.1 C.0 D.2
(一)等差数列
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等差数列是数字推理测验中排列数字的常见规律之一。它还包括了几种最基本、最常见的数字排列方式:
例题1 :103,81,59,( ),15。 A.68 B.42 C.37 D.39
例题2:2,5,8,( )。 A.10 B.11 C.12 D.13
例题3:123,456,7,( )。 A.1122 B.101112 C.11112 D.100112
例题4: 11,17,23,( ),35。 A.25 B.27 C.29 D.31
例题5: 12,15,18,( ),24,27。 A.20 B.21 C.22 D.23
(二)等比数列 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等比数列在数字推理测验中,也是排列数字的常见规律之一。
例题1: 2,1,1/2,( )。 A.0 B.1/4 C.1/8 D.-1
例题2: 2,8,32,128,( )。 A.256 B.342 C.512 D.1024
例题3: 2,-4,8,-16,( )。 A.32 B. C.-32 D.-
例:2,3,10,15,26,( )。 A.29 B.32 C.35 D.37
(三)立方数列 立方数列与平方数列类似。
例题1: 1,8,27,,( )
例题2:0,7,26,63 ,( )
例3: -2,-8,0,,( )。 A. B.128 C.156 D 250
例4:0,9,26,65,124,( )
例5:1,32,81,,25,( ),1。 A.5 B.6 C.10 D.12
(五)、加法数列 数列中前两个数的和等于后面第三个数:
例题1: 1,1,2,3,5,( )。 A8 B7 C9 D10
例题2: 4,5,( ),14,23,37 A 6 B 7 C 8 D 9
例题3: 22,35,56,90,( ) A 162 B 156 C 148 D 145
(六)、乘法数列 1、前两个数的乘积等于第三个数
例题1:1,2,2,4,8,32,( )
例题2:2,12,36,80,( ) A.100 B.125 C.150 D.175
例题2:3/2, 2/3, 3/4,1/3,3/8 ( ) A 1/6 B 2/9 C 4/3 D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