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B.用点燃的方法可除去CO2中混有的CO
C.可用pH试纸验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
D.用C、CO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具有还原性
2.下列说法均完全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①银元素一Ag ②3个氧原子一O3 ③4个水分子一4H2O④镁离子一 Mg+2 | ①生锈、食物腐烂都是缓慢氧化 ②酒精和食醋的气味不同一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 ①二氧化碳目前已计入我国空气污染指数②金刚石和石墨硬度不同一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①水通直流电时,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H2O和H2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 |
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
C.转化观: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一氧化碳
D.守恒观:18g氢气和18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36g水
4.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B.可能只有氢气
C.一定有一氧化碳气体 D.一定有甲烷
5.以下有关同位素说法错误的是( )
A.同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B.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氢有氕(H)、氘(H)、氚(H)3种同位素原子
C.互为同位素的原子,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中子数一定不相等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它们互为同位素原子
6.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原子层石墨,它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 )
A.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B.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可做新型电池的电极 D.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7.实验室用简易发生装置制取CO2,并验证CO2性质时,有以下几种操作:①向试管中装入大理石;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酸液;④连接装置;⑤向试管中倒入澄清石灰水;⑥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正确顺序为
A.⑤④②①③⑥ B.②④⑤①③⑥
C.④②①③⑤⑥ D.④⑤②③①⑥
8.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注重环保,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使用乙醇汽油
C.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多使用私家车出行
9.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下列说法错误的( )
A.金刚石具有可燃性 B.金刚石燃烧过程放出热量
C.金刚石分子由碳原子构成 D.聚集日光时温度达到金刚石的着火点
10.下列四种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石墨导电 B.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
C.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D.木炭还原氧化铜
1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水和双氧水 B.氧气和液氧 C.红磷和白磷 D.镁条和镁粉
1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氧气能助燃,可以作燃料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
13.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14.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
A.冬天,某村有一家人关门闭户在家烤火,导致全家煤气中毒
B.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和狗等低矮的动物走进去常会窒息而死
C.有人声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添加少量,就能将水变成汽油
D.某农户对蔬菜大棚内补充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提高了蔬菜的产量
二、实验题
15.实验室常用的气取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验证该气体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实验室选用装置A、E组合制取氧气,选择的药品时_____;实验后,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答一条即可)。
(4)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选用的装置是_____。
(5)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若用铁网代替铜网,产生的不良后果是:(答一条即可)_____。
(6)如果用A装置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其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与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_____。
三、推断题
16.A、B、C、D、E分别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右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能通过化学变化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且D通常情况下为暗紫色固体,C、E都能与B发生反应,且二者均为单质,C与B反应的产物A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E能被磁铁所吸引,请回答问题:
(1)A________ E__________ ;
(2)写出D转化为B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在B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做E在纯净的B中燃烧实验时,发现实验失败了,请你帮助他分析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一共答两点)。
17.A-G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 A 和 G 均为黑色固体,C 为红色固体单质,B、E、F 为无色气体,D为无色液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条件略去)。
(1)写出 A、B、E 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E: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8.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碳、铜、氧气、氧化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用它们进行击鼓传球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最后一位将球投篮。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篮球能从A传到G.其中A在常温下是液体,固体B的俗称为干冰。
请回答:
(1)G物质是_____;碳应放在位置_____上。
(2)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反应。
(3)写出A~G传递过程中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9.(发现问题)如图,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用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时,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并没有变浑浊。
(提出问题)澄清的石灰水为什么不变浑浊呢?
(作出假设)
猜想(1):可能是澄清的石灰水时间长变质了。请写出支持他这种想法的理由: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2):可能所用的盐酸浓度大了。请写出支持他这种想法的理由:_____。
猜想(3):有可能是盐酸浓度大,同时澄清石灰水也变质了。
(设计与实验)小芳将B中澄清的石灰水换成新制的,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还是不浑浊,说明猜想(1)______;
小光将A中换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猜想(2)______;
小洁在试管A、B之间连接进洗气瓶C,C中盛放的仍然是原来的澄清石灰水,结果发现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她得出了与小光同样的结论,则C中的现象为____。
(反思与提高)小洁利用一个洗气瓶C,就能使B中的澄清石灰水出现了浑浊现象,你能否将C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其他物质,也使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举出两种物质名称并简要说明理由。
C中可用物质 | 简明理由 |
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 |
20.某钙片的标签如图所示,此钙片成分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
(1)请通过计算说明此标签中的含钙量是否错误_____.
(2)为测定其真实的含钙量,小东每次取10片钙片放入已称量的含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再称取烧杯和剩余物的总质量小东做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
物质的质量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平均值 |
反应前:烧杯+盐酸 | 22g | 22g | 22g | 22g |
10片钙片 | 8g | 8g | 8g | 8g |
反应后:烧杯十剩余物 | 26.7g | 26.5g | 26.9g | 26.7g |
②请列式计算每片此钙片的含钙量,并建议厂家如何改标签_____.
2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稀盐酸90g,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g。(假设蛋壳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______g。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
(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参
1.B2.B3.D4.A5.D6.B7.C8.A9.C10.D11.C12.D13.D14.C
15.酒精灯 集气瓶 CaCO3+2HCl=CaCl2+H2O+CO2↑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是一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或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等(答一条即可) C 二氧化碳气体不纯或酸会把铁丝网反应掉 2KMnO4K2MnO4+MnO2+O2↑ 1:4
16.CO2 Fe KMnO4K2MnO4+MnO2+O2 黑色固体燃烧,放热,发白光 铁丝表面有锈 铁丝过粗或伸入集气瓶时,剩余火柴梗过长
17.CuO CO2 H2 CuO+H2Cu+H2O; 2CuO+C2Cu+CO2↑。
18.铜(Cu) C C+CO22CO 化合 2Fe2O3+3C4Fe+3CO2↑
19.CO2+Ca(OH)2=CaCO3↓+H2O 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氢氧化钙溶液并与其反应,从而使二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沉淀 不正确 正确 C中产生气泡,但是无其他明显现象 碳酸氢钠溶液 碳酸氢钠溶液能与盐酸反应而不与二氧化碳反应 水 因为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溶解度较小)
20.错误 0.75g 将标签中的含钙量改为:每片含钙0.3g
21.2.86g 65%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