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1秋东台实验中学期中初三语文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49:45
文档

2011秋东台实验中学期中初三语文试卷

dt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校对人***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一、积累与运用(35分)1、诗文名句默写。(10分)(1)▲,君子好逑。(《诗经.关雎》)(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3)衣带渐宽终不悔,_▲。(柳永《凤栖梧》)(4)▲,月
推荐度:
导读dt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校对人***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一、积累与运用(35分)1、诗文名句默写。(10分)(1)▲,君子好逑。(《诗经.关雎》)(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3)衣带渐宽终不悔,_▲。(柳永《凤栖梧》)(4)▲,月
dt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校对人   ***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         ▲       ,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     (《诗经.蒹葭》)

(3)衣带渐宽终不悔,_         ▲          。               (柳永《凤栖梧》)

(4)         ▲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5)         ▲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               (陶渊明《桃花源记》)

(7)操千曲而知音,         ▲       _。                    (刘勰《文心雕龙》)

(8)         ▲        ,壮心不已 。                       (曹操《龟虽寿》)

(9)法不阿贵,         ▲         。                       (《韩非子》)

(10)……那柔曼如提琴者,         ▲       _;那清脆如弹拨者,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鼎湖山听泉》)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4分)

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lán的光点,迷离闪烁,尤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炫目的花纹……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云彩____▲__          朦胧 ____▲__          斑lán___▲____

(2)上面画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1分) 

 ____▲__改为____▲__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4、依次为下面语段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生活就想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的勇气。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

不会    蹉跎岁月的“玩看”者。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都是。 生活

中有酸甜苦辣,也有。我们要做一个勇往直前的开拓者,争得无怨无悔。

A、百折不回  宽容    空中楼阁        百感交集

B、坚强不屈  宽容    可望而不可即    喜怒哀乐

C、百折不回  宽恕    空中楼阁        喜怒哀乐

D、坚强不屈  宽恕    可望而不可即    百感交集

5、下面的句子摘自《石缝间的生命》,原来的顺序被打乱了,句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 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的艰难。

 ②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

③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着伤疤。 

 ④ 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拚搏。

⑤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

A、①②  B、③⑤  C、③①②  D、②③ 

6、名著阅读。(5分)

(1)《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第四次航行是去___▲_______,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___▲_______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2分)

7、“物候”是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某中学初三(1)班打算举行“走近物候”专题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一起参加。(9分)

(1)初三(1)班班委会决定于11月8日上午8点,在本班教室举办““物候知识知多少”讲座,届时邀请气象台王台长作专题报告,请你帮助拟写一则通知。(4分)

                            通知

各位同学:

              ▲                                                           

              ▲                                                      

初三(1)班班委会

2011年11月7日

(2)初三(1)班第一小组同学的选题是“古诗词与物候”,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古诗词与物候现象有关,请你写出一句相关的诗句来,并说出其中所包含的物候原理。(3分)                                                                           

              ▲                                                           

(3)初三(1)班第二小组同学针对气象物候进行社会调查,想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请你为报告拟一个题目。(2分)

           ▲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一)阅读《浣溪沙》,完成8—9题。(5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                                                           

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含有怎样的哲理?(3分)

            ▲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0—14题。(15分)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山岳潜形                 形:                ▲                    

(2)则有去国怀乡             去:                ▲               

(3)至若春和景明             景:                ▲               _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               

11. 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乙]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③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 年甫冠④,性不喜华靡,闻喜宴⑥独不戴花,同列⑦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五》)

【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②指:同“旨”,主要意思。 ③京、洛:指北宋时的开封

和洛阳。  ④甫冠:指刚满二十岁。  ⑤华靡:奢华。  ⑥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  ⑦同列:这里指同年考中进士的人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闻讲《左氏春秋》,爱之(代家人)              B.群儿戏于庭(在)               

C.众皆弃去 (全、都)                          D.乃簪一枝(于是、就)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                                                                         

14.从文中看,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3分)

                    ▲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18题。(14分)

辩证看压力

①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得自由自在,恐怕极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所逼、受环境所迫。但是,外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支配,具有某种必然性。换个角度,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②从历史上看,生存压力带给人类发展进步。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外在压力迫使人类学会了盖房子、煮食物、种粮食。人类社会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克服外来压力的奋斗过程相关。

③对于做学问来说,压力之下能产生出重大成就。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有很多。史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④毋庸讳言,如果没有外界的种种压力,许多人生活的基本轨迹就是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而不是改变现状、推陈出新。铁人王进喜当年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有了压力,就有了、创造、发明与发愤的动力,就有了创作和改变的愿望与毅力。压力能够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压力能够让人生发出超常的毅力。被动和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使人更能坚强不屈,表现出坚韧的美德。因此,压力能够激发出人们平常难以显现的智慧和创造力。

⑤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同样面对苦难和不幸的奋力抗争,成了强者、智者、英雄;有的则被压垮,成了乞丐、懦夫、失败者。如同巴尔扎克所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面对压力,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抓住机遇,有效应对,使压力变动力,从而激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潜力。

15.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分)

                     ▲                                                      

16.文章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起什么作用?      (3分)

                     ▲                                                                 

17.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        (4分)

                ▲                                                                  

18.谈谈你对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4分)

          ▲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3题。(21分)

顺便的爱,最好的爱

那段时间她生病住院,来看望她的人很多,亲戚,朋友,下属……她不得不打起精神,一一应对。 

每一位来访者,嘘寒问暖,嘱咐她安心养病。她应对。知道大家都很忙,耽误了别人的时间,她感觉抱歉。目光在来者中逡巡,她看到一个十三四的女孩,垂着双手,有些羞涩地站着。

她想起来,来医院那天,下车时,女孩正好从车旁经过。虽然女孩双手空空地来看她,还是很温暖,轻轻掠过她的心。

女孩是她赞助的一名贫困女生。那时候,她刚开了一家美容院,女孩的资料是从报纸上看到的:父母在一场事故中去世,女孩与奶奶相依为命。一对一的赞助方式,是每年付出1200元钱。她有些怜惜女孩,决定赞助她。可在给女孩送钱的过程中,她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女孩常常迟到。原来,女孩和奶奶住在郊区的一间地下室,离学校距离远不说,地下室里阴暗潮湿。她想起了自己的另一套住房。房子很小,一室一厅,是当年和爱人刚来这个城市时买的。后来,他们搬进海边的别墅,嫌出租麻烦,小房子就一直空着。她当即决定,让女孩和她奶奶搬进这套小房子里。

一年1200元钱的赞助费,对她来说不过一件衣服、一顿饭钱而已。让出房子,既方便了女孩,房子又有人照顾,一举两得。可作为一名商人,她懂得,任何行为都可能蕴含商机。她与电视台的朋友一起策划,于是人们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了这样令人感动的一幕幕。

女孩在潮湿的地下室里,瑟瑟发抖;女孩和奶奶搬进新房子,欣喜无比;女孩接过她手中的钱,流下感动的泪水;她和女孩母女一样促膝交谈……

节目录制得很成功。播放后,许多观众在电视机前流下眼泪。很长一段时间,美容院的生意额直线上涨。爱心也能创造价值,她在心里暗暗叫好。

  如今,她很想对女孩说点什么,比如,问问成绩,或者生活得怎样,可女孩被挤在一群人后面,像一朵最不起眼的小花。她也就闭了嘴。朋友们走了,女孩也走了,自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

  她没有想到,第二天清早,她刚起床,女孩像一只小猫,轻手轻脚地走来,手里拎着一只保温桶。她没有开口,女孩先笑了,说,阿姨,喝口粥。打开保温桶,一股清香溢出来:白米,红豆,大枣,莲子……八宝粥袅袅冒着热气,她的肚子在那一刻咕咕叫起来。

每天早上女孩都来送粥,这给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她隐隐不安:学生时间紧张,她耽误女孩太多时间了吧?女孩却安慰她,阿姨,不碍事的,医院在家和学校之间,我顺路。我也要吃早餐,给您送来,只是顺便而已……

 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来看望她的朋友越来越小,她不抱怨,只是心里滋生了越来越多的寂寞。但是女孩,不离不弃,每天早上准时到来,拎着香喷喷的八宝粥。她问,你奶奶好吧?女孩点点头。她问,期中考试考完了?考得怎么样?女孩脸上飞过一抹红晕,说,别的科还行,就是英语,不太理想。她有些着急,说,抓紧时间补补呀!女孩点点头,脸更红了。 

 她的身体恢复得挺好,那天她醒得早,醒来后感觉神清气爽,穿衣下床,信步走出来。再过两天就要出院了,她想去女孩那里看看。路程不远,10分钟就到。抬手准备敲门,她笑了,这是自己的房子,自己有钥匙。把钥匙插入锁眼,门开。女孩在餐桌前,见了她,“呀”一声,赶紧站起来。

走进来,四下环顾:屋子有些乱,被子在床上没有整理;小小的餐桌上,半个馒头,一碟咸菜,旁边还摊开一本英语书。女孩在边吃边学。她问,奶奶呢?女孩说,奶奶身体不太好,被叔叔接回老家了。她诧异地看着女孩,走进厨房。厨房里,砂锅在火上“咕咕”响着,打开盖子,她一眼看出来,半砂锅的八宝粥,不多不少,正是每天送给她的数量。

  一种说不清的滋味在心里溢开。转过身,看看这个14岁大的女孩,想起女孩的话:阿姨,我只是顺便而已。她的眼睛慢慢湿润了。曾经,她把最“顺便”的事,做的最不“顺便”;而女孩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把最不“顺便”的责任,“顺便”承担下来,却让她心安理得地享受着。

羞愧在心里席卷而来。拥有单薄的女孩,仿佛有丝丝春雨,轻轻涤荡她的心

19、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                                                               

20、画线句“屋子有些乱,被子在床上没有整理;小小的餐桌上,半个馒头,一碟咸菜”,是什么描写?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                                                               

21、你认为小女孩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描写作简要阐述。(4分)

        ▲                                                                                                                                      

22、请揣摩文中画线的句子, “说不清的滋味”究竟包含哪些呢? (4分)

         ▲                                                                  

23、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简要分析。(5分)

         ▲                                                                  

三、作文(60)

24、请以“我心中的那                     ”(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分真情、一丝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将题目补充完整;⑵字数不少于600字;⑶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⑷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档

2011秋东台实验中学期中初三语文试卷

dt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校对人***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一、积累与运用(35分)1、诗文名句默写。(10分)(1)▲,君子好逑。(《诗经.关雎》)(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3)衣带渐宽终不悔,_▲。(柳永《凤栖梧》)(4)▲,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