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 项目管理表格 | ||||||||||||
人工挖孔墩基础技术交底卡 | 表格编号 | |||||||||||
CSCEC—PM—0803 | ||||||||||||
项目名称及编码 | 浩创·达观上院项目 | 第 页 共 页 | ||||||||||
楼栋号 | 3号楼 | 分项工程名称 | 基础 | 工程量 | ||||||||
分包公司 | 负责人 | |||||||||||
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1.1.水泥:宜用PO.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有出厂合格证并经试验合格。 1.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1.3.碎石:粒径5~40mm,含泥量不大于2%。 1.4.钢筋:品种和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和按规定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1.5.外加剂、掺合料:质量应符合应通过试验选用,粉煤灰掺合料按试验室的规定确定。 2、机具准备 2.1.挖掘、提升、水平运输工具:吊机、铁锹、铁镐、钢钎、铁锤、空压机、风镐、吊桶、双轮手推车或1t机动翻斗车等。 2.2.照明工具:一般采用12V低压防水照明灯具。 2.3.通风工具:常用工具为1.5kW的鼓风机,配以直径为100mm的薄膜塑料送风管。要求送风量不小于25L/s。 2.4.护壁模板:常用四到八块弧形工具式钢模板组合而成。 2.5.砼浇筑机具:砼搅拌机(含计量设备)、小直径插入振动器、插钎、串筒等。当水下灌注砼时,尚应配合导管、提升装置、浇灌架、以及钢筋吊放机械等。 2.6.其他机具设备:钢筋加工机具;有地下水时应配大扬程潜水泵及胶质软管等。 3、施工准备 3.1.做好施工场地平整工作,四周设置排水沟,出土路线畅通,安装好提升设备,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使其不增加孔壁压力、不影响施工。 3.2.按施工图纸准确放线,放出墩位中心线和墩径,并认真进行复核,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开挖墩身土方。 3.3.施工前,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员应逐孔全面检查施工准备,逐级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要之逐项得到落实。 二、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坑土方第一阶段开挖→设排水系统→测量放线→挖第一节墩土方、扎筋、支模、浇捣第一节砼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设置卷扬机吊土,安设水泵、鼓风机、照明设施等→第二节墩身挖土→清理墩孔四周护壁,校核墩孔垂直度和直径、扎筋、支模、→拆上节墩钢模板,支第二节墩模板,浇捣第二节墩砼护壁→重复第二节墩挖土、支模、浇砼护壁工序,循环工作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对墩孔垂直度和直径、深度、扩底尺寸、持力层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清理碴土,排除孔底积水→钢筋笼就位→浇捣墩身砼→墩身砼用振动器分层振捣密实至设计标高。 2.操作工艺 2.1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城市座标点和人工挖孔墩的定位图,采用全站仪测出孔墩的定位点位置。反复检测无误后,再用全站仪测出各轴线控制点。 将孔墩在施工图上由D-B~D-S、D-1~D-7轴线方向逐个墩位编号,并按公司标示要求做出每个墩的标示牌,注图原设计墩号、墩径、扩大图径等相关数据,标示牌采用钢管做锚脚,固定在墩边不影响孔墩开挖位置,并将根部做可靠固定。 利用全站仪和钢卷尺定出每个具体墩位中心点。 2.2 挖孔由人工操作,自上而下逐层开挖,正常地质环境下每节挖土深度1000mm,待上层护壁砼初具强度后,方可继续下挖。挖土秩序为先中间后周边,有效地控制开挖墩孔的截面尺寸。 挖孔通过土石层,分别做好原始记录,并取留岩样,保存作为地质资料,墩孔挖至规定深度后,用支钎检查墩孔的直径及井壁圆弧度,上下要垂直平顺,修整孔壁。 2.3护壁模板采用弧形钢模板,用卡扣连接固定,每节护壁模板由四块钢模拼装,为便于拆模,可在一个拼口处安放一个楔形木枋。护壁模板拼装成形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 2.4成孔后墩中心位置、垂直度,入岩深度,墩底形状和扩大头几何尺寸要达到设计要求,由甲方、监理、施工、质检、勘察单位组织验收,在墩底取出岩样经鉴定达到设计要求后终孔。 2.5钢筋笼在施工现场制作成形,钢筋笼固定箍与主筋采用点焊焊接牢固。纵向钢筋的接驳优先采用焊接,d≦25的钢筋容许采用搭接,因此当钢筋笼长度超过8米时,分上下两间施工,采用人工绑扎搭接接长,搭接处预留箍筋,在钢筋笼安放就位时主筋绑扎并点焊连接后,绑扎箍筋。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直吊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以保证钢筋笼位置准确。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要立即做可靠的固定,防止在浇灌墩芯砼时,出现下沉或偏移。钢筋笼安装后,必须有甲方、监理、施工、质检、检查验收隐蔽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6墩灌筑混凝土前,井壁要清洗、排渣、排水、测定涌水量。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宜为5~7cm。墩身砼原则上应一次完成,不留施工缝,如遇停电或机械故障致浇灌无法进行时,而形成的施工缝,待砼强度达到1.2Mpa以上,把表面凿去松动石子和浮浆,冲洗干净后再浇灌混凝土直至墩顶。墩身砼必须留有试件,每根墩应有一组试块,且每个浇注台班不得少于一组(每组三件)。浇筑墩芯混凝土前,需要申请混凝土浇筑令,得到指令后,方可施工。 三、 成孔检查、钢筋笼的制作与安放 1.成孔后,使用探孔器探孔,质量标准见下表: 项目 | 允许偏差 | |||||||||||
孔的中心偏位(mm) | 群墩:100,单排墩:50 | |||||||||||
孔径(mm) | 不小于设计墩径 | |||||||||||
倾斜度 | 小于0.5% | |||||||||||
孔深 | 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50mm |
3.钢筋加工的偏差范围见下表:
检查项目 | 允许偏差(mm) | |
受力钢筋间距 | ±20 | |
螺旋筋间距 | ±10 | |
钢筋骨架尺寸 | 长 | ±10 |
直径 | ±5 | |
保护层厚度 | ±10 |
5.钢筋笼制作完毕后,可视场地情况用人工结合卷扬机或汽车吊将其扶直、沉放入墩孔内。
6.钢筋笼最上节入孔后,采用临时钢筋使之固定于孔口,以防钢筋笼偏位和砼浇灌时钢筋笼上浮。
7.上述工作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进行砼浇灌的准备工作。
四、 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灌注墩所用的原材料和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实际浇注砼量严禁小于计算体积。
(3)灌注后的墩顶标高及浮浆的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成孔深度和终孔岩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一般项目
(1)墩身直径应严格控制。一般不应超过墩长的3‰,且最大不超过50mm。
(2)孔底虚土厚度不应超过规定。扩底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墩底应落在持力层上,持力层土体不应被破坏。
(3)钢筋笼的主筋搭接和焊接接头长度、错开距离,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钢筋笼加劲筋和箍筋,焊点必须密实牢固,漏焊点数不得超出规范的规定要求。
(4)挖孔中心线与墩中心线应重合,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同一水平面上的孔圈,正交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50mm。
(5)护壁混凝土厚度及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护壁直径(外、内)误差不大于50mm。
五、 成品保护
1.已挖好的墩孔必须用木板或脚手板、钢筋网片盖好、防止土块、杂物、人员坠落。严禁用草袋、塑料布虚掩。
2.已挖好的墩孔及时放好钢筋笼,及时浇筑砼。有地下水的墩孔应随挖、随检、随放钢筋笼、随时将砼灌好,避免地下水浸泡。
3.墩孔上口外圈应做好挡土台,防止灌水及掉土。
4.保护好已成形的钢筋笼,不得扭曲、松动变形。吊入墩孔时,不要碰坏孔壁。
5.浇筑砼时,在钢筋笼顶部固定牢固,钢筋笼上浮。
6.墩孔砼浇筑完毕,应复核墩位和墩顶标高。将墩顶的主筋或插铁扶正,用塑料布或草帘围好,防止砼发生收缩、干裂。
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清除施工的地下障碍物,整平施工场地,认真查清地下管线、给排水管道等情况。
2.施工现场安全用电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施工场内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专管,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
(2)电器安装后经验收合格才准接通电源使用。
(3)孔内照明采用12V低压防水照明灯具。
3.在孔口应设水平移动式活动安全盖板,当土吊桶提升到离地面约1.8m,推活动盖板关闭孔口,手推车推至盖板上,卸土后,再开盖板,下吊桶装土,以防土块、操作人员掉人孔内伤人。
4.墩孔开挖,井口应设护筒,下部应设护壁,挖一节,随即浇一节混凝土护壁,以防坍孔或孔壁掉下,保证操作安全。
5.吊桶装土,不应太满,以免在提升时掉落伤人;同时每挖完一节,应清理墩孔顶部周围松动土方、石块,防止落下伤人。
6.人员上下可利用吊桶、吊篮,但要配备滑车、粗绳或悬挂软绳梯,供停电时人员上下应急使用。
7.加强对孔壁土层涌水情况的观察,如发现流砂、大量涌水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8.向井内吊放钢筋等材料及施工工具时,必须绑紧系牢,防止溜脱发生坠落事故。
9.墩孔挖好后,如不能及时浇筑混凝土,或中途停止挖孔时,孔口应予覆盖。
10.混凝土护壁浇完后应进行检查,如发现有蜂窝、漏水等现象,应及时补强,以防造成事故。
11.施工用电开关必须集中于井口,并应装设漏电保安器,防止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值班电工必须经常检查一切电器设备及线路,加强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妥善处理。
12.井内抽水管线、通风管、电线等必须妥加整理,并临时固定在护壁上,以防吊桶或吊篮上下时挂住拉断或撞断。
13.施工时挖出的土方应定时清理,运至指定的地点堆放,运输途中防止撒落。
14.施工用的砂、石、水泥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统一堆放,并应有防尘措施。
15.因混凝土搅拌而产生的污水应过滤后排入指定地点。
16.混凝土搅拌及产生的噪音应控制在当地有关部门指定的范围内。
17.混凝土搅拌、使用现场及运输途中撒落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回收处理。
18.沙、石、水泥的投料人员应佩戴口罩,防止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19.振动器的操作人员应穿绝缘胶鞋和佩戴绝缘手套,避免意外触电事故的发生。 | ||||||||||||
审核 | 交底人 | 被交底人 | ||||||||||
时间 | 时间 | 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