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2
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
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
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Cu-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肌肉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唯一场所
B.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代谢中心
C.肝细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缺乏,可导致低血糖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2.右图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
的个数代表分子(离子)的浓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
B.葡萄糖被运出此细胞的速率受O2浓度的影响
C.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此细胞,不需要消耗ATP
D.人体的体温发生变化时会影响钠离子进入细胞的速率
3.某植株上一枝条发生了多项性状改变,这些改变全部都是由显性变隐性,原因可能是
A.染色体片段缺失或染色体非整倍变异
B.单个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或染色体整倍变异
D.染色体倒位或易位
4.下列有关减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
B.细胞的减数过程是先有人预测而后通过显微镜观察证实
C.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中不一定都含有Y染色体
D.处于减数第一次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正好和核DNA分子数目相同
5.某草原上啮齿类以植物为食,如图表示啮齿类的密度
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啮齿类的存在影响植物多样性
B.啮齿类的密度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
C.啮齿类密度适宜时,草原生态系统较稳定
D.啮齿类密度低时,不同种的植物之间竞争较激烈
6.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略,不必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取样器取样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C.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
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29. (12分)图甲表示菠菜的叶肉细胞在光强度分别为a, b, c, 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
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研究不同浓度的CO2对菠菜幼苗各项生理指标
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
(1)图甲中光强度为d时,菠菜根尖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
(2)图甲中光强度为b时,真正光合速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呼吸速率;光强度为c时叶绿体光合作用所需CO2来源是 ;如果一
天中12小时的光强度为d,其余时间光照强度为a,则菠菜能否生长?
(3)由图乙可知,与A组相比,C组条件下叶绿体中[H]含量 。干旱初期,菠
菜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所需的 减少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而较高
CO2浓度有利于水稻幼苗度过干旱时期,据图乙分析原因: 。
30. (9分)屈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
害性刺激损伤。图I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图2为图1中神经元A和B相互接触部
分的放大。请根据信息分析并回答问题。
(1)皮肤感受器受针扎之后,①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 ,
②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 。
(2)皮肤被针扎之后,会感受到疼痛,这是因为 。
(3)③④和⑥都属于细胞的 系统,但它们执行不同的功能,从其组成
成分上分析,原因是_ 不同。
(4)图2所示生理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
31. (11分)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
(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后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 。
(2)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产生XrY, Y、 和 四种类型的配子。该
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红眼果蝇中雄性占 。
(3)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
白眼雄果蝇。请写出这只白眼雄蝇三种可能的基因型:
1 。
② 。
③ 。
32. (7分)如图为某一人工鱼塘的几个优势物种所形
成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中小型鱼,回
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鱼类a, b的产量,除投入一定量的饲
料外,还可采取向池塘中施肥和捕捞小型野杂鱼等措
施,其中施肥的作用是直接提高 的种群
数量,捕捞野杂鱼的作用是降低其与鱼a,b对各种资源的 ,其意义是 。
最好将鱼类a,b的数量控制在 。
(2)若向该池塘中投放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则鱼类的产量将 。
(3)若由于污染使池塘中的小型浮游动物大量减少,则鱼b的数量将 原
因是 。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
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按所涂题号评分;多涂
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39.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研究人员成功地从土壤中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就如何从土壤中获得纤
维素分解菌回答以下问题: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 酶。
(2)若获得纯净的菌株,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
,操作时采用 灭菌的方法。
(3)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等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 和 发生这
种反应。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第二种
是在 时就加入刚果红。 (第一种、第二种)方法会使菌落之间
发生混杂。
(4)如果观察到产生 的菌落,说明可能获得了纤维素分解菌。为了确定是纤
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的实验。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
后所产生的 进行定量的测定。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在畜牧生产中,人们利用多种方法促进优良畜群繁育取得了显著成绩,请就高产奶牛
的快速繁育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克隆奶牛:从供体高产奶牛体内获得体细胞后,对其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
,培养的细胞在贴壁成长至充满培养皿底时停止,这种现象称为
,一般选取传代 代以内的细胞(的细胞核) 注入体外培养到
期的受体去核卵母细胞内,通过 使两细胞融合,构建重组
胚胎,在体外培养并移入母牛体内,从而获得与供体奶牛遗传物质基本相同的犊牛。
(2)试管牛:将体外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与经 法获能的精子在体外
受精后,移入 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通
常将胚胎培养至 期,取 细胞做DNA分析性别鉴定,并将雌性胚
胎移入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
唐山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及评分参考
生物部分(共90分)
B卷 1.B 2.B 3A 4.D 5.B 6.C
2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
(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1分)
(2)小于(1分) 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的) 不能
(3)低 CO2 较高CO2浓度使气孔开度下降,减少水分的散失
30.(9分)
(1)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2分) 保持正电位 (2分)
(2)神经冲动会由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向上传导至大脑皮层(2分)
(3)生物膜(1分) 蛋白质的种类、数量(1分)
(4)控制物质进出细胞(1分)
31.(11分)
(1)2(1分)
(2)Xr(1分)、XrXr(1分)(注:两空顺序可颠倒) 1/5(2分)
(3)①XRY(2分)
②XrY(2分)
③XrO(2分)
32.(每空1分,共7分)
(1)浮游植物 竞争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其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K/2
(2)减少
(3)增加 缩短了食物链长度,损失的能量减少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葡萄糖苷(1分)
(2)接种环(1分) 灼烧(1分)
(3)纤维二糖(1分) 葡萄糖(1分) 倒平板(2分) 第一种(2分)
(4)透明圈(2分) 发酵产纤维素酶(2分) 葡萄糖(2分)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原代培养 接触抑制 10 MⅡ中 电刺激 (每空2分)
(2)化学诱导 发育培养液 囊胚 滋养层 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每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