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前言
由于现行氨基磺酸落后的生产工序,现国内外在逐步予以淘汰,因而国内外市场已异常“火暴”,我们通过多年研究,利用硫酸尾气及蒸汽再施以补充生产氨基磺酸具有环保可行性,固前景较好。
1.2项目投资及建设周期
总投资600万人民币,建设周期为三个月。
1.3 人员编制及工作日数及用地面积
项目建成投产后需生产工人,技术和管理人员25人,全年工作约300天,年生产时间8000小时,占地面积432平方米。
1.4 项目组成
自建主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其余以硫酸厂配套)。
2.0 自然环境概况
参照硫酸厂原安评报告。
2.1 产品概况
本产品名称为氨基磺酸,属一般化学品,是硫酸的衍生产品,是一种无色或白色结晶,不挥发,不吸湿,无气味,无毒,常温,常压下稳定性高,不发生质变,易溶于水,液氨和甲酰胺,微溶于甲醇和乙醇,干燥产品对皮肤无腐蚀作用,分子式NH3SO3H,分子量97.09,属方晶系,密度2.126,熔点205度,主要用于生产甜味剂,医药中间体,清洗印染等行业。
2.2 产品方案
氨基磺酸生产线≥99.5%氨基磺酸,10000吨/年,最大储量500吨,年运行时数8000小时。
2.3 产品质量指标:
工业氨基磺酸的技术要求
项 目 | 指 标 | ||
优等品 | 一等品 | 合格品 | |
外观 | 无色或白色结晶 | 无色或白色结晶 | 无色或白色粉末 |
NH2SO3H含量≥ | 99.5 | 98.0 | 92.0 |
硫酸盐≤ | 0.05 | 0.4 | 1.0 |
水不溶物≤ | 0.02 | ∕ | / |
铁含量≤ | 0.01 | 0.01 | ∕ |
干燥失量≤ | 0.05 | 0.1 | 0.2 |
2.4.1 生产方法
将尿素和硫酸混合产生反应后,得到氨基磺酸的粗品,再经过一系列的溶解,稀释,结晶,干燥等过程,最终得到产品。
2.4.2 化学反应方程式
(NH2)2CO3+SO3+SO2=NSO3NHCONH2
H2SO4+HSO3NHCONH2=2NH2SO3H+CO2↑
2.4.3 生产工艺流程
2.4.4 流程简述
将尿素和硫酸按一定的比例加入溶解槽中,混合后进入反应釜中通入硫酸尾气,一方面可以减少硫酸尾气外排对大气的污染,有可以降低氨基磺酸的消耗,使得混全物得到充分反应,经分离后得到氨基磺酸的粗品,将氨基磺酸的粗品经过洗涤加入母液进行重新结晶,再进行分离操作。在其中只需少量加入水以缓解蒸发部分,而母液反复循环使用,经干燥后最终得到成品,整个过程无废水产生,少量CO2气体由除雾器高压静电作用后全部处理,也无废气外排。
2.4.5 物料能源消耗
类别,名称,主要组份,规格,指标 | 单耗(kg/t) | 年耗量(t/a) | 贮运 | |
氨基磺酸生产 | 尿素(含量≥46.3) | 0.4 | 4000 | 汽车、仓库 |
硫酸 | 2.2 | 22000 | 本厂生产 | |
125kw | \ | \ | \ |
主要设备有:高位槽1台,静电除雾气1套,反应锅4台,稀释锅6台,结品锅10台,溶解锅4台,干燥机1台,缓冲缸8台,抽滤槽12台,真空泵5台,吊笼(固定式)1台,输送泵6台,循环水泵3台,凉水塔2台,贮缸(混凝土)1台,玻璃钢贮缸2台,均为新建。
2.5.2 公用及辅助设施
均采用配套设备(水、电、气)。
3.0 危险有害因素识辨及分析
3.1 本项目生产物料的危险因素分类
3.1.1 易燃易燥物质
本项目中没有易燃易燥物质,但硫酸作为有氧化性的物质。在遇到易燃物和可燃物时会发生剧烈的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盐、金属粉末等发生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
3.1.2 有毒、有害及腐蚀性
硫酸(81007)中度危害,强酸
氨基磺酸(溶液)轻度危害,中强酸(溶液)
3.1.3 生产物料的禁忌条件与危险配伍
危险化学品在禁忌条件下与危险配伍条件下,往往会发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
1.硫酸禁止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氯酸,过氯酸盐等配伍。
2.氨基磺酸禁止有毒物品和碱性物质共贮混运,禁用金属器具贮存包装,以上特性在工程设计,施工,装置运行,维修,保养以及危险化学品使用,贮存,运输等环节中应予以重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正常状态和紧急状态中不暴露在禁忌条件和危险配伍条件下。
3.1.4 生产物料的安全技术参数
1.硫酸:危险号81007,分子式H2SO4,分子量98.8,相对度1.83,外观与性质:纯品为无色透明状液体,无臭,工业品104.5%,本品不燃,助燃,具有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和可燃物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氯酸盐,盐,苦味酸盐,含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腐蚀性和吸水性。
健康危害:吸入,食入,(侵入途径)
对皮肤、黏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能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浑浊,以到长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疥摩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至溃疡生形成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烧伤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斑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室孔,含眼炎以到失明。
慢性影响:平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强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经饮牛奶或蛋青就医。
储运:
1储运于明亮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度,相对湿度不超过85%
2保持容器密封
3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4储区应备存泄漏信息处理设备和合格的收容材料
5禁配物: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运输:
1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2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混装混运。
3运输车辆应配置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4运输途中应防爆晒,雨淋,防高温
5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地区停留。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污染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出入建设应急处理人员截身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等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挖掘坑或构筑围堤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处置。
消防与环境污染
1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硫
2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3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4避免水流冲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喷溅而灼伤皮肤
5对环境有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6废弃处理:缓慢加入纯碱,石灰水中,并不断搅拌,反应停止后,用大量水冲入下水道。
2氨基磺酸:
分子式NH2SO3H 分子量97.09 密度2.126
性质:白色或无色结晶不挥发,不吸湿,无气味,无香,常温常压下稳定性高,不发生质变,易溶于丙酮,民醚,烃燧,二硫化碳和液态二氧化硫,干燥产品对皮肤无腐蚀作用。一般成斜方晶系,溶点205℃,分解温度209-260℃,生成热685.5ks.mol,稀溶液酸性0.5-105PH。
2.1酸性
氨基磺酸是一种中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其酸性仅次于硫酸、、和盐酸:NH2SO3H=NH2SO3+H
2.2热稳定性
常温常压下氨基磺酸具有高热稳定性,加热至209℃时开始分解,260℃时完全分解:2NH2SO3H=2H2 +N2 +SO3 +SO2 +N2O
2.3健康危害
氨基磺酸水溶液,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会出现红斑等症状不会造成大的伤害。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到时应用水直接冲洗即可,当不小心吸入或食入时同样大量饮水即可,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大的伤害。正常生产时,在夏天由于人体出汗,个别岗位氨基磺酸粉尘可能会吸附在人体裸露部位,故在夏天要注意常常用水清洗身体体裸露部位以免造成对皮肤伤害。
储运:
1)储运于阴凉通分的库房,同时注意防湿。
2)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不可混放。
3)禁配物:水,液泵,甲酰腰,甲乙醇,碱类及金属。
运输:
1)注意防潮,防晒,防淋。
2)不可与易燃物,还原剂,碱类金属,食用化学品混装。
3)公路运输时,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及人口稠密区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