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房屋建筑学》(李必瑜等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51:41
文档

《房屋建筑学》(李必瑜等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6墙体与基础⑴述墙体类型的分类方式及类别。答:墙体按所处位置可以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位于房屋的四周,故又称为外围护墙。内墙位于房屋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墙体按布置方向又可以分为纵墙和横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得墙称为横墙,外横墙俗称山墙。根据墙体与门窗位置的关系,平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间墙,立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下墙。按构造方式墙体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按施工方法墙体可以分为块材墙、板筑墙及板材墙三种。⑵述砖混结构的
推荐度:
导读6墙体与基础⑴述墙体类型的分类方式及类别。答:墙体按所处位置可以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位于房屋的四周,故又称为外围护墙。内墙位于房屋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墙体按布置方向又可以分为纵墙和横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得墙称为横墙,外横墙俗称山墙。根据墙体与门窗位置的关系,平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间墙,立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下墙。按构造方式墙体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按施工方法墙体可以分为块材墙、板筑墙及板材墙三种。⑵述砖混结构的
6墙体与基础

⑴述墙体类型的分类方式及类别。

答:墙体按所处位置可以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位于房屋的四周,故又称为外围护墙。内墙位于房屋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墙体按布置方向又可以分为纵墙和横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得墙称为横墙,外横墙俗称山墙。根据墙体与门窗位置的关系,平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间墙,立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下墙。按构造方式墙体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按施工方法墙体可以分为块材墙、板筑墙及板材墙三种。

⑵述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

答:结构布置方式主要指承重结构的布置。砖混结构的墙体承重方案主要有四种:

1横墙承重体系:承重墙体主要由垂直于建筑物长度方向的横墙组成。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横墙、基础传递给地基。由于横墙起主要承重作用且间距较密,建筑物的横向刚度较强,整体性好,对抗风力、地震力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有利,但是建筑空间组合不够灵活。纵墙只承受自身的重量,主要起围护、隔断和联系的作用,因此对纵墙上开门、窗较少。这一布置方式适用于房间的使用面积不大,墙体位置比较固定的建筑,如住宅、宿舍、旅馆等。

2纵墙承重体系:承重墙体主要由平行于建筑长度方向的纵墙承受楼板或屋面板荷载。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梁、纵墙、基础传递给地基。其特点是内外纵墙起主要承重作用,室内横墙的间距可以增大,建筑物的纵向刚度强而横向刚度弱。为抵抗横向水平力,应适当设置承重横墙,与楼板一起形成纵墙的侧向支撑,以保证房间空间刚度及整体性的要求。此方案空间划分较灵活,适用于空间的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的空间、墙位置在同层上或上下层之间可能有变化的建筑,如教学楼中的教室、阅览室、实验室等,但对在纵墙上开门窗的较大。相对横墙承重体系来说,纵墙承重体系楼刚度较差,板材料用量较多。

3双向承重体系:即纵横墙承重体系,承重墙体由纵横两个方向的墙体混合组成。双向承重体系在两个方向抗侧力的能力都较好。国内几次大地震后的震害调查表明在砖混结构多层建筑物中,双向承重体系的抗震能力比横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都好。此方案建筑组合灵活,空间刚度较好,适用于开间、进深变化较多的建筑,如医院、实验楼等。

4局部框架体系:当建筑需要大空间时,如商店、综合楼等,采用内部框架承重,四周为墙承重。楼板自重及活荷载传给梁、柱或墙。房屋的刚度主要由框架保证,因此水泥及钢材用量较多。

⑶提高外墙的保温能力有哪些措施?

答:提高外墙的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一般有三种措施:

第一,增加外墙厚度,使传热过程延缓,达到保温目的。但是墙体加厚,会增加结构自重、多用墙体材料、占用建筑面积、使有效空间缩小等。

第二,选用空隙率高、密度轻的材料做外墙,如加气混凝土等。这些材料导热系数小,保温效果好,但是强度不高,不能承受较大的荷载,一般做框架填充墙等。

第三,采用多种材料的组合墙,解决保温和承重双重问题。

⑷墙体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应考虑哪些设计要求?

答:①保温与隔热要求 

1)通过对材料的选择,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

2)防止外墙出现凝结水 

3)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 

4)采用具有复合空腔构造的外墙形式 

②隔声方面的要求 

1)加强墙体的密封处理 

2)增加 墙体密实性及厚度 

3)采用有空气间层或多孔隔声材料的复合墙 

4)在建筑总平面设计中考虑隔声问题 

③防火方面的要求 

1)选择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符合防火规范规定的材料

2)按照防火规范要求用防火墙设置防火分区等 

④防水方面的要求 

在卫生间、厨房、实验室、地下室等房间的墙应采取防潮、 防水措施。 

5建筑工业化要求 

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降低劳动强度;采用轻墙材料以减轻重,降低成本。

⑸墙体承重结构的布置方案有哪些?

答:墙体承重方案主要有四种:

6横墙承重体系:承重墙体主要由垂直于建筑物长度方向的横墙组成。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横墙、基础传递给地基。由于横墙起主要承重作用且间距较密,建筑物的横向刚度较强,整体性好,对抗风力、地震力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有利,但是建筑空间组合不够灵活。纵墙只承受自身的重量,主要起围护、隔断和联系的作用,因此对纵墙上开门、窗较少。这一布置方式适用于房间的使用面积不大,墙体位置比较固定的建筑,如住宅、宿舍、旅馆等。

7纵墙承重体系:承重墙体主要由平行于建筑长度方向的纵墙承受楼板或屋面板荷载。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梁、纵墙、基础传递给地基。其特点是内外纵墙起主要承重作用,室内横墙的间距可以增大,建筑物的纵向刚度强而横向刚度弱。为抵抗横向水平力,应适当设置承重横墙,与楼板一起形成纵墙的侧向支撑,以保证房间空间刚度及整体性的要求。此方案空间划分较灵活,适用于空间的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的空间、墙位置在同层上或上下层之间可能有变化的建筑,如教学楼中的教室、阅览室、实验室等,但对在纵墙上开门窗的较大。相对横墙承重体系来说,纵墙承重体系楼刚度较差,板材料用量较多。

8双向承重体系:即纵横墙承重体系,承重墙体由纵横两个方向的墙体混合组成。双向承重体系在两个方向抗侧力的能力都较好。国内几次大地震后的震害调查表明在砖混结构多层建筑物中,双向承重体系的抗震能力比横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都好。此方案建筑组合灵活,空间刚度较好,适用于开间、进深变化较多的建筑,如医院、实验楼等。

9局部框架体系:当建筑需要大空间时,如商店、综合楼等,采用内部框架承重,四周为墙承重。楼板自重及活荷载传给梁、柱或墙。房屋的刚度主要由框架保证,因此水泥及钢材用量较多。

⑹块材墙组砌的要点是什么?

答:组砌是指砌块在砌体中的排列。组砌的关键是错缝搭接,使上下皮砖的垂直缝交错,保证砖墙的整体性。砖墙和砌块墙由于块材尺度和材料构造的差异,对墙体的组砌有一些不同的要求。

在砖墙的组砌中,把砖的长边垂直于墙面砌筑的砖叫丁砖,把砖的长边平行墙面砌筑的砖叫顺砖。上下皮之间的水平灰缝称横缝,左右两块砖之间的垂直缝称竖缝。要求丁砖和顺砖交替砌筑,灰浆饱满,横平竖直。当墙面不抹灰作清水时,组砌还应考虑墙面图案美观。

砌块在组砌中与砖墙不同的是,由于砌块规格较多、尺寸较大,为保证错缝以及砌体的整体性,应事先做排列设计,并在砌筑过程中采取加固措施。砌块排列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上下皮应错缝搭接,墙体交接处和转角处应使砌块彼此搭接,优先采用大规格砌块并使主砌块的总数在70%以上。为减少砌块规格,允许使用极少量的转来镶砌填缝,采用混凝土空心砌砖时,上下皮砌砖应孔对孔、肋对肋以保证有足够的接触面。

⑺简述块材墙的墙缝处理措施。

答:待缝隙不再次延伸后,抹灰装饰处理即可。

⑻简述墙角水平防潮层的设置位置、方式及特点。

答:位置: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垫层范围内,低于室内地坪60mm处,同时还应至少高于室外地面150mm,防止雨水溅湿墙面。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齐平或高于室内地面60mm处。

方式及特点:防水砂浆防潮层(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防潮性能好)、油毡防潮层(防水效果好,但有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

⑼墙身加固措施有哪些?有何设计要求?

答:①门垛和壁柱(门垛宽度同墙厚、长度与块材尺寸规格相对应。门垛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室内使用。壁柱的尺寸应符合块材规格);②圈梁(圈梁宽度同墙厚,高度与块材尺寸相对应);③构造柱(构造的截面尺寸应与墙体厚度一致。砖墙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240mm*180mm,竖向钢筋一般用4φ12,钢箍间距不大于250mm,随烈度加大和层数增加,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施工时必须先砌墙,后浇筑钢筋混凝土柱,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接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④空心砌块墙墙芯柱(芯柱用C15细石混凝土填入砌块孔中,并在孔中插入通长钢筋)。

⑽何谓“变形缝”?有什么设计要求?

答:变形缝是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

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伸缩缝间距与墙体类别有关,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沉降缝(以下情况应设置沉降缝:建筑物位于不同种类的地基土壤上,或在不同时间内修建的房屋各连接部位;建筑物形体比较复杂,在建筑平面转折部位和高度、荷载有很大差异处。沉降缝的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地基越弱的建筑物,沉降的可能性越高,沉降后产生的倾斜距离越大,要求的缝宽越大)和防震缝(在抗震设防烈度7-9度地区内应设防震缝。反震缝的宽度,在多层砖墙房屋中,按设防烈度的不同取50-70mm。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中,建筑物高度小于或等于15m时,缝宽为70mm。当建筑物高度超过15m时:设防烈度7度,建筑每增高4m,缝宽在70mm基础上增加20mm:设防烈度8度,建筑每增高3m,缝宽在70mm基础上增加20mm;设防烈度9度,建筑每增高2m,缝宽在70mm基础上增加20mm)三种。

⑾图示内、外墙变形缝构造各两种。

答:书上P112图6-40示。

⑿常用建筑幕墙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常见的幕墙种类有玻璃幕墙、铝板幕墙、石材幕墙等。

玻璃幕墙根据其承重方式的不同分为框支撑玻璃幕墙、全玻璃幕墙和支点玻璃幕墙。框支撑玻璃幕墙造价低,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玻璃幕墙。全玻璃幕墙通透、轻盈,常用于大型公共建筑。支点玻璃幕墙不仅通透,而且展现了精美的结构,发展十分迅速。

⒀试比较几种常用隔墙的特点。

答:块材隔墙(半砖隔墙、砌块隔墙、框架填充墙)、轻骨架隔墙、板材隔墙(轻质条板隔墙、蒸压加气混凝土板隔墙、复合板材隔墙)

半砖隔墙:坚固耐久,有一定的隔声能力,但自重大,湿作业多,施工麻烦。

砌块隔墙:轻质、孔隙率大、隔热性能好,但吸水性强。

轻骨架隔墙:骨架优点强度高、刚度大、自重轻、整体性好、易于加工和大批量生产,还可根据需要拆卸和组装。面层有木质板材、石膏板(防火、防潮、抗冲击)、硅酸钙板(轻质、高强、防火、防潮、防蛀、防霉、可加工性好)、水泥平板。

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自重轻,施工简单,防火性能好,抗雨水渗透。

复合板材隔墙:大多具有强度高、耐火性、防水性、隔声性能好的优点,且安装、拆卸方便,有利于建筑工业化。

⒁简述墙面装修的基层处理原则。

答:处理基层时,先要对基层表面进行填平。填平的做法通常是在清洁的基层上用胶皮刮板刮腻子数遍。常用的腻子有乳胶腻子和油性腻子。腻子将基层凹处、钉眼、接缝等补齐,干后用砂纸磨平。抹钳腻子的遍数视基层的情况不同而定,抹最后一边腻子时应打磨,光滑后再用软布擦净。

石膏板基层的接缝处应在磨平后用胶黏贴贴缝纸带,以防接缝开裂。旧墙体的表面如有脫灰、孔洞等缺陷,应先用相同的砂浆进行修补,再用腻子进行修补填平。如墙面有油渍等污迹,应清除干净后再做其它处理,以保证基层的粘结牢固。

对有防水或防潮要求的墙体,应对基层做防潮处理。可先在基层涂刷均匀的防潮底漆。防潮底漆可用酚醛清漆与汽油或松节油等调配,其调配比为清漆:汽油(或松节油)=1:3。

⒂简述墙面装修的种类及特点。

答:墙体表面的饰面装修因其位置不同有外墙面装修和内墙面装修两大类型。又因其饰面材料和做法不同,外墙面装修可分为抹灰类、贴面类和涂料类;内墙面装修则可分为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和裱糊类。

抹灰类墙面装修:是用砂浆涂抹在房屋结构表面上的一种装修方法,其材料来源广泛、施工简便、造价低,通过工艺的改变可以获得多种装饰效果,因此在建筑墙体装饰中应用广泛。

涂料类墙面装修:涂料饰面实在木基层表面或抹灰饰面的底灰、中灰及面灰上喷(刷)涂料涂层的饰面装修。我国使用涂料作为建筑的保护和装饰材料具有悠久的历史,许多木结构古建筑能保存至今,涂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涂料饰面是靠一层很薄的涂层起保护作用和装饰作用,并根据需要可以配成多种色彩。按涂刷材料种类不同,可分为刷浆类饰面、涂料类饰面、油漆类饰面三类。涂料饰面涂层薄,抗蚀能力差,外用乳液涂料使用年限一般为4~10年,但是由于涂料饰面施工简单,省工省料,工期短、效率高、自重轻、维修更新方便,故在饰面装修工程中得到较为广泛应用。

陶瓷贴面类墙面装修:面砖多数是以陶土或瓷土为原料,压制成型后经焙烧而成。由于面砖不仅可以用于墙面装饰也可用于地面,所以被人们称之为墙地砖。常见的面砖有釉面砖、无釉面砖、仿花岗岩瓷砖、劈离砖等。其中无釉面砖具有质地坚硬、强度高、吸水率低等特点。釉面砖具有表面光滑、容易擦洗、美观耐用、吸水率低等特点。

石材贴面类墙面装饰:天然石材饰面不仅具有各种颜色、花纹、斑点等天然材料的自然美感,而且质地密实坚硬,故耐久性、耐磨性均比较好,在装饰工程中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裱糊类墙面装修:裱糊类墙面装修用于建筑内墙,是将卷材类软质饰面装饰材料用胶粘贴到平整基层上的装修做法。裱糊类墙体饰面装饰性强,造价较经济,施工方法简捷、效率高,饰面材料更换方便,在曲面和墙面转折处粘贴可以顺应基层获得连续的饰面效果。

⒃什么叫地基?什么叫基础?天然地基有哪些?

答:地基是承受由基础传下来的荷载的土层。

基础是建筑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是建筑的下部结构。

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经过人工加固,可直接在其上建造房屋的成为天然地基。一般包括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⒄简述常用基础的分类。

答:①按所采用材料和受力特点分:

刚性基础:由刚性材料(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的材料)制作的基础(砖,石砌体基础,混凝土基础)。

非刚性基础:如在混凝土基础的底部配以钢筋,利用钢筋来承拉力,称钢筋混凝土基础为柔性基础。

②依构造型式分:

条形基础:当建筑上部结构采用砖墙或石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多做成长条形。条形基础往往是砖石墙的基础形式。

基础:当建筑上部采用框架结构承重时,当柱采用预制构件时,基础做成杯口形,将柱子插入,并嵌固在杯口內,故称杯形基础。

井格式基础:当框架结构处在地基较差的情况时,将柱下基础沿纵横方向连接,做成十字较差的井格基础。

筏形基础:当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而所在地的地基承载能力又比较弱,这时采用简单的条形基础或井格式基础已不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需要,常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整个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在一块整板上,这种满堂式的板式基础称筏式基础。

箱形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墙组成,形成空心箱体的整体结构,共同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箱形基础整体空间刚度大,对抵抗地基的布均匀沉降有利,一般适用于高层建筑或在软弱地基上建造的重型建筑物。当基础的中空部分尺度较大时,可用作地下室。

⒅简述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的特点。

答:刚性基础由砖、石、混凝土等刚性材料做成的基础,抗压强度高,抗拉、抗剪强度低。

柔性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做成,抗压、抗拉强度高。适用于荷载较大而基础承载力较小的情况。

⒆简述地下室防潮要求和防水要求。

答:地下室经常受到下渗地表水、土壤中的潮气和地下水的侵蚀,应妥善处理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构造。当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且无滞水可能时,地下室一般只做防潮处理。当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时,对地下室必须采取防水处理。

⒇常用的地下室防水措施有哪些?

答:根据防水材料的不同,地下室防水可以采用沥青卷材防水、高分子卷材防水、防水混凝土防水、涂料防水、防水板防水等防水措施。

文档

《房屋建筑学》(李必瑜等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6墙体与基础⑴述墙体类型的分类方式及类别。答:墙体按所处位置可以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位于房屋的四周,故又称为外围护墙。内墙位于房屋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墙体按布置方向又可以分为纵墙和横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得墙称为横墙,外横墙俗称山墙。根据墙体与门窗位置的关系,平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间墙,立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下墙。按构造方式墙体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按施工方法墙体可以分为块材墙、板筑墙及板材墙三种。⑵述砖混结构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