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分析
1.1各机构普遍激励机制
二、奖励办法
1、投稿被采用的,每篇奖励50元;、市府办及省建设厅信息刊物采用的,每篇奖励100元;、省府办信息刊物采用的,每篇奖励200元;中办、国办信息刊物采用的,每篇奖励300元;各级领导有批示的,加倍奖励。被各市级信息刊物采用的简讯,奖励50元。
2、向各市级报刊、电台等新闻单位投稿被采用的,按第1条市、省和国家各级标准加倍奖励。
3、论文(文章)被市级、省级(部级)、国家核心期刊采用的,分别奖励200元、400元、600元。
4、两人以上合作的成果,奖励由合作人协商分成。
1.2 激励模式及特点分析
①形式:由以上几种方式可以看出,公司普遍以奖金(稿费)奖励为主,绩效、评优考核为辅,部分会对稿件进行评优提供二次奖励;个人奖励和集体奖励相结合,除了对投稿的个人有激励,积极投稿的部门、组织也会得到评优或其他形式奖励;员工自愿投稿,无强制措施。
②特点:分类型——不同刊登平台(内部刊物、外部刊物、网络、社交平台等)、不同题材(技术、生产、营销、管理、简报、散文等)、不同创作方式(原创、合作、摘抄等)的稿件奖励不同,确定明确的奖励标准; 分级别——以刊登平台的权威性、广泛性、难度为标准,对不同平台的稿件进行分级,级别越高的奖励越大,制定明确标准(主要对于存在向外部期刊投稿的单位)。
一、问题及创新
在征稿初期,可以预见员工的积极性不会太强,尤其是对于原创稿件、制作课程等,就以上几种方式来看投入产出比较低,选择写稿投稿的机会成本较高,或者整个写、投、用稿的过程复杂效率低下,导致征稿活动难以开展,下面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上述方法进行了一定改善。
1. 加强宣传,即通过企业内部各种渠道广泛鼓励员工投稿,充分调动积极性;
2. 组织专门化,通过设立专门的运营团队负责征稿、采编、发行及一定的创作工作,尽量避免因身兼多职、一心多用导致的效率低下;
3. 提高激励,即尽量扩大投稿这一行为的投入产出比,降低机会成本,比如可以不必须原创,可以有摘抄、引用专栏,提高稿费或者增加为企业供稿在个人、团队绩效评定中的占比、增加多种奖励方式,不局限于稿费;
4. 不完全自愿,受到和君内部的评论刊物启发,对于技术能手、业务骨干或中层领导及以上的个人,可以采用约稿制度,既能增加可用稿件的数量,也可以提升企业刊物或平台的专业度;对于各部门,可以对各部门下达刊登稿件的指标,内部自行分配,并建立相应的惩罚制度,奖惩结合。
5. 事先调研,在开始征稿前对员工以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投稿意愿、预期收获、感兴趣领域等,确保企业刊物投员工所好,更能调动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