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50:22
文档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

玉溪师范学院规划系土地管理专业《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3学分授课学时:72学时    周学时:4  学时开课学期:第3学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适用专业:城乡规划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经济学原理是师范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程。该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经济史等多门学科,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广泛吸收和正确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和有关学科的优秀成果,密切联系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
推荐度:
导读玉溪师范学院规划系土地管理专业《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3学分授课学时:72学时    周学时:4  学时开课学期:第3学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适用专业:城乡规划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经济学原理是师范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程。该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经济史等多门学科,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广泛吸收和正确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和有关学科的优秀成果,密切联系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
玉溪师范学院规划系土地管理专业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    分:3学分

授课学时:72学时     

周 学 时:4  学时

开课学期:第3学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城乡规划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经济学原理是师范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程。该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经济史等多门学科,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广泛吸收和正确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和有关学科的优秀成果,密切联系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倡导科学的求实精神和大胆的理论创新,重视对国内外经济学的最新动态的把握。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部分的消费者、生产厂商的行为理论和处于核心的价格理论及贯穿所有的均衡理论,并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的的方法、理论等进行学习和探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增加对经济社会的了解,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理论通常比较抽象,联系具体的实际讲授,可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

2、本课程图表多,计算复杂,课时偏紧,应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图象,使复杂的理论变简单、直观。

3、应用启发式教学、开展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4、加强课后练习,加强学生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论  

目标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以及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

问题,主要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认识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懂得辨证地看待西方经济学。

    核心概念: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新古典综合派  货币主义  理性预期学派

内容提要:1、什么是现代西方经济学

2、现代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3、为什么要研究现代西方经济学

本章重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本章难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演变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    

  目标要求:通过学习本章,要求学生明确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了解微观经济学 

的基本框架,掌握市场供求的基本规律(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以及运用供求理论分析经济事例

    核心概念: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弹性  均衡

内容提要:1、需求、供给曲线

2、需求和供给的均衡:价格决定

3、弹性理论

4、蛛网模型

本章重点:供求均衡、需求的价格弹性及其运用

本章难点: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数量的影响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目标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内,明确建立两种效用理论的前提条件以及相应的消费者均衡条件,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推导需求曲线的过程,并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以及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说明需求规律。

核心概念: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  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均衡

内容提要:1、基数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

         2、从基数论到需求曲线

3、序数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

4、从序数论到需求曲线

    本章重点: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本章难点:序数效用消费者均衡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目标要求:生产理论的目的在于分析厂商的目标和行为,并为最终推导厂商的供给曲线打下基础。通过学习这一章,了解厂商生产函数、生产成本的有关概念,并说明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两种可变要素的最优组合,以及各种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在理解厂商利润最大化与要素最优组合之后掌握论证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规律。

核心概念:生产函数  投入要素  利润最大化  最优要素组合  成本曲线

内容提要:1、厂商概述

2、生产函数

3、利润最大化和最优要素组合

4、成本函数

    本章重点: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产量曲线、两个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产量最大化

    本章难点:产量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第五章  完全竞争市场    

目标要求:通过学习这一章,学生应该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说明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短期、长期供给曲线。能通过对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供给行为进行分析,评价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

    核心概念:完全竞争市场  需求曲线  收益曲线  短期均衡  长期均衡 供给曲线

内容提要:1、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4、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5、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6、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7、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本章重点: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短、长期均衡和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短、长期均衡(重点掌握):图形分析

本章难点:完全竞争厂商的短、长期均衡:图形分析

第六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目标要求:本章内容以垄断市场为代表,讲述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相关问题,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部分为学生自学内容。通过学习本章,让学生明确各类市场形成的条件,弄懂不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的特征,掌握各类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均衡,使学生能够通过对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的供给行为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市场运行的效率做出评价。

核心概念:垄断市场  边际收益曲线  垄断厂商的均衡

内容提要:1、垄断市场的条件  

2、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3、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MR=SMC

4、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MR=SMC=LMC

本章重点: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垄断厂商的短、长期均衡:MR=SMC

本章难点:垄断厂商的短、长期均衡:图形分析

第七章  要素价格理论    

目标要求:通过学习这一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的完整含义,掌握完全竞争厂商要素需求、要素供给的原则,从要素使用的原则出发进一步认识厂商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目标,并能把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要素市场理论。

核心概念:引致需求  边际要素产品曲线  要素供给曲线  要素价格的决定

内容提要:1、引致需求

2、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的决定

3、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

4、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的决定

本章重点: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及其曲线;要素价格的决定

本章难点: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八章  福利经济学    

目标要求:通过学习本章的知识,让学生弄清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懂得什么是 

经济效率,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是什么,掌握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经济效率应具备的条件。

核心概念:分配理论  福利经济学  判断经济学的标准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社会福利函数

内容提要:1、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2、判断经济学的标准: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

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4、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5、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6、社会福利函数

7、公平与效率

本章重点:判断经济学的标准: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本章难点: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埃奇沃斯盒状图分析

第九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    

目标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市场自身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存在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状况,必须允许对经济进行适当的干预,干预的范围包括:垄断、公品提供方面、外部影响和不完全信息领域。

    核心概念:市场失灵  公品  外部影响  不完全信息  微观经济

内容提要: 1、垄断与反托拉斯

2、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

3、外部影响与环保

4、不完全信息

本章重点: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微观经济

本章难点:微观经济

第十章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目标要求:通过学习本章,让学生明确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内容,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两种测算方法以及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衡等式,弄清国民收入核算与总支出、总收入分析之间的关系。

核心概念:GNP  GDP  NNP  NI  DPI  收入法  支出法

内容提要:1、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2、国内生产总值

3、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4、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5、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6、名义GDP和实际GDP

本章重点: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本章难点: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第十一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目标要求:通过学习这一章,学生应熟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掌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方法、均衡条件以及影响均衡国民收入的因素,理解这些因素的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以及乘数效应发挥作用的条件。

核心概念:均衡产出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国民收入的决定  乘数

内容提要:1、均衡产出    

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消费函数

3、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4、乘数论

5、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

6、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7、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

本章重点: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消费函数;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

本章难点: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消费函数;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

第十二章  凯恩斯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目标要求:通过学习这一章,使学生掌握IS曲线(即产品市场均衡)和LM曲线(即货币市场的均衡)以及IS-LM模型(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同时,应理解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对均衡收入的变动,为分析宏观经济做准备。

核心概念:IS曲线  LM曲线  IS-LM分析  凯恩斯有效需求管理理论

内容提要:1、投资的决定

2、IS曲线

3、利率的决定

4、LM曲线

5、IS-LM分析

6、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本章重点:IS曲线、LM曲线推论及其移动;IS-LM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本章难点:IS、LM曲线推论及其移动:图形分析;IS-LM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第十三章  凯恩斯主义经济分析    

目标要求:财政和货币是西方国家进行总需求管理的两大基本经济,因此,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章,弄清和掌握西方学者是如何运用IS-LM模型分析西方经济的作用和效果。

核心概念:财政  货币

内容提要:1、财政与货币的影响

2、财政效果    

3、货币的效果

4、两种的混合使用

本章重点:财政、货币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两种的混合使用方法

本章难点:16、两种的混合使用方法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实践    

目标要求:本章论述的财政与货币在较大的程度上利用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因此,通过讲授这一章,让学生了解西方宏观经济的基本理论,并懂得在市场机制条件下,怎样运用宏观经济工具对经济进行调节。

核心概念:财政工具(支出、购买、转移支付);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

内容提要:1、经济目标

2、财政

3、货币

本章重点:财政工具:支出的概念、购买、转移支付;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的财政、货币

本章难点: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的财政、货币

第十五章  经济周期理论    

    目标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存在波动,也即经济的周期性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投资、消费、收入等变化引起的,理解乘数-加速数模型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核心概念:经济波动  经济周期  加速原理

    内容提要:1、经济周期的基本概念

2、乘数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本章重点: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乘数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本章难点:加速原理

第十六章  经济增长理论(自学)    

    教学要求:本章针对学生来说难度过大,不作考试要求内容,但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学习本章,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哈罗德-多马等经济增长模型,了解经济增长因素。

核心概念:经济增长  哈罗德-多马模型

内容提要:1、哈罗德-多马模型

              2、新古典增长模型

              3、黄金分割率和最优增长理论

              4、新剑桥学派

              5、新增长理论

本章重点:哈罗德-多马模型

本章难点:哈罗德-多马模型

第十七章  通货膨胀理论    

    目标要求:介绍不同原因引起的通货膨胀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学习逆转通货膨胀的

方法和措施,让学生更加正确认识当今的经济社会。

核心概念:通货膨胀  菲利浦斯曲线  通货膨胀逆转

    内容提要:1、通货膨胀的起因和影响 

     2、价格调整方程和曲线

3、逆转通货膨胀的方法

本章重点:通货膨胀的起因和影响 ; 价格调整方程和曲线;逆转通货膨胀的方法

本章难点:价格调整方程和曲线

六、教学时间安排

各 章 学 时 安 排

章序各 章 名 称讲课讨论课实验课上机见习小计
1导论44
2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44
3消费者行为理论44
4生产者行为理论66
5完全竞争市场44
6不完全竞争市场22
7要素价格理论44
8福利经济学44
9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224
10西方国民收入核算44
1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4
12凯恩斯模型88
13凯恩斯主义经济分析628
14宏观经济实践44
15经济周期理论22
16经济增长模型22
17通货膨胀理论44
总   计

70272
七、本课程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

1、课堂讨论3次:

(1)为什么会发生市场失灵,它与微观经济的假设有什么关系

(2)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否有适用性,在中国现行的中有那些现象反映

了理论的使用  

(3)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有那些?各经济增长模型的联系与区别。

2、课外作业3次。

八、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与要求

平时考查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70%。

九、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主教材

高鸿业 等编著.《现代西方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参考书

[1]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2] 黎诣远主编.《西方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许纯祯主编.《西方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文档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

玉溪师范学院规划系土地管理专业《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3学分授课学时:72学时    周学时:4  学时开课学期:第3学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适用专业:城乡规划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经济学原理是师范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程。该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经济史等多门学科,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广泛吸收和正确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和有关学科的优秀成果,密切联系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