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导入(2分钟)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白鹅》这篇课文,请大家举起右手,跟我一起写课题。
(板书:白鹅)
师:好,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只怎么样的鹅?
生:高傲的
师:作者原话是怎么说的?
生: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出示ppt)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读!……再读!我听到你们重读了“高傲”,对吗?作者见到白鹅的第一面,从它伸长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就认定这是一个高傲的动物。
(板书:高傲)
那么,在接下来的相处中,作者更是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看法。他是从哪些方面证实的呢?
生: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可见课下有认真复习。第二自然段,一个过渡句,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告诉我们,鹅的高傲不仅表现在它的姿态上,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那么,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又各有什么特点呢?
二、教学过程
1、叫声(8分钟)
师: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白鹅的叫声有什么特点。听清楚了吗?好,开始。
生读书。
师:读好了就举手示意。好,谁来说说,这只白鹅的叫声有什么特点。
生:可能读课文
师:能不能说一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白鹅的高傲?
生: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板书——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引吭大叫)
师:找得真全面。设想一下,如果鹅会说普通话,你们猜猜,他会说什么?
出示ppt,学生猜
师: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也感受到了它的尽职尽责。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让我们从它的叫声中进一步感受鹅的高傲和尽职。
生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们读得真好,我确实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这是一只高傲的鹅。
2、步态(8分钟)
师:同学们读得好,作者写得也好,不光写鹅的叫声写得好,写鹅的步态也写得好。这只白鹅,不光是叫声高傲,它的步态,甚至比声音还要更加傲慢。请哪位同学读一读第4自然段,大家找一找哪里写得好,听清楚了吗?好,谁来读?
生读。
师:说说看,你认为哪里写得好。
生:鸭子走路的时候,屁股一扭一扭的,走得很快,我看见过鸭子,就是那么走的。
生: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生: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真是太高傲了!
师:你注意到了,鹅的步调很从容,大模大样的,(板书——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鸭的步调局促不安,(出示ppt),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
生:对比
师:对啦,(出示PPT)这一对比啊,就更显出鹅的高贵和傲气十足了。你们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指名读第4自然段。
师:知道他为什么把“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读得这么慢吗?
生:因为“从容”就是不慌不忙
生:因为鹅走得“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净角就是京剧里的大花脸,他半天才走一步,走得很慢。
师:体会得太好了!大家一起读一读这一段,读出大白鹅从容的步调。
3、吃相(分钟)
师:白鹅的叫声高傲至极,白鹅的步态傲慢十足。其实白鹅吃饭的时候更高傲、有趣、可笑呢,请同学们默读5、6、7自然段,找一找白鹅吃饭时有什么样的特点。好,开始。(2分钟)
师:谁来说一说,白鹅是怎么吃饭的?
生: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
师:我们来概括一下。(出示ppt),一日三餐,主食:冷饭,佐料:水、泥、草。白鹅怎么吃这些东西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ppt)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师:大家根据这段文字说说,白鹅吃饭有什么特点?
生:特别讲究。
生:很有顺序。
师:我们一起看红色字,(ppt)“先、再、然后”白鹅吃饭非常有秩序,用作者的话说就是……
生: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师:(出示PPT)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师:鹅吃饭真的是那么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吗?请再看作者的描述。(出示PPT:譬(pì)如吃了一口饭,倘(tǎng)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能不能从中找到白鹅吃饭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证据?
生:就是水盆放得远,它也要去饮水、吃泥、吃草。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词语,(出示ppt:一定、从容不迫、大踏步、再大踏步)。鹅吃饭的时候啊,主食得有,佐料一样不能少,而且还有固定的吃饭顺序不能错,而且还一定得从容不迫地大踏步去吃。同学们,这鹅吃饭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啊?
生;我觉得特别搞笑。
生:我觉得它很死板,不懂得变通。
师:鹅是这样地从容不迫、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地吃饭,因此就引起了不法分子的注意。这些不法分子就是……
生:附近的狗。
师:发生了什么事?
生:狗去抢食。
师:各位看官请注意,刘老师敲黑板了啊,接下来,我们将来观看一场史无前例、轰轰烈烈的鹅狗争食记。第一回合,action:
师:出示ppt: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pí)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kuī)伺(sì)。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mǐn)捷(jié)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
师:这一回合,结果如何?
生:狗抢到了。
师:第一回合,鹅未出战,狗不战而胜。
师:第二回合,action(ppt):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
师:第二回合,结果是?
生:鹅老爷赢了。
师:第三回合,action(ppt):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
师:我宣布结果,第三回合,鹅未出战,狗不战而胜!三局两胜制,整场战争应该算是狗赢了吧?
生:嗯
师:狗真的赢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鹅狗争食记三个回合。找一找关键性的词语和句子,仔细品读,狗——真的赢了吗?
生:狗只有在鹅不在的时候才敢出来吃饭。
生:狗吃得特别快,它怕鹅。
生:狗吃得偷偷摸摸的。
师:你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鹅和狗的?出示ppt:躲、窥伺、等、敏捷、努力……狗虽然吃到了饭,可是它偷偷摸摸、畏畏缩缩,就像小偷一样,形象特别猥琐。你们说,狗来偷吃鹅的饭,鹅会不知道吗?
生:知道。
师:这些狗长期来偷吃鹅的饭,鹅就算第一次不知道,慢慢儿地也会知道的。哪怕知道狗回来偷吃,鹅依然坚持它的吃饭规矩,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这可真是一只高傲的鹅啊!
师:因此,作者才会说“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guān)一样。”“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师:文中作者用了一个词来称呼他家的鹅,那就是“鹅老爷”,在这个家里,鹅是“老爷”,而人是侍候它的堂倌、佣人,可见这只鹅果然是高傲至极、架子十足啊!
师:这样高傲的一只鹅,作者喜欢它还是讨厌它啊?
生:喜欢/讨厌
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全文,找到能够证明你的看法的证据,作者到底是喜欢它还是讨厌它。
师:文中大部分的词语、句子看起来都是讨厌白鹅,在说它的缺点,对吧?我们看
Ppt: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Ppt:我们这位鹅老爷
Ppt: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
……
师:从这些句子中,大家体会到了什么?
生/师:作者表面上看都在说鹅的缺点,说它不好,可是说它高傲,还得加个“好”字。鹅在作者家里地位特殊,让人们心甘情愿喂它添饭,还得站着侍候。可见作者是多么地喜爱它啊!
《白鹅》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分析“白鹅”特点,理解作者对白鹅的思想感情。
2.学河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3.学习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理,使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分析“白鹅”特点。
2.学习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难点
学习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教学突破
加强和文本的对话,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利用辐射教学,引入相关写法的篇目让学生比较、感悟,从而理解并会运用比较手法突出事物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印发《杨柳树》、《苏州园林》片断、《狗獾》片断,准备白鹅图片。
◆学生准备练字本,预习课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背诵诗歌导入课文1.背诗谈论
2.诱思导学,梳理内容2.整体感悟
一、由背诵诗歌导入课文(约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请学生齐背骆宾王的诗《鹅》,问学生:诗中描绘了鹅的什么特征? 2.出示白鹅图片,请学生自由说说鹅还有哪些特征?(提示:从鹅的生活 习性、对人的贡献、叫声、走路姿势等方面说)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看作者是如何抓特征刻画 这只白鹅的? | 1.齐背骆宾王的诗《鹅》。说出诗中描、绘的鹅的特征:善叫、颈长、白羽毛、 红脚掌、善游泳。 2.学生观察图片,说鹅的其他特点。 可能有:喜吃鱼,好养,不挑吃住,走路一摇一摆,很威风、雪白的羽毛很漂亮。 3.听、猜想。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文 意,勾划生字词。 2.幻灯片出示生字词,请学生认 读、理解。 3.请学生思考: (1)你认为作者对白鹅的态度是怎 样的?用课文中相关的词句回答。 (2)“我”喜欢白鹅的原因是什 么?用文中语言概括回答。 | 1.自由朗读,感知文意,勾划生字词。 2.学生认读生字:叫嚣、引吭、奢侈、盛馔、岑寂。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冥顽、窥伺、奢侈、三眼一板、蹑手蹑脚。 3.学生思考后回答: (1)喜欢(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使主母和主人都喜欢它) (2)“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物质上的贡献是生蛋,精神上的贡献是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
高傲:
头部
叫声
步态
吃相
第二课时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引导研析深入课文1.合作探究学习
2.辐射阅读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学习
一、深入研析,合作探究(约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教师出示幻灯片,请学生思考,分组讨论: (1)你认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白鹅高傲特点的?又是采用什么手法来突出这一特点的?结合文中具体句子谈一谈。 (2)作者为什么能如此鲜明地刻画出白鹅的特点?去掉文中写鸭:狗的内容好不好?为什么?换成小羊等动物可以吗?为什么? 2.教师总结:我们一起分析“白鹅” 高傲的特点,知道作者是用比较手法突出白鹅特点的。那我们怎样运用比较写一事物呢?’ | 1.学生读幻灯片中的题目,思考,分小组讨论: (1)作者是从白鹅的头部、叫声、步态、吃相来写白鹅的高傲,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写鹅的叫声,与鸭作比较,突出白鹅叫声的“严肃庄重”;与狗比较,突出白鹅叫声的“严厉”。 (2)能从鹅的头部、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抓特征对白鹅进行细致观察,并且采用了对比手法。不能去掉。 去掉后不能鲜明地突出白鹅高傲的特征。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可以换,但要考虑他们是否是同类动物,在“高傲”特点的表现上是否有区别。 2.小组讨论、交流。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教师发阅读材料《杨柳树》、《苏 州园林》、《狗獾》片断。请学生思考: (1)选文和原文在写法上有何共同之处。前两篇选文中的事物特点分别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突出这一特点的?这样写有何好处? 结合选文具体谈—谈。 | 1.学生阅读资料,思考、回答。 (1)都运用比较突出事物特征。 杨柳树:下垂、高而不忘本。用红杏等花木向上发展绝不顾泥土中的根木和杨柳树高而能下作比较,突出杨柳树高而不忘本的特点。 |
(2)狗獾和前两篇在比较的运用手法中有什么不同,从三篇选文和原文中说说运用比较突出事物应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谈一谈: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得精彩?说说原因。 (2)你觉得如何才能使你的描 写语言更生动? 3.请学生用对比手法写出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或植物的特征,最好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4.请学生读片断,师生共同赏析。 | 苏州园林布局:绝不讲究对称。用我国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和苏州园林的建筑比较,突出苏州园林布局别具一格的特点。 (2)《狗獾》用不同事物比较,突出相同点,从而让人们认识狗獾的特点。而前两篇用不同事物比较,突出不同点,从而突出事物特点。运用比较时,比较者应是同类事物,要找准比较点。 2.找一找,谈一谈 (1)A、“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生动地写出了狗讨好主人时的样子,可见作者观察得很细致。“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白鹅的高傲。 B.“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伺侯,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运用成语和比喻写出了白鹅吃相的高傲。 C.“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窝边伺侯。”运用拟人手法,突出了白鹅的高傲。 (2)A.细致观察、抓特征描写。 B.运用恰当的成语。 C.运用合适的修辞方法。 3.构思,进行片断描写。 4.读片断,评价。 |
5.小结:请学生谈一谈学习本文的 收获。 | 5.学生回顾、总结。可能是:(1)观察动物时,可以从它的外形,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抓特征细致观察。(2)用比较的方法突出事物特征。(3)运用成语、修辞等对事物进行生动描写。(4)以后要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做关注自然的“有心人”“有情人”。(5)学会了和同学们合作探讨问题。 |
课文是作者对在重庆郊外居住时收养的一只白鹅的回忆。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对白鹅与众不同的傲慢性格作了生动的描绘;二是叙述了白鹅对“我”一家所做的贡献。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四、板书设计参考
有贡献
物质是:下蛋精神上:增添乐趣
本课总结
教学中我们按照“情境导人——诱思导学——深入研析——辐射阅读”四大板快进行。“情境导人”通过背古诗、谈初步了解鹅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诱思导学”中,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初步了解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及喜爱白鹅的原因,符合整取教材的理念。“深入研析”中,注意让学生运用合作探究方式,深入探讨喜爱白鹅的原因,即“白鹅”高傲的性格特点和对“我”一家的贡献。“白鹅”高傲的特点刻画得如此鲜明,一方面由于作者的认真观察,更重要的是作者运用了比较手法。运用比较手法突出事物特征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所以引进了和课文相关的辐射材料,让学生探究、感悟。再结合写作训练,让学生读写结合,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另外,生动地描绘也是写好状物文章的主要因素,所以通过让学生品味文中精彩词句达到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1.观察身边的动物,写动物日记。
2.建议学生定期收看《人与自然》节目,写出收看随想。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写动物的文章,文字浅显,内容易懂。所以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少讲,主要通过提出有价值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运用比较手法突出事物特征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通过辐射教学,引用三篇相关文章,让学生探究、感悟,使学生扎实地学会了比较手法的运用。再让学生仿写,学生学以致用,这样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