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广东省化州市中垌镇榕城初级中学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58:36
文档

广东省化州市中垌镇榕城初级中学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广东省化州市中垌镇榕城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Fe:56Zn:65Al:27Ag:108一、选择题(单选,每空2分共46分)1、铝、铜、铁、金四种金属具有相似的性质是()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B.有导电性C.通常状况下能与氧气反应D.能和稀硫酸反应2、金属防锈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下列钢铁制品经过如下处理后,防锈效果最差的是()A.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B.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C.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
推荐度:
导读广东省化州市中垌镇榕城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Fe:56Zn:65Al:27Ag:108一、选择题(单选,每空2分共46分)1、铝、铜、铁、金四种金属具有相似的性质是()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B.有导电性C.通常状况下能与氧气反应D.能和稀硫酸反应2、金属防锈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下列钢铁制品经过如下处理后,防锈效果最差的是()A.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B.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C.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
广东省化州市中垌镇榕城初级中学

 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Fe:56  Zn:65  Al:27  Ag:108  

一、选择题(单选,每空2分  共46分)

1、铝、铜、铁、金四种金属具有相似的性质是(    )

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有导电性   

C.通常状况下能与氧气反应      D.能和稀硫酸反应

2、金属防锈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下列钢铁制品经过如下处理后,防锈效果最差的是(      )

      A. 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    B. 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

C. 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

D. 经过“烤蓝”,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钢制管

3、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A.甲>丙>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丙>甲>乙

4、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N

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D.产生H2的速率N>M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B.铝比铁抗腐蚀能力强,铝没有铁活泼 

C.青铜、生铁、焊锡均属合金  D.木炭和ZnO在高温条件下不能反应

6.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下图所示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       )

A.甲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甲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7.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B. 蜡烛逐渐熄灭

C. 铝片上有划痕                      D. 冷却后粗铜丝b端略上升

8. 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Fe粉,同时向左盘的烧杯中放入与Fe粉等质量的Zn粉,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天平最终仍然平衡              B.天平指针先偏向左盘,后偏向右盘

C.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盘          D.天平指针先偏向右盘,后偏向左盘

9. X、R表示两种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反应X+3RNO3===3R+X(NO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若X是Al,R是Ag,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C.X可能是Fe,R可能是Cu    D.X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

10、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

A.用食醋除水垢    B.用稀盐酸除铁锈     C.用汽油清洗油渍   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11.下列有关溶液及其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海水的凝固点比水低    

B. 溶液和浊液特征的不同主要与物质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有关

C. 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D. 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1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是 (       )

13、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固体   C. 氧化钙固体   D.氯化钠固体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50mL98%硫酸和50mL水混合,可得100mL49%稀硫酸

B.10mL酒精和90mL水混合,可得100mL10%酒精溶液

C.100g10%食盐水和100g10%食盐水混合,可得200g20%食盐水

D.5%的食盐水温度升高(水不蒸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

15、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了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配置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

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C.钾的饱和溶液通过降温可以变成钾的不饱和溶液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

16、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现有t1℃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将其都升温至t2℃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c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C.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17、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18、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 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p水=1g/cm3)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19、下列条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  30℃的饱和溶液        B.  30℃的不饱和溶液  

C.  90℃的不饱和溶液      D.  90℃的饱和溶液

20、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除使用托盘天平(带砝码)和药匙外,还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       )

A.玻璃棒       B.烧杯       C.100 mL量筒    D.胶头滴管

21、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降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向烧杯的水中加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向烧杯的水加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     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2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23. 20℃时,取四份一定质量的饱和钾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剂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D.降温至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密--------------------------------------封--------------------------------------线--------------------------------------------------

选择题答题卡

123456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212223
二、填空(每空1分, 共34分)

1、当把氧化钙放入水中时形成的溶液其溶质是          ,溶剂是        ;

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以上四空写化学式)

2、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2)温度由t3℃降至t2℃,溶解度减少最显著的是               ;

(3)t3℃时使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最佳方法分别是:

A                ,B                 ,C                 。

(4)N点表示                                               。

(5)A中含有少量B时 ,提纯A用                     

(6)当t3℃时A、 B、 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比较

是                  

3.右图是水电解实验的示意图:

(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   极  

(2)A试管里产生的是   气;A、B两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是        ;质量比为        ;B试管里的气体可用             来检验。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银、铁、铜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金属。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组不可行的是           。

上述反应能证明不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论依据是                                。

5、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该温度下,将12g氯化钠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若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形成的溶液是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6、某学生配制100g10%的氯化钠化钠溶液时,进行如下操作:用药匙取固体NaCl直接放在天平的右盘,称取10g,将10g固体NaCl投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用玻璃棒搅拌。其错误是:

⑴                           ,⑵                            ,⑶                                       。

7、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1)下列铜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铜质奖牌         B.铜导线                  C.铜火锅 

(2)“湿法炼铜”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8. 图7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问题:(6分)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

(4)t1℃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甲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

三. 实验探究题7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给玻璃管加热的仪器叫酒精喷灯,要用其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进行加热。

(2)实验中玻璃管里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是                           ,

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                            。

(3)实验前“通入CO”与“开始加热”的顺序是                         ;

(4)实验要在装置末端a处燃着一盏酒精灯,其作用是                     。

(5)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书写化学方程式.(8分)

1.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

                                         

2.铁与稀盐酸反应

                                           

3.铝与稀硫酸反应

                                           

4.用一氧化碳与磁铁矿冶炼金属

                                           

五、计算题(5分)

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右下图所示。现将有

“XX”牌钙片

有效成分:CaCO3

  净重:100g

    100片/瓶

2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与40g盐酸混合(其他成分

不与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

为55.6g。              。

(1)该品牌补钙剂20片含CaCO3质量为多少?

(2)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a  40  C  12   O  16   H  1   Cl  35.5)

文档

广东省化州市中垌镇榕城初级中学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广东省化州市中垌镇榕城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Fe:56Zn:65Al:27Ag:108一、选择题(单选,每空2分共46分)1、铝、铜、铁、金四种金属具有相似的性质是()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B.有导电性C.通常状况下能与氧气反应D.能和稀硫酸反应2、金属防锈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下列钢铁制品经过如下处理后,防锈效果最差的是()A.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B.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C.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