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经济学基础教案 任务14 序数效用理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55:49
文档

经济学基础教案 任务14 序数效用理论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教案课程名:《经济学基础》课题(项目)任务14序数效用理论授课时间2016-2017第二学期周次周次授课地点Z301班级16电商3、4班授课教师雷艳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和消费者剩余;学会分析无差异曲线。掌握消费预算线的含义及其移动。能力目标能利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进行经济生活分析。知识目标掌握无差异曲线、预算线。课程设计: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时间安排】组织教学3分钟复习旧课5分钟案例导入7分
推荐度:
导读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教案课程名:《经济学基础》课题(项目)任务14序数效用理论授课时间2016-2017第二学期周次周次授课地点Z301班级16电商3、4班授课教师雷艳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和消费者剩余;学会分析无差异曲线。掌握消费预算线的含义及其移动。能力目标能利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进行经济生活分析。知识目标掌握无差异曲线、预算线。课程设计: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时间安排】组织教学3分钟复习旧课5分钟案例导入7分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教案

课程名:     《经济学基础》  

课题(项目)任务14 序数效用理论

授课时间2016-2017第二学期

周次周   次授课地点Z301
班级16电商3、4班授课教师雷 艳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和消费者剩余;学会分析无差异曲线。掌握消费预算线的含义及其移动。

能力目标能利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进行经济生活分析。知识目标掌握无差异曲线、预算线。

课程设计: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时间安排】

组织教学                3分钟

复习旧课                5分钟

案例导入                7分钟

讲授新课                55分钟

随堂练习                15分钟

布置作业及课后小结      5分钟

【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等。

【旧课复习】

1.欲望与效用

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凡是回答正确的,加平时成绩1分,回答错误加0分,表示有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每次课每个学生只有一次回答的机会。本学期回答加分的总分为15分。

分数通过电子表格展示出来,学生每次课都能看到自己本次加分和总分的数字。这样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距离分数目标还有多少距离,努力实现自己的小目标。

【案例导入】

在现实中,效用是一种主观上的感受,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是无法用统一的客观标准去衡量的。虽然消费者不能说出自己对某种商品的效用量究竟是多少,但他可以说出自己对不同商品的偏好的顺序。例如,他可以说出对金庸小说的偏好甚于华君武的漫画,对华君武的漫画的偏好甚于流行音乐,等等。因此,可以用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来分析偏好的顺序,表示效用水平的高低,这种根据消费者对一系列商品偏好的不同,按次序排列分析效用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就称为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是20世纪初,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的。序数效用论用无差异曲线作为自己的分析工具来研究消费者行为的规律。

【教学过程】

任务14 序数效用理论

一、消费者的选择原则

✧讨论:试想你作为一个消费者,你是如何将你的收入在吃、穿、用、住、行等各种开销中分配的,最优的花费原则是什么?

(一)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原则

含义:是指消费者花费既定代价使自己得到的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在收入既定、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

✧讨论:消费者何时达到效用最大化?

✧案例:

假设收入M=8元钱全部用于商品X和商品Y的购买,且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1元, PY=1元,他应该对X和Y两种商品购买多少时才能使他得到最大的总效用呢?

(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用边际效用分析法说明如何实现消费者均衡,其条件是:

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商品量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商品所支付的价格比例相等(或者说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

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公式表达:

PXQX + PYQY = I                

              

消费者均衡公式的含义:

(1)式为条件,说明当收入既定时,购买全部商品的支出要等于全部收入。支出大于收入,购买不能实现;支出小于收大,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2)式为实现条件,说明每1单位货币不论用于购买哪种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三)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意对某种商品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所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二、无差异曲线

1.无差异表——是指对消费者可以产生同等总满足程度(总效用)的两种物品组合的一览表。

2.无差异曲线定义

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曲线,也称等效用曲线。

✧利用表格和图说明讲解。

3.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无差异曲线图

 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这就表明,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要得到相同的总效用,在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时,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 

 第二,同一个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因为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了相同的效用,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

第四,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这说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两种物品的边际替代率。该曲线凸向原点,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

三、消费者预算线

(一)消费者预算线的含义 

消费者预算线,或称家庭预算线,又叫消费可能线,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二)收入和价格对消费者预算线的影响 

1.价格不变,收入变动引起预算平行移动

✧图:预算线移动图

2.收入不变,价格变动引起预算平行移动

✧图:预算线移动图

四、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所谓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也称为消费者均衡或效用最大化,是指在货币收入、消费偏好和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不管两种商品(仅限于假定的X和Y)如何组合,都难以改变消费者业已选择的那种商品组合的状态,换言之就是,此时的消费者选择已经达到了一种最理想或效用最大化的状态。

✧讨论:在什么条件下,消费者行为才会处于均衡状态或者说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呢?

【随堂练习】

附:《经济学基础》练习题库——任务14 序数效用理论

✧做习题练习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主要参考书目和资料】

[1] 刘日星、赵亚芬 《经济学基础》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5

[2] 王建平、伍玉华 《经济学基础》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3] 方杰 《经济学基础》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4] 刘华 《经济学案例教学》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5] 张作民 《经济学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讨论、做练习题、图

复习思考题一位年迈的中国老太说,我积累了一辈子的钱,昨天总算买了一套房,一位年迈的美国老太说,我住了一辈子的房,昨天总算还清了买房的贷款。你说哪位老太聪明些?为什么?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消费者选择的原则、无差异曲线、预算曲线。以上内容均有图表说明,为经济学的初学者提供价值观的印象和理解,为进一步提高和普及经济学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完成授课计划良好,完成教学目的良好,讲授知识点清晰,学生掌握良好。

备注:每次课一份,可以自已加页,重点是课程设计要求内容完整全面。

文档

经济学基础教案 任务14 序数效用理论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教案课程名:《经济学基础》课题(项目)任务14序数效用理论授课时间2016-2017第二学期周次周次授课地点Z301班级16电商3、4班授课教师雷艳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和消费者剩余;学会分析无差异曲线。掌握消费预算线的含义及其移动。能力目标能利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进行经济生活分析。知识目标掌握无差异曲线、预算线。课程设计: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时间安排】组织教学3分钟复习旧课5分钟案例导入7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