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应该就是条形码编号.
图书馆里藏书的条形码编号有2种,一种是书本身的条形码编号,就是书在出版的时候的产品编号.
另一种是图书馆为了统一管理藏书的借阅情况而进行的编号,例如给<新华字典>编号为1234567,然后在图书馆的电脑中输入<新华字典>,其对应编号为1234567,这个编号再由条形码生成器生成对应的条形码,贴到书上.
当你借阅或归还新华字典的时候,图书馆工作人员会用条形码扫描器照射条形码,电脑里则显示1234567,关联物品是新华字典.图书馆藏书的另外一个编号则是为了方便书籍归类而编上的,图书馆每天书流量那么大,工作人员不可能按照书的名字去摆放,一般都是通过编号来放.在国际上有种通行的“书号”标准——ISBN(国际标准书号),我国在1982年起加入ISBN,现在国内正规途径出版的每一本书都有唯一的ISBN号。例如7-121-02344-X。现在我国的ISBN号为10位,到2007年将会升为13位。
我国的标准书号除了包含ISBN外,还有一个“图书分类—种次号”。“图书分类—种次号”由图书所属学科的分类号和该类号下的种次号两段组成,其间用中圆点“·”隔开。如TP·
一直在等待小8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目前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使用的一部图书分类法(“图书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的分类表。”),有专门供中小学图书馆使用的“中小学版”。 目前,《中图法》已经修订出版了第四版,名称改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的构成主要是:分类表和标识符。 一、分类表的结构组成
《中图法》分类表的结构组成是:基本部类,大类,简表,详表。
1、基本部类有五大类: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综合性图书。
2、基本部类下分为22个大类,它们的标识符和类名如下表: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
B 哲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3、22个大类下细分构成简表,简表细分又构成详表。
举个例子,如G大类分为:G0(文化理论),G1(世界各国文化教育事业现状),G2(信息与知识传播),G3(科学、科学研究),G4(教育),G8(体育)。每一类下还有细分,如G4(教育)下又分为:G40(教育学),G41(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等等,G5(世界各国教育事业),G6(各级教育),G7(各类教育),每一类下又有细分。如G6(各级教育)下细分为:G61(学前教育、幼儿教育),G62(初等教育),G63(中等教育),G(高等教育),G65(师范教育),每一类下又细分。如此类推。
二、标识符号 《中图法》"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号码。"例如:《高中英语教学参考书》分类号为G633.41,《Internet短期培训教程》TP393.4。在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排架(把图书按分类规则或其它顺序摆放在书架上,以方便管理和查找),一般还需要依据书名或作者或其它(如流水号)另增加一个号码,通常采用作者的四角号码,形成“分类号/四角号码”的形式。这一符号形式,通常作为图书馆排架管理和读者检索图书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