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关故知识,掌握在故发生过程中怎样预防,怎样逃生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性格和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能力。
教学重点:预防故要点及方法;
教学难点:预防故要点及正确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摆事实,讲道理
结合一些事实,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明白:当你上下楼梯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靠右行。这样,可以给相反方向的人或有急事的人留出一条路来,让他们顺利通过。而且,当每个人都能够遵守规则靠右行时,也是给了自己一种安全感,可以避免自己和他人相撞。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才能争取到他们的理解,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认识遵守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行,是利人又利己的好习惯。
(二)循序渐进,坚持训练
长期养成的习惯一下子要改过来,较有难度,我们可以将这个行为养成分成几个阶段,抓紧平时的做操、上室外课的机会,让学生一步步训练到位。
1、学生不得窜楼。如果特殊情况需要找人或办事,必须经得教师同意后才可以到别班去。
2、楼道及上下楼梯时一律靠右行,不得超过中界红线。
3、下楼做课间操时,楼梯上只可以下楼,不得上楼。
4、上下楼梯时,不得滑楼梯扶手,不得勾肩搭背,推推搡搡,追逐打闹,不得并排齐步走。
5、学生在集体上下楼梯行进时,个人不得擅自停下来做其他的事(如系鞋带、拾东西等),以便防止造成楼道交通阻塞或故。
二、件案例:
[事件回放1]:2005年10月25日 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停电,因为一名学生说“见到鬼了”,上晚自习的学生在楼梯间互相挤压、踩踏,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的惨剧。
[事件回放2]:2005年11月26日 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湖北阳新、洪湖、薪春三地学生在撤离过程中,发生了件,共造成72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其中据震中心仅70公里的阳新县浮屠镇中学,有47名学生受伤,其中一人伤重,一人病危。
[事件回放3]:2006年11月20日 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在上完晚自习下楼时,因拥挤踩踏造成人员伤亡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
[事件回放4]:2007年8月28日 云南曲靖市马龙县通泉小学发生故,导致17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2名学生伤势严重。
[事件回放5]: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件,目前已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
[事件回放6]:2010年11月29日,阿克苏第五小学发生故,上百名学生受伤被送往医院。目前41名住院学生中有1人病危,有6人重伤,另有34人轻伤。
[事件回放7]: 2013年4月17日下午3时许,深圳书香门第小学一至三年级661名学生在东门迪可可儿童体验馆进行拓展训练时发生故,致9名学生受伤,目前受伤学生已被送往深圳市儿童医院救治,其中5人伤势较重,需要住院,4名轻伤学生留院观察。9名受伤儿童中5名受伤较重,3名在骨科(2女1男),1名在普外,1名在神经外科,伤情最重孩子为股骨折。
[事件回放8]:2014年9月26日12时43分许,昆明明通小学一、二年级10个班在校午餐的学生依次进入该宿舍楼进行午休。13时57分许,数名先行离开宿舍下楼的学生见到一楼通道处两块靠墙摆放的海绵垫,并上前踢打、撞击,致使其中一块海绵垫倒下。14时许,学校拉响起床铃,午休的学生开始起床,离开宿舍返回教室上课。因过道摆放的海绵垫倒下,导致通道不畅,先期下楼的学生在通过海绵垫时发生跌倒,后续下楼的大量学生情况不明继续向前拥挤,造成多名学生相互叠加挤压在海绵垫上,导致6名学生受挤压窒息死亡,26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
三、讨论:
1、件产生的原因。
2、怎样预防件的产生?
3、遇到件中的伤者怎么办?
4、怎样面对学校件?
四、预防对策大家谈
同学们下面进入我们主题班会的第五阶段:
预防对策大家谈……
五、教师明确如下内容:
(一)拥挤故发生的特点
1、易发生事故时间:事故多发生在下课、上操、就餐和集会、放学时,学生集中上下楼梯,且心情急切。
2、易发生事故地点:事故多发生在教学楼、宿舍楼等楼层之间的楼梯转角处。
3、易发生事故的学生群体:事故发生主要集中在小学生和中学生。他们年龄较小,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遇事容易慌乱,使场面失控,造成伤亡。
(二)可能导致故的原因
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易发。
(三)如何预防和避免故
在校学生预防和避免故,要做到以下10点:
(1) 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 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 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 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 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 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四)如何安全脱险
在行进中,发现慌乱人群向自己方向涌来,应快速躲到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墙角下,等人群过去后再离开。在拥挤混乱的情况下,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栏杆或柱子),但要远离店铺和柜台的玻璃窗。在人群拥挤中前进时,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一旦被人挤倒在地,设法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保护好头、颈、胸、腹部。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五)遇到伤者怎么办?
1、拥挤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六、小结
在一些集会或大型活动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听从指挥,有秩序地进、离场,不要争先恐后或追逐打闹,要冷静应对一些突发事件。
同学们,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保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彰显魅力。“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和谐,教育的发展,筑起一道无坚不摧的安全长城。
主题班会报告单
主题 | 时间 | ||||||
活动内容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关故知识,掌握在故发生过程中怎样预防,怎样逃生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性格和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能力。 教学重点:预防故要点及方法; 教学难点:预防故要点及正确方法 | ||||||
班级 | 主持人 | 班主任 | |||||
活动记录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