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于2020年10月22日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以下为全文简略内容:
第一章矿产资源储量
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发现173种矿产,其中,能源矿产13种,金属矿产59种,非金属矿产95种,水气矿产6种。2019年我国天然气、页岩气、铅矿、锌矿、铝土矿、钼矿、银矿、菱镁矿、石墨等矿产资源储量增长比较明显。
一、查明矿产资源:
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发现并查明资源量的矿产162种,所统计汇总的215个亚矿种与2018年相比,资源储量有所增加的106种,有所减少的47种,没有变化的62种,分别占49%、22%和29%。
二、勘查新增矿产:
2019年,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1.2亿吨,其中,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1.6亿吨。页岩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74.2亿立方米,其中,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1838.4亿立方米。煤炭新增300.1亿吨,较上年明显下降。主要金属矿产中锰矿、铜矿、铅矿、锌矿、钨矿、钼矿、银矿等新增明显,铁矿、镍矿、锡矿、金矿明显下降。非金属矿产中磷矿、石墨明显增长。
表1 重要矿产勘查新增矿产资源
第二章矿产资源勘查
2019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总体回升,其中油气矿产地质勘查投资增长,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投资下降。油气勘探取得新突破,页岩气探明资源大幅增长。锰矿、铅锌矿、石墨等矿产勘查取得新进展。
一、地质勘查投入
2019年,全国地质勘查投资993.40亿元,较上年增长22.6%。其中,油气地质勘查投资821.29亿元,增长29.0%;非油气地质勘查投资172.11亿元,下降0.9%。
2010—2019年全国地质勘查投资变化趋势
二、油气矿产勘查进展
1.常规油气勘查
2019年,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和准噶尔盆地玛湖油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亿吨。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和苏里格气田,以及四川盆地安岳气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均超过千亿立方米。
2.非常规油气勘查
表2 2019年主要矿种勘查资金投入和钻探工作量完成情况表
三、非油气矿产勘查进展
2019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79处,其中,大型23处,中型32处,小型24处。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前五位的矿种分别是:普通萤石(10处)、石墨(7处)、金(5处)、铜(5处)、钨(4处)。
第三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2019年,我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一次能源、粗钢、十种有色金属、黄金、水泥等产量和消费量继续居世界首位。矿产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1%,增速较上年加快2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9个百分点。
全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
二、矿产品生产与消费
1.能源矿产
2019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39.7亿吨标准煤,较上年增长5.1%;消费总量为48.6亿吨标准煤,增长3.3%,能源自给率为81.7%。
2.金属矿产
2019年,铁矿石产量8.4亿吨,较上年增长4.9%,视消费量14.1亿吨(标矿);粗钢产量10.0亿吨,增长7.2%。十种有色金属产量5841.6万吨,增长3.1%;其中精炼铜978.4万吨,增长10.2%;电解铝3504.4万吨,减少0.9%。
3.非金属矿产
2019年,磷矿石产量9332.4万吨(折含P2O530%),较上年减
少3.1%;平板玻璃9.3亿重量箱,增长6.6%;水泥23.5亿吨,增长4.9%。
三、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1.完善矿产资源“三率”最低指标要求体系;
2.构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制度;
3.更新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
第四章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
积极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研究制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矿区生态修复的措施,部署开展重点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大力开展绿色勘查项目示范工作。各地通过规划、标准、的制定实施,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一、矿山生态修复
1.财政资金支持矿山生态修复
2019—2020年度财政安排奖补资金37亿元,用于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预期完成治理任务2.5万公顷。
2.探索利用市场化机制推进矿山生态修复
印发《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自然资规〔2019〕6号),统筹考虑矿山生态系统修复和后续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等,建立相应的激励,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3.完善矿山生态修复管理制度
修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等部门规章。
4.矿山生态恢复情况
根据遥感监测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约4.8万公顷。
二、绿色勘查
1.制定修订绿色勘查标准
在不同自然环境区域开展实验验证,修订完善《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地质勘查活动质量管理规范》等标准规范。
2.开展绿色勘查项目示范
印发《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绿色勘查项目示范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19〕815号),评选产生了首批18个具有一定示范效应的绿色勘查项目,宣传推广地勘行业绿色发展典型经验。
三、绿色矿山建设
1.开展年度绿色矿山遴选
印发《自然资源部关于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等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的公告》(2020年第3号),在原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工作基础上,经遴选将953家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
2.各地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各地出台相关法规、和措施,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第五章矿产资源法规
2019年以来,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起草了《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印发了《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对建立和实施矿业权出让制度、优化石油天然气矿业权管理、改革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管理方式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制度创新。
一、法律法规
1.法律
(1)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于2020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2)推进《矿产资源法》修订
自然资源部在总结近年来矿产资源管理实践经验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并按照立法工作程序于2020年2月报送。
2.规章
2019年以来,对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现行有效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持续开展了全面清理工作。印发了三批废止和修改部门规章的决定,向社会公布了三批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
二、矿产资源制度改革
印发了《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自然资规〔2019〕7号)、《关于实施海砂采矿权和海域使用权“两权合一”招拍挂出让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5号)。
三、矿产资源税费
1.资源税
2019年全国资源税收入总额1822亿元,较上年增长11.8%,占国家税收总额的1.2%。
2.专项收入
2019年全国矿产资源专项收入977.54亿元。其中:探矿权、采矿权出让收益941.46亿元;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占用费)36.08亿元。
第六章矿产资源管理
全面落实《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管理。
一、矿产资源规划管理
1.完成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自然资源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商务部开展《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实施情况评估。
2.全面启动新一轮规划编制工作
2019年7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全面开展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43号)。2020年3月,全面部署启动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
3.加强对地方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指导
2020年4月,自然资源部制定《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和《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要点》,明确地方各级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二、地质勘查管理
1. 修订完善地质勘查行业统计调查指标,印发了《2019年度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情况通报》。
2.不断健全完善地质勘查行业监管制度,优化地勘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三、矿产资源储量管理
1.颁布实施新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
2020年5月1日,新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GB/T17766—2020)和油气分类标准(GB/T19492—2020)正式实施。
2.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情况
2019年,全国评审备案矿产资源储量报告3063份,较上年增加24.9%。
3.加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工作
印发通知:《自然资源部关于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管理若干事项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26号)、《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0〕966号)。
4.优化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审批服务
印发通知:《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服务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0〕710号)。
5.做好新分类标准下的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工作
修订《矿产资源统计管理办法》。同时,印发《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矿产资源储量新老分类标准数据转换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0〕1370号),全面部署开展新老分类标准数据转换工作。
四、矿业权管理
1.矿业权设置情况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探矿权12294个,勘查面积315.2万平方千米,同比分别下降26.1%、6.4%。采矿权39799个,矿区面积25.5万平方千米,分别下降18.9%、1.1%。2019年,全国新立探矿权527个,勘查面积14429平方千米;新立采矿权19个,矿区面积5235.48平方千米。
2.优化矿业权申报
2020年4月,发布了修改后的矿业权审批登记服务指南,对材
料进行了精简了;矿业权申请实行远程申报。
3.加强矿业权登记信息管理和服务
2020年6月16日,印发《矿业权登记信息管理办法》,规范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编码及矿业权登记信息系统数字证书管理,明确全国勘查许可证号、采矿许可证号实行统一编码制度。
五、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
印发了《自然资源部关于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审批核查事项施行网上办理的公告》(2019年第62号),自2019年12月30日起,对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发掘和进出境审批核查事项施行网上申报、网上办理。
第七章地质矿产调查评价
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公益性油气资源调查取得新突破。全国重点成矿区带、整装勘查区、重要矿集区、大型资源基地矿产调查评价取得新进展。
第八章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
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累计成果地质资料达56.79万种、原始地质资料共3.万种。地质资料网站服务浏览量达543.23万人次。共接待到馆用户2.34万人次,提供服务利用495.56万件次。“地质云2019版”上线应用,“地质云”注册用户数达到3.6万人,全年访问量达到385万次,数据产品下载110.2万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资料服务不间断。
第九章矿产资源领域科技创新
2019年,矿产资源领域研究成果显著,两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申请多项发明专利,进一步加强对矿产资源知识产权的保护。推进矿产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建设多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地质矿产的标准化工作,为地质矿产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第十章矿产资源领域国际合作
全面推动地质矿产领域双边与多边合作,通过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等国际交流平台,进一步巩固并发展与有关国家在矿业领域的务实合作。
来源:自然资源部公开文件
重要声明: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
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