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0-2021学年上海金山区初三(上)中考一模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57:39
文档

2020-2021学年上海金山区初三(上)中考一模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三化学试卷2021年1月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Ca-40一、选择题(共35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5分)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B.冰川融化C.干冰升华D.蔗糖溶解2.属于纯净物的是A.胆矾B.盐酸C.食醋D.大理石3.属于溶液的是A.酸奶B.可乐C.冰水D.玉米糊4.物质的化学式与对应名称都正确的是A.氯化氨:NH4ClB.氢氧化铁:Fe(OH)2C.钙:Ca(NO3)2D.碳酸钠:Na
推荐度:
导读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三化学试卷2021年1月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Ca-40一、选择题(共35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5分)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B.冰川融化C.干冰升华D.蔗糖溶解2.属于纯净物的是A.胆矾B.盐酸C.食醋D.大理石3.属于溶液的是A.酸奶B.可乐C.冰水D.玉米糊4.物质的化学式与对应名称都正确的是A.氯化氨:NH4ClB.氢氧化铁:Fe(OH)2C.钙:Ca(NO3)2D.碳酸钠:Na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三化学试卷

2021年1月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a-40

一、选择题(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5分)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B.冰川融化C.干冰升华D.蔗糖溶解

2.属于纯净物的是

A.胆矾B.盐酸C.食醋D.大理石

3.属于溶液的是

A.酸奶B.可乐C.冰水D.玉米糊

4.物质的化学式与对应名称都正确的是

A.氯化氨:NH4Cl B.氢氧化铁:Fe(OH)2

C.钙:Ca(NO3)2D.碳酸钠:NaCO3

5.已知:2Hg+O2 _____

2HgO,说法错误的是

A.Hg的名称是“银” B.HgO 中Hg的化合价为+2

C.生成物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氧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6.某说明书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

7.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 +2SO2+O2═2CaSO4 +2CO2,X的化学式是A.CaO B.CaC2C.Ca(OH)2 D.CaCO3

8.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分子

A.间隙变小B.质量变小C.数目减少D.物质的量减少9.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

A.氮气B.二氧化碳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10.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D.碳素墨水书写文字档案

11.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硫粉:蓝紫色火焰

B .氢气:淡蓝色火焰

C .红磷:产生白雾

D .木炭:发出白光

12.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熄灭酒精灯

C .检查气密性

D .振荡试管

13.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 .蒸发皿

B .玻璃棒

C .烧杯

D .电子天平

14.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好的方法是

A .带火星的木条

B .燃着的木条

C .观察气体的颜色

D .澄清石灰水

15.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的气泡逸出,说法错误的是

A .溶解度变小

B .溶质的质量变小

C .溶液浓度不变

D .还是饱和溶液

16.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P + O 2P 2O 5

B .2

C +O 22CO C .Mg + O 2MgO 2

D .CO 2 + C 2CO

17.关于2CO +O 22CO 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

B .表示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C .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18.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

A .氯化钠溶液

B .盐酸

C .氯化铵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19.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分析不合理的是

A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液面高过了滤纸边缘

B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在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气体纯度

C .加热试管中固体时,试管破裂——试管口未向下倾斜

D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O 2体积分数,实验误差较大——红磷足量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20.关于CO 2与CO 的比较,正确的是

A .组成:都是由碳和氧元素组成,但CO 2比CO 多一个氧元素

B .性质:都能溶于水;CO 2不能燃烧,CO 有可燃性

C .用途:CO 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O 用于冶炼金属

D .危害:都有毒性,CO 2还会造成温室效应 21.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A .既能说明空气中O 2含量约为1/5,又能说明N 2难溶于水

B .既能说明CO 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 2不可燃也不助燃

C .既能说明燃烧需要O 2,又能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 .既能说明CO 2能溶于水,又能说明CO 2具有酸性 22.吹灭蜡烛主要原理是

A .隔绝空气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清除可燃物

D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3.如右图进行实验,有关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A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

B .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

C .木炭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D .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CO 2的质量 24.说法正确的是

A .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2g

B .1gO 2和1gO 3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比为2:3

C .质量相等的CO 和N 2所含原子数一样多

D .1mol O 3 比1mol O 2多1个氧原子

25.验证某混合气体中含有CO 2、CO 和H 2O ,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假设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装置可

以重复使用)

A .甲丙乙丁戊

B. 甲乙丙丁丙戊

C. 甲乙丁丙戊

D. 甲丙乙丁丙戊

A B C D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

26.关于金刚石、石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互称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B.都是黑色固体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用石墨制备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27.除去括号内少量杂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CaO(CaCO3):高温煅烧固体混合物B.CO2 (CO):点燃混合气体

C.CO(CO2):通过灼热氧化铜D.MnO2(Na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28.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水

B.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加热产生氧气

C.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

D.20℃时向钾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钾

29.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液浓度一定会增大

30.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

B.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C.20℃时,100g水溶解15g的A物质即饱和;100g酒精最多能溶解25g的B物质,则20℃时溶解度A小于B

D.25℃时,将KNO3溶液蒸发10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10g水析出bg晶体,a与b的质量一定相等

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题,共31分)

3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用化学知识回答:

①PM2.5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

②用硫酸铜检验某样品中含有水,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用化学符号表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两个铝原子;

由于化学性质稳定而代替氢气填充探空气球的气体是;

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④氢气是绿色能源,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⑤自然界中石灰岩逐渐变成碳酸氢钙【Ca(HCO3)2】形成溶洞。碳酸氢钙的组成元素有种,其中氢

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0.5mol该物质中钙元素的质量是g,约含碳原子个。

3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①自来水厂净水加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 的作用是,其含有的原子团名称是

;加液氯的目的是。

②电解水实验如右下图所示,实验现象,a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③电解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从示意图中可获得的正确信息(填写编号)。

A.反应前后共有6种原子,4种分子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都为3种

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D.化学变化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

E.生成氢、氧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1F.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④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3.NaCl、KNO3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①a点表示。

②60℃时,50g水中加入g钾恰好形成饱和

溶液,再往该溶液中加入115g水后,钾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是。

③提纯混合溶液中的钾,进行如下实验。

操作II的名称为,溶液M中所含溶质为。

④20℃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

图1,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根据NaCl、KNO3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甲烧杯中加入的固体是(填“KNO3”或“NaCl”)。

对乙烧杯中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Ⅰ.从20℃升温到60℃,溶质质量没有改变Ⅱ.若对20℃溶液降温,一定会析出晶体

Ⅲ.20℃时,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1.6:100 Ⅳ.60℃时,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共34分)

34.实验室常用的气取装置如下,请回答。

①装置B的名称是。

②若选用A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向试管中加入药品的正确操作是。

Ⅰ.先加氯酸钾,后加二氧化锰

Ⅱ.先加二氧化锰,后加氯酸钾

Ⅲ.加入混合均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某同学用A装置制备氧气时发现试管位置太高,不能用外焰加热,则应调节下图中的旋钮(填“①”、“②”或“③”)。

③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④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是,常选B作为发生装置,选择依据是

,其优点是。若用F装置收集CO2,气体从(填“m”或“n”)端通入,验满的方法是。集满一瓶CO2气体后,关闭玻璃活塞,待反应完全停止后,容器中的液面位置是(填“a”、“b”或“c”)。

m n

C D

E F

a

b

c

图1 图2

⑤右下图是铁在不同情况下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比较实验甲与乙,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实验乙中集气瓶预留少量水的作用是;

实验丙与乙的产物相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⑥实验室用5%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充分反应后得到0.05mol氧气,请问至少需要多少g过氧化氢溶液?(根据化学方程式例式计算)35.某同学利用如下装置进行验证CO的有关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Ⅰ:关闭K2打开K1,通入一段时间的N2;

步骤Ⅱ:关闭K1打开K2,通入CO,加热;

步骤Ⅲ:待B中固体全部变色时,停止加热;

步骤Ⅳ:……

①步骤Ⅰ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能够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补全步骤Ⅳ的相关操作。

④甲同学认为装置A可证明一氧化碳不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即使省略装置A,也可以达到

相同的目的,你的观点和理由是。

⑤D处酒精灯的作用。

36. 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下图所示)。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

①能证明装置A“释放CO2”的现象是,A中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②装置B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时的作用是。

③实验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以证明是否“捕捉”到CO2。

【猜想与假设】

D中的固体为: 猜想一:氧化钙;猜想二:氧化钙与碳酸钙;猜想三:碳酸钙

【设计并实验】

I. 甲同学取样D中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

碳酸钙,即猜想三成立。

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三成立,其理由是。

II. 乙同学取样D中固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认为固体中肯定有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但无法确定是否有碳酸钙。

III. 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利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Ⅱ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查阅资料】氧化钙、氢氧化钙都能与盐酸反应:

CaO+2HCl═CaCl2+H2O Ca(OH)2+2HCl═CaCl2+2H2O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

滤,向滤液中滴入酚酞;

向滤渣中加入

猜想二成立。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B C A B D A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A B C B D D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C

C

B

BD

AD

D

AB

CD

二、填空题

31.①吸附 ②白色粉末变蓝;CuSO 4+5H 2O===CuSO 4·5H 2O ③N 2;2Al ;He ;SO 2;H 2O ④2H 2+O 2===点燃

2H 2O ⑤4;1:3;20;6.02×1023 32.①凝聚;硫酸根;杀菌消毒

②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a 、b 管中液面下降,上方有无色气体聚集,气体的体积比为1:2;O 2 ③CE ④2H 2O ===通电

2H 2↑+O 2↑;分解反应

33.①20℃时KNO 3的溶解度为31.6g/100g 水 ②55;25% ③降温结晶;NaCl 、KNO 3 ④KNO 3;I 、IV 三、简答题

34.①启普发生器 ②2KClO 32

MnO Δ

===2KCl+3O 2↑;III ;②集气瓶口出现大气泡时

④CaCO 3+2HCl===CaCl 2+H 2O+CO 2↑;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不加热;随开随用,随关随停;m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n 端,木条熄灭则已集满;c

⑤氧气的浓度不同;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底部炸裂;3Fe+2O 2===点燃

Fe 3O 4 ⑥68g 35.①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混合气体加热发生爆炸

②CO+CuO ===

Cu+CO 2;氧化铜由黑色变成了红色;CO 2+Ca(OH)2===CaCO 3↓+H 2O ③继续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④不能省略,在该实验中先通入的是氮气,省略装置A 不能证明一氧化碳不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 ⑤处理尾气

36.①C 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CO 3===高温

CaO+CO 2↑ ②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装置A 中热的试管内(炸裂瓶底)

③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也可能出现不溶物;CaO+H 2O===Ca(OH)2;足量的稀盐酸;溶液变红;有气泡产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以后,有人曾创造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网罗了一批所谓名流对这一理论进行声势浩大的反驳。可是爱因斯坦自信自己的理论必然会取得胜利,对反驳不屑一顾,他说:“如果我的理论是错的,一个反驳就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

他坚定了必胜的信念,坚持研究,终于使“相对论”成为20世纪的伟大理论,为世人瞩目。自信,是建筑在对前途充满必胜心理基础之上的优秀心理素质。没有自信,就没有成功。爱因斯坦获得了巨大成功,与他对自己理论的坚信程度是分不开的。 

文档

2020-2021学年上海金山区初三(上)中考一模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三化学试卷2021年1月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Ca-40一、选择题(共35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5分)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B.冰川融化C.干冰升华D.蔗糖溶解2.属于纯净物的是A.胆矾B.盐酸C.食醋D.大理石3.属于溶液的是A.酸奶B.可乐C.冰水D.玉米糊4.物质的化学式与对应名称都正确的是A.氯化氨:NH4ClB.氢氧化铁:Fe(OH)2C.钙:Ca(NO3)2D.碳酸钠:Na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