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阿房宫赋》同步练习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56:12
文档

《阿房宫赋》同步练习1

阿房宫赋 ●作业导航1.“赋”体的源流和特点。2.炼字的精当,详略的适应。3.“族”“而”“夫”等七个词的意义。 一、基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默写3分,共21分)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囷囷焉(qūn)妃嫔(bīnɡ)霁(jì)颜辇(niǎn)车B.横槛(jiàn)大笔如椽(yuán)鼎铛(chēnɡ)矗(chù)立C.媵嫱(qiánɡ)珠砾(lì)锱铢必较(zhī)粟(sù)米D.不辨妍媸(yán)逦迤(lǐyǐ)呕哑(ōuyǎ)缦(màn)立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推荐度:
导读阿房宫赋 ●作业导航1.“赋”体的源流和特点。2.炼字的精当,详略的适应。3.“族”“而”“夫”等七个词的意义。 一、基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默写3分,共21分)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囷囷焉(qūn)妃嫔(bīnɡ)霁(jì)颜辇(niǎn)车B.横槛(jiàn)大笔如椽(yuán)鼎铛(chēnɡ)矗(chù)立C.媵嫱(qiánɡ)珠砾(lì)锱铢必较(zhī)粟(sù)米D.不辨妍媸(yán)逦迤(lǐyǐ)呕哑(ōuyǎ)缦(màn)立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阿房宫赋

 

  ●作业导航

  1.“赋”体的源流和特点。

  2.炼字的精当,详略的适应。

  3.“族”“而”“夫”等七个词的意义。

 

  一、基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默写3分,共21分)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囷囷焉(qūn)                    妃嫔(bīnɡ)

  霁(jì)颜                            辇(niǎn)车

  B.横槛(jiàn)                        大笔如椽(yuán)

  鼎铛(chēnɡ)                        矗(chù)立

  C.媵嫱(qiánɡ)                    珠砾(lì)

  锱铢必较(zhī)                        粟(sù)米

  D.不辨妍媸(yán)                    逦迤(lǐ yǐ)

  呕哑(ōu yǎ)                        缦(màn)立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诗歌清丽自然,有“小杜”之称,与同时代的李贺齐名,他们又有“小李杜”之称。

  B.赋,文体名,是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C.赋用作文体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D.我国古代留下了许多赋体佳作,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3.对下列加粗的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4.下列句中的“之”表义相同的两项是( )

  A.杳不知其所之也

  B.齐楚之精英

  C.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5.“互文”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前后的词可以互相注释,也叫互训。下面各句与“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不属同一类的项是( )

  A.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庚之粟粒。

  B.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D.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6.下面句中有四个“后人”,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秦人不假自哀而后人

  B.哀之,后人

  C.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

  D.而复哀后人也

  7.下列句中加粗词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项为( )

  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C.……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D.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8.与“族秦者秦也”中“族”含义相同的一项为( )

  A.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B.以古非今者族

  C.云气不待族而雨

  D.万物百族

  9.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为( )

  例:戍卒叫,函谷举,举人一炬可怜焦土。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C.虽董之以严刑

  D.不拘于时,学于余

  10.默写。(3分)

  (1)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凄凄。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金块珠砾。

 

  二、阅读部分(3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7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范冉,字史云,陈留外黄人也。少为县少吏,年十八,奉檄迎督邮,冉耻之,乃遁去。南阳受业于樊英。又游三辅,就马融通经,历年乃还。

  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常嘉梁伯鸾、闵仲叔之为人。与汉中李固、河内王奂亲善,而鄙贾伟节、郭林宗焉。奂后为考城令,境接外黄,屡遣书请冉,冉不至。及奂迁汉阳太守,将行,冉与弟协步赍酒,于道侧设坛以待之。冉见奂车徒骆驿,遂不自闻,惟与弟共辩论于路。奂识其声,即下车与相揖对,奂曰:“行路仓卒,非陈阔之所,可共前亭宿息,以叙分隔”。冉对曰:“子前在考城,思欲从,以贱质自绝豪友耳。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如其相追,将有慕贵之饥矣。”便起告违,拂衣而去。奂瞻望弗及,长逝不已。

  桓帝时,以冉为莱芜长,遭母忧,不到官。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于朝,议者欲以为侍御史,因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间,徒行敝服,卖卜于市。

  后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倚宿树阴。如此十余年,乃结草室而居焉。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及党禁解,为三府所辟,乃应司空命。

  1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B.而鄙贾伟节、郭林宗焉

  C.如此十余年,乃结草室而居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2.下列句子加粗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与汉中李固、河内王奂亲善

  B.行路仓卒,非陈阔之所

  C.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

  D.后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奉檄迎督邮,冉耻之

  ②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不足与议也

  B.①常嘉梁伯鸾、闵仲叔之为人

  ②余嘉其能行古道

  C.①屡遣书请冉,冉不至

  ②臣请完璧归赵

  D.①及党禁解,为三府所辟

  ②连辟公府不就

  1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冉)又游三辅,就马融通经

  B.子前在考城,思欲从(奂)

  C.即下车与(冉)相揖对

  D.议者欲以(帝)为侍御史

  15.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非陈阔之所

  ——这里不是叙说近年来变得阔气的经过的地方

  B.以贱质自绝豪友耳

  ——因觉得出身卑贱而自觉与出身豪门的朋友断绝了关系

  C.将有慕贵之饥矣

  ——将士们就有羡慕富贵的讥议啊

  D.遭母忧,不到官

  ——因为怕母亲为自己的事情担忧而没有到官府赴任

  16.以下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范冉洁身自好的一组是( )

  ①就马融能通经,历年乃还

  ②冉见奂车徒骆驿,遂不自闻,惟与弟共辩论于路

  ③子前在考城,思欲从

  ④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

  ⑤奂瞻望弗及,长逝不已

  ⑥穷居自若,言貌无改

  A.②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1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范冉年轻时有骨气,他觉得奉檄迎督邮是羞耻的事,于是离开了县少吏之职。

  B.范冉年轻时非常好学,曾经到南阳、三辅等地游历,拜樊英、马融等人为师。

  C.范冉洁身自好,鄙视豪族,好友王奂迁汉城太守,他就“轻行相候,以展诀别”。

  D.范冉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间,是因为他“常佩韦于朝,议者欲以为侍御史”。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8~20题。(每小题2分,共6分)

颜回攫甑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

  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食熟,谒孔子而进食。

  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

  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饮之。”

  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18.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穷乎陈蔡之间

  穷: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熟

  几: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洁而后馈

  馈: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者煤炱入甑中

  向:____________________

  1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0.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3题。(3分)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21.这首诗的题目为“山中留客”,就全诗的内容看,“留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这首诗,作者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山光物态弄春晖”。正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着力表现山的_________________,从万象更新的气氛中,渲染出________________的意境。

  23.这首诗,诗人所写之事虽寻常,诗亦虽小,却写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水融,____________________,所采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使得全诗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三、语言运用(9分)

  2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之符合逻辑顺序,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字数不得增减)(3分)

  ①南北文化、中外文化、国内各民族文化的②推陈出新,相互融合,交流汇聚,使得唐代文化呈现出一种 ③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面貌的新奇多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仿照下面这段话的形式和修辞方法,以“鲜花和微笑”为话引,另写一段文字。(6分)

  在敌视和猜忌的笼罩下,人们用畏缩和谨慎的“茧皮”把自己包裹起来,用冷漠和疏远的甲胄把自己武装起来,用戒备和敌意的城郭把自己围困起来。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解析:A.嫔pín;B.椽chuán;C.锱zī。

  答案:D

  2.解析:“小李杜”中“小李”指晚唐诗人李商隐。

  答案:A

  3.解析:①为“专一”;②为“统一”;③为“承担”;④为“背东西”。

  答案:C

  4.解析:都作动词,译为“往,到”。B.的,助词;C.它,代土地。

  答案:AD

  5.A

  6.解析:C.指唐以后的人;A、B、D均指秦至唐朝的人,主要指唐人。

  答案:C

  7.解析:A.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精巧,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B.古义:金玉珠宝等物,今义:“收藏”是“搜集保存”的意思,“经营”是“筹划、计划或组织”的意思;“精英”是“指出类拔萃的人”。D.气候,古义:天气,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答案:C

  8.解析:与题干均为“消灭,灭族”之意。A.类;C.聚结;D.类。

  答案:B

  9.解析:与例句均为被动句,A、B、C均为状语后置。

  答案:D

  10.(1)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 (2)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 (3)鼎铛玉石

  二、(一)11.解析:语气助词,无义。A、C、D,均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

  答案:B

  12.解析:此指妻子儿女。

  答案:D

  13.解析:A.以……为耻;B.赞赏;C.①邀请,②请允许我;D.征召。

  答案:C

  14.解析:省“之”代范冉。

  答案:D

  15.解析:A.这里不是叙说阔别之情的地方;C.将要引起羡慕富贵的讥议啊;D.因为母亲病故,而没有去赴任。

  答案:B

  16.A

  17.解析:“鄙视”不当。

  答案:C

  (二)18.(1)困窘,这里指包围 (2)差不多 (3)向尊长进食 (4)刚才

  19.孔子叹了一口气,说道:“所信任的是眼睛呀,可是眼睛还不能完全相信;所依靠的是心呀,可是心还不足以依靠。弟子们,记住这一条:了解一个人可真不容易啊!”

  20.说明知人论事要做到正确很不容易;千万不能凭一些表面现象主观臆断。

  (三)21.欣赏山中的美景

  22.整体(整个面貌) 满目生机、引人入胜

  23.浑然一体 虚实结合(虚实相间)

  三、24.①南北文化,国内各民族文化,中外文化 ②交流汇聚,相互融合,推陈出新 ③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新奇多变的面貌。

  25.解析:句式和修辞(排比、比喻)内容与话引吻合即可。

  答案:略

文档

《阿房宫赋》同步练习1

阿房宫赋 ●作业导航1.“赋”体的源流和特点。2.炼字的精当,详略的适应。3.“族”“而”“夫”等七个词的意义。 一、基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默写3分,共21分)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囷囷焉(qūn)妃嫔(bīnɡ)霁(jì)颜辇(niǎn)车B.横槛(jiàn)大笔如椽(yuán)鼎铛(chēnɡ)矗(chù)立C.媵嫱(qiánɡ)珠砾(lì)锱铢必较(zhī)粟(sù)米D.不辨妍媸(yán)逦迤(lǐyǐ)呕哑(ōuyǎ)缦(màn)立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