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课时 | 3 | 授课形式 | 新授 |
授课章节 名 称 | 人人皆可为国王 | ||
使用教具 | 多媒体 | ||
教学目的 | 1、理清本文写作思路,理解“人人皆可为国王”的真正含义; 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本文的举例论证方法; 3、情感目标:学会辩证地看待成败,树立信心,争取在自己的领域中发挥自我价值。 | ||
教学重点 | 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本文的举例论证方法。 | ||
教学难点 | 1、理解“人人皆可为国王”的真正含义; 2、学会辩证地看待成败,树立信心,争取在自己的领域中发挥自我价值。 | ||
更新、补充、删节 内 容 | 文学常识 议论文相关知识 | ||
课外作业 | 课后练习部分 指导用书 试卷 | ||
教学后记 |
学 生 预 习 内 容 | ||
1、 生字词注音 膜拜 俨然 引吭高歌 东隅 解释见课文注释 2、作者简介
3、课后练习2、3 4、 练习册 | ||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 ||
主要活动内容(知识点) | 学 习 活 动 | 教 师 活 动 |
预习检查 1、 生字词注音 膜拜mó 俨然yǎn 引吭高歌háng 东隅yú 解释见课文注释 2、作者简介 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3、课后练习2、3 4、 练习册 | 1、个别上黑板,笔记 2、学生勾画课文注释,补充记录 | 1、教师巡视总结 2、教师更正,补充 |
授新课活动内容: 活动一:诵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为国王有哪些精神享受? 3、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 1、人人皆可成为国王 2、有成就感、有自由度、有追随者。 3、结构: 第一部分(1节):从权力和享受的角度,提出“国王生活的样子”是人人追求的目标。 第二部分(2节):阐述如何正确看待 “国王生活的样子”。 第三部分(3-4节):正反两方面阐述,说明只要想成为“国王”,人人皆有可能在自己的领域获得拥戴,成为自己的国王。 第四部分(5节):人人皆有成为国王,不是为了拥有“国王生活的样子”,而是拥有国王的精神,并从三个维度充分肯定了“人人皆可为国王”的观点。 活动二、默读课文,分析: 1、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你认为作者所说的“人人皆可为国王”是什么意思?.用“人人皆可为国王”做标题有什么好处? 明确: 1、 第二节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举例 | 观点 | |
“里”与“尺”; “望远镜”与“显微镜” | 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可能占尽全部的风光 | |
“国王”、“皇帝”与“村夫”、“平民” | 权大位显,亦有他的局限 |
3.举例论证
举例 | 观点 |
歌星、球星、作家、画家、学者、教授、幼儿园阿姨、小学教师、牧羊人 | 每一个成功人都可以再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 |
北宋的柳永, 清朝的林则徐 | 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仍然可以反败为王。 |
编草的青年人 玩三节棍的老人 | 正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我们不必介意这王国的大,王位的长久。 |
第4节:辩证的看待“失败者”,“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进一步指出我们不必介意这王国的大小,王位的长久。
(反面肯定)
2、作者所说的“人人皆可为国王”,不是说拥有国王的生活,而是拥有国王的三种精神,从这个角度肯定了自己观点。
这一标题强调了中心论点,形象生动,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活动三、再读课文,思考:
1.读完这篇议论文你有哪些收获?
2.本文的写作特色有什么?
明确:
1、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文章阐释了不论是谁,不管在什么领域,只要付出,人人都能在精神上的得到满足,人人皆可以成为精神上的国王的道理。
2、本文的特色有:
①、理趣之美
本文透露出的理想,体现了作者思考的深邃,国王的样子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每个人努力,都可以得到一种“王者”的回报,人人皆可为国王。
②、表现之美
作者从人们对国王生活的样子羡慕的表象入手,辩证地指出了国王生活的样子值得羡慕,但也有人并不羡慕,羡慕的是国王的精神。文章引据经典,巧用事例对比,以理服人。
③、文字之美
文字清新自然,明白如话。俗语、成语的穿插和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加的文字的美感。
活动四、说话:说说,你想成为哪个领域里的国王? | 自由朗读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讨论 学生回答 课堂讨论 | 板书 教师指导 分析 教师指导 分析 教师分析 教师分析 |
随堂训练 《学习指导用书》,阅读理解分析。 《教与学》,阅读理解分析。 | 1、学生做《指导用书》 2、教师讲析 | |
小 结 | ||
人人皆可为国王 梁衡 国王生活的样子 辩证看待 举例、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人人皆可为国王 正面肯定 反面肯定 有成就感 国王的精神 有自由度 全文主旨 有追随者 | 板 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