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一些简单物体运动的形态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物体运动方式的本质特点还不是很清楚。本教案的设计重点抓住学生认识模糊的地方,化复杂为简单,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实验器材观察、感知、认识、分析它们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
三、说教学目标
1、知道能用速度表示物体力与运动,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2、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3、能够测量并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
4、能够给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排序,了解不同的运动物体有着不同的运动速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懂得生活中的安全。
教学难点
体会同一种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冲击力越大,明白不能从楼梯上快速跑下来,不能高空抛物的原因。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4)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朗读这首小诗,从这首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谈体会。
3.谈话∶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力与物体的运动密不可分。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个什么呀?(风车)那怎么样才能让风车转起来呢?(吹一下)老师演示吹风车。那是什么让风车转动起来的呢?大家思考一下。(风力)对,是风,吹风产生的让风车从静止状态转动了起来。
4.同样我们来看,运动中的自行车停下来、磁力小车转弯、皮球弹起来、潜艇浮出水面这些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哪些力有关呢?学生思考,同桌间交流讨论。
5.学生汇报
6.总结∶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
环节二、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1.谈话∶我们知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力有关,那"力"究竟是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呢?我们就以小车运动为例来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2.那到底是拉力大了小车运动的快?还是拉力小了运动的快呢?大家先来猜想预测一下。(学生全班交流猜想结果)
3.那怎么才能知道我们提出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要怎么样才能验证呢?(通过实验验证)
4.对,通过做实验来验证同学们提出的猜想。做实验都可能会用到哪些东西呢?(小车、重物、绳子)小车和绳子这里大家都没有太大的疑问,老师比较好奇的是重物,重物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呢?(给小车提供拉力)那重物有什么要求吗?(重物重量不一样)不一样的重量的重物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 (产生大小不同的拉力)对,同学们思考非常严谨,做科学实验确实应该如此。
5.有了小车、重物、绳子我们就具备了做实验的基础,那怎么来做这个实验呢?大家先想一想。(不同重量重物牵引绳子拉动小车,看哪个跑得快)是的,这个实验就是这样做,那还有没有哪些方面是我们还没有考虑到呢?比如小车行进的距离要怎么样? 如何精准的判断哪种情、下小车跑得快? 谁来说说。(每次实验小车行进的距离要固定不变∶可以通过计时, 根据时间长短来判断哪种情况下小车跑得快)
6.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个实验中保持不变的量有哪些?需要改变的量又是什么呢?(保持不变的量是小车、绳子的长度、小车行进距离;需要改变的量是重物的重量)7.好了,有了上面这些思考,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固定小车行进距离的情况下,用不同重量的重物牵引小车,记录小车从起点到终点所需时)这位同学的阐述严谨, 太棒啦,那同学们想一想. 相同重量的重物做一次过验可l吗?(不可以)为什么? (实验具有偶然性,应该多做几组相同的实验)对,是的,我们必须在相同重量重物牵引的情况下多做几组实验,我们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每组实验做3次就可以了。选用重量大小不同的三种重物牵引小车,每种重量重物牵引小车实验做3次。
8.同学们注意一下,四个人分工合作,实验人员与计时人员搭配得当。
9.下来同学们讨论填写完成实验记录单步骤。
10.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交流结论。
11.通过实验我们证实了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拉力越小,小车前进越慢。
环节三、研究磁力能否改变的运动方向
1.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 (磁铁、)那将磁铁靠近有什么现象呢?谁来演示一下。学生手拿、磁铁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你的手有什么感受呢?(感受到力)同学们都知道磁铁可以吸引铁质的东西, 即使隔一段距离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磁铁对的吸引力,那我们来看一下铁质的玩具车在有磁铁存在的情况下它的运动轨迹如何呢?
2.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滚小球,把小球放到斜坡上会滚下来,今天我们就拿这个来滚一滚。先放斜坡上滚一滚,画出小球轨迹;后在侧面放一块磁铁,再滚一滚,再画出小球运动轨迹,多做几组,看看有什么不同。思考为什么会改变方向?
3.全班交流。
4.总结∶磁力可以改变的运动轨迹。
环节四、总结 1.我们这节课研究的是物体的什么? (运动)那物体不论是从静止到动,还是改变运动轨迹这些都与谁有关?(力)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因此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是谁和谁?(力与运动)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