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用二氧化硫熏蒸馒头给馒头增白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以延长保鲜时间
C.肉制品中可以添加过量亚钠,用于改良色泽与口感
D.苯甲酸钠用于食品添加剂时,必须严格按相关标准添加
2.是最早发现的Ne元素的稳定同位素,汤姆逊(J.J.Thomson)和阿斯通(F. W .Aston)在1913年发现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和是同分异构体B.和属于不同的核素C.和的性质完全相同D.转变为为化学变化
3.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毛织、丝织衣服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
B.纤维素、淀粉、油脂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 由煤的干馏可知煤中含甲苯、二甲苯、苯酚等芳香族化合物
D.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入CuSO4溶液,蛋白质聚沉后还能溶于水
4.南极臭氧洞是指臭氧的浓度较臭氧洞发生前减少超过30%的区域,交氧洞的形成与2O33O2有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该变化一定伴随若能量的变化
C.该变化一定有共价键的断裂与生成 D.该变化一定有电子的转移
5.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NaF、NH4Cl B.NaOH、NaClO C.CaO、Na2O2、 D.MgCl2、Mg(OH)2
6.下列化合物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 Al ②NH4)2CO3 ③Al2O3 ④Ca(HCO3)2 ⑤AgNO3 ⑥Al(OH)3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⑥
7.下列有关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手机所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C.可将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设计为原电池
D.铜、锌、稀硫酸原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导线由Cu→Zn
8. W、X、Y、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X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Y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X>Y>Z
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 D. Y的单质可以将Z从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9.下列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右图不符合的是 A.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B.2Al+Fe2O32Fe+Al2O3 C.Mg+2HCl=MgCl2+H2↑ D.C+O2CO2 10.对于N2+3H22NH3, 下列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V(N2)=0.01mol·L-1· min-1 B. V(H2)=0.06mol·L-1· min-1 C. V(NH3)=0.02mol·L-1· min-1 D. V(H2)=0.002mol·L-1· min-1 11.在恒温时,向1L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充入0.1mol NO2,发生反应2NO2(g)N2O4(g),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NO2)=2V(N2O4) B.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 C.容器中c(NO2)=c(N2O4)时 D.容器中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时 12.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氯甲烷的电子式为 B.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C.甲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可以共平面 D.分子组成为C5H12的有机物有3种 1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I探究乙烯与Br2的加成反应 B.II探究苯分子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C. III探究乙醇的还原性 D. 制取少量乙酸乙酯 14.合成导电高分子化合物PPV的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PV 是聚苯乙烯 B. PPV 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C. 属于芳香烃 D.1mol最多可与5molH2发生反应 15.某饱和一元醇(CnH2n+1OH)14.8g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2.24L(标准状况),则3.7g该醇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为 A.0.9g B. 4.5g C.9.0mol D.13.5mol 16.下图为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的化学键变化与吸收、释放能量关系。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2Q1+Q2>4Q3 B.2Q1+Q2<4Q3 C.Q1+Q2>4Q3 D.Q1+Q2=2Q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11分) A~H八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C元素形成的单质有“国防金属”的美誉,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E的最简单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1)写出B、G对应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 。 (2)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 (3)B、E、F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4)上述元素所形成的气态单质中能用于饮用水消毒的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5)B的单质在F的单质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为______________,所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6)C元素的单质可以在D和F组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中燃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8.(12分) AlCl3是一种催化剂,某校学习小组用下面装置制备少量AlCl3。已知:AlCl3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时能剧烈反应生成Al(OH)3和HCl;AlCl3在180℃时升华。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试剂b为_______;C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 (3)所用d导管较粗的原因是_______;E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 (4)F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 (5)若图l中的D、E装置改为下面装置,D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E中的现象变化_______。 19. (共11分) 某化学反应2AB+C(吸热反应)分别在以下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C的初始浓度为O,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容器容积恒定。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1、2中,实验2可能使用了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2)在实验1、3中,实验3比实验1达到平衡的时问较短,原因是__________。 (3)在实验2、3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实验3中c(A)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在实验2中,10~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B)=______mol·L-1·min-1。实验3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20. (共10分) 某同学设计下面流程来探究含铝、铁、铜合金废料的再利用。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试剂X为_______,试剂Y为_______ 。 (2)反应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检验滤液C中是否含有Fe3+的操作为_______。 (4)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该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 (5)实验室保存FeSO4溶液时常加入铁粉,加入铁粉的作用是_______。 21.(8分) 在下列转化关系中,烃A为石油的裂解气里含是较高的气体(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857),B分子中含有三元环,分子式为C2H4O;1molD与足量Zn反应生成22.4LH2(标准状况);E为六元环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D物质中含氧原子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写出HOCH2CH2OH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D 2. B 3. A 4. D 5. B 6. C 7. C 8. D 9. A 10. D 11. B 12. D 13. D 14. D 15. B 16. B 非选择题(共52分) 17.(11分) (1)Na、S(各1分,共2分) (2)第二周期(或第2周期),第ⅣA族(1分) (3)r(N3-) > r(O2-)>r(Na+)(或N3- >O2- > Na+) (2分) (4)Cl2 或O3(1分) (5)黄色(1分) (2分) (6)2Mg+CO2 2MgO+C(2分) 18.(12分)(1)分液漏斗(1分) 2+4HCl(浓)MnCl2+Cl2↑+2H2O (2分) (2)饱和食盐水或水(1分) 干燥氯气(或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1分 ) (3)防止三氯化铝气体冷凝为固体而堵塞导管(1分) 冷凝、收集三氯化铝(1分) (4)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1分),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装置导致三氯化铝水解(1分) (5)溶液变红色(1分) 2+2I- = I2+2Cl-(2分) 19.(11分) (1)催化剂(1分) 温度相同,A的起始浓度相同,实验2达到平衡时所用的时间比实验1短(2分) (2)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2分) (3)其他条件相同,温度不同时反应的限度不同(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分) (4)0. 005(2分) (2分) 20.(10分)(1)氢氧化钠溶液(或NaOH溶液)(1分) 稀硫酸(或稀H2SO4)(1分) (2)[Al(OH)4]-+CO2===HCO3-+Al(OH)3↓ [或AlO2-+CO2+2H2O===HCO3- +Al(OH)3↓](2分) (3)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则不含Fe3+(若溶液变红色则含Fe3+)(2分) (4)过滤(1分) 漏斗、玻璃棒、烧杯(2分);(5)防止Fe2+被氧化(1分) 21.(8分)(1)CH2=CH2(2分);(2)氧化反应(1分) (3) 羧基(1分)(2分) (4)(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