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论课外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51:58
文档

论课外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论课外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开展好课外活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等都产生积极作用。如何让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活”起来呢? 一、课外活动“动”不起来,或者“动”而不“活”的原因一是对课外活动意义的认识不足。当前,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乃至教育主管等对开展课外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主要表现为:有的认为开展课外活动会使学生沉溺于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业学习;有的认为教师教好书能使学生拿到高分就是好的,开展课外活动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使原本教书
推荐度:
导读论课外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开展好课外活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等都产生积极作用。如何让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活”起来呢? 一、课外活动“动”不起来,或者“动”而不“活”的原因一是对课外活动意义的认识不足。当前,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乃至教育主管等对开展课外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主要表现为:有的认为开展课外活动会使学生沉溺于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业学习;有的认为教师教好书能使学生拿到高分就是好的,开展课外活动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使原本教书
论课外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开展好课外活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等都产生积极作用。如何让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活”起来呢?  

一、课外活动“动”不起来,或者“动”而不“活”的原因

一是对课外活动意义的认识不足。当前,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乃至教育主管等对开展课外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主要表现为:有的认为开展课外活动会使学生沉溺于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业学习;有的认为教师教好书能使学生拿到高分就是好的,开展课外活动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使原本教书、学习压力都很大的教师和学生不堪重负,开展课外活动对促进课堂教学适得其反;有的认为,开展课外活动难免出现伤害事故,所以不少学校、教师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不组织开展任何课外活动。

二是缺乏组织引导。小学生年龄小,心智还不成熟,随意性较高,自我管理等能力不强,他们很多行为活动都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如果开展课外活动,教师疏于组织引导,学生的活动就会只停留在“玩”这个环节之上。为了“玩”而“玩”,有可能会陷入杂乱无序的状态,致使活动无法继续进行,学生也不会感到这种“玩”有什么意义,这就偏离了目标要求,与开展课外活动的意义相违背了。

三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从理论上讲,小学生是有足够的时间开展课外活动的,但现实并非如此。一些应试教育的产物诸如“开小灶”、“题海战术”等挤占了小学生的课余时间,课外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小学生 “6小时之外”疲于繁重的作业,谁有心机参加课外活动呢?

二、怎样让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活”起来

1、全面提高对课外活动的认识。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把开展课外活动作为对学校量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禁止学校利用课余时间补课。其次,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彻底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走出来,积极探索开展课外活动的新路子。再次,学生家长对孩子的课外活动应予全力支持。

2、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教师的组织和正确指导是让课外活动“活”起来的关键所在。一是要选好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课外活动就是“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但绝不是课堂教学简单的延伸,也不仅仅是让学生玩玩跳跳的游戏。为此,教师在选择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不仅内容要“活”,而且形式也要“活”。要把更多实践性和趣味性的元素加入到课外活动中去,使学生寓学于乐,既拓展知识面,又能达到学以致用、巩固课堂知识的作用。今年,我校根据学生作业中常出现错别字的现象,组织开展“搜错纠错”活动,组织学生分别对集镇内的商店门牌、广告牌、商品价格牌等进行全面“搜查”、纠正错别字。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认识。

2、掌握好活动的“度”。所谓“度”,就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水平。活动的目标要求太低,会使学生轻而易举地达到活动目的,体验不到活动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目标太高,学生屡试屡败,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就对课外活动失去兴趣。同时,在活动时间和活动量上也要有“度”。由于课外活动不像课堂教学那样,要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本的要求去做。因此,活动内容具有很强的伸缩性。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内容的易难程度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活动时间,切忌操之过急,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活动。避免一项活动未完成即开展另一项活动,导致学生顾此失彼,一无所获。

三、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2006年8月,国家教育部作出明确规定:“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但事实上,不少学校甚至是教育主管部门仍将学生考试分数进行排名,且将其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能力的惟一“标尺”。“会教不会教,就看学生分数高不高”,几乎成了评价教师机制的高度概括。在这种错误理念的“笼罩”下,教师面临着学生考试分数低,就被诫勉谈话、遭末位淘汰等种种“危机”。为此,不少教师不择手段提高学生分数,认为开展课外活动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课外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必须制订出一套与课外活动计划相对应的评价制度作保障才能保证其有序、有效、全面地开展。为此,学校应当进一步完善评价教师机制,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成效纳入考核评价教师机制,激发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积极性。从2007年起,我校在《教师量化考核办法》中,将教师组织课外活动的内容、次数、取得的成效作为考核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激发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积极性。两年来,我校的课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除了各班组织的班级课外活动外,学校还成立了绘画、英语、音乐兴趣活动小组等。同时灵活组织开展其它各项课外活动,让有各方面特长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近两年来,我校有13名学生先后获得各级组织的绘画比赛嘉奖;舞蹈队、鼓号队在参加各种表演中表现出色,赢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实践证明,一套行之有效的与课外活动相关的评价制度不仅保护了师生开展课外活动的热情,而且真正激活了课外活动。

文档

论课外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论课外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开展好课外活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等都产生积极作用。如何让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活”起来呢? 一、课外活动“动”不起来,或者“动”而不“活”的原因一是对课外活动意义的认识不足。当前,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乃至教育主管等对开展课外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主要表现为:有的认为开展课外活动会使学生沉溺于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业学习;有的认为教师教好书能使学生拿到高分就是好的,开展课外活动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使原本教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