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1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考真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1:38:30
文档

2011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考真题及答案

2011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综合知识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来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1.总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对全国青年学生提出的三点希望是()。常识①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②把创新思想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③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④把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A.①②③B.①②④
推荐度:
导读2011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综合知识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来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1.总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对全国青年学生提出的三点希望是()。常识①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②把创新思想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③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④把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A.①②③B.①②④
2011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综合知识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来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总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对全国青年学生提出的三点希望是()。常识

①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②把创新思想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③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

④把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答案】A。

2.2010年,我国GDP超过日本,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常识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2.【答案】B。

3.被总评价为“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的是()。常识

A.乔安山

B.孙炎明

C.郭明义

D.王万青

3.【答案】C。

4.2011年4月,第一次受邀参加在中国海南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国家是()。常识

A.南非

B.巴南

C.印度

D.俄罗斯

4.【答案】A。

5.我国在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要重视引导企业()。常识

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②降低劳动制造成本

③打造自主知名品牌④提供全面优质服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答案】C。

6.2011年4月13日召开的常务会议,明确2011年宏观的首要任务()。常识

A.促进对外贸易又快又好发展

B.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成效

C.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

D.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6.【答案】D。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的基本教育是()。教育学

A.提高质量

B.促进公平

C.改革创新

D.育人为本

7.【答案】B。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故该纲要提出我国的基本教育应是促进公平,即B。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活动中必须与教育活动相分离的是()。法律法规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宗教

8.【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必须与教育活动相分离的是宗教。D项为正确答案。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规定: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在一定期限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这个期限是()。法律法规

A.1年

B.3年

C.5年

D.7年

9.【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按照《教师资格条例》应当被撤销教师资格者,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按教师资格认定权限会同原发证机关撤销资格,收缴证书,归档备案。被撤销教师资格者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教师资格。所以5年内不得再考教师资格证,选C。

10.《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规定,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将按照一定的权重计入教师绩效考核结果。该权重不低于()。职业道德

A.10%

B.20%

C.30%

D.40%

10.【答案】C。解析:《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规定第六项,考核结果的使用中提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中“职业道德”部分的评价结果,按不低于教师绩效考核30%的权重计入教师绩效考核结果。故该题选C。

11.下列描述能够体现中国古代教育特点的是()。教育学

A.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严重脱离

C.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步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若即若离

11.【答案】B。解析: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两个时期。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1)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2)古代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产实践,显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特征。(3)古代学校教育的形式一般是个别教学,它使教育具有了完备的条件,即专职教师、固定学员和专门的教材。(4)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然、对辩和死记硬背。故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是严重脱节的,选B。

12.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是()。教育学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2.【答案】B。解析:壬寅学制是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没有实行;癸卯学制是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端;壬子癸丑学制是南京临时颁布的;壬戌学制叫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故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13.对个体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教育学

A.遗传因素

B.社会环境

C.学校教育

D.主观努力

13.【答案】C。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同时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故对个体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应是学校教育,选C。

14.有关研究表明教育对当代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这说明教育具有()。教育学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科技功能

D.文化功能14.【答案】B。解析:由“有关研究表明教育对当代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可知,题干中涉及的是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明显作用,可知教育有经济功能,故选B。

15.自然常识课上,教师通过做水的加温和降温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这种教育方法是()。教育学

A.讲授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谈话法

15.【答案】C。解析:结合题干可首先排除AD项。实验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演示法是指: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实验法和演示法的施动者分别是学生和教师,题干中是教师做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可知这种教学方法是演示法。

16.教师采用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做法属于()。教育学

A.形成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16.【答案】D。解析: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产成绩优劣。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科目或学期)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诊断性评价是指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教师采用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属于课程开始前的评价,是诊断性评价,故选D。

17.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的劳动具有()。教育学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长期性

17.【答案】A。解析: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此定义,B项示范性并未体现,C项复杂性不是教育机智体现出教师劳动的最显著特点,只是特征之一;D项长期性也是教师的教育机智劳动的显著特征。教育机智是根据突发情况做出的恰当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体现的是创造性。故选A。

18.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育学

A.个人活动

B.小组活动

C.年级活动

D.群众性活动

18.【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首先排除D。课外活动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三种形式,其中,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故选B。

19.下列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教育学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D.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19.【答案】B。解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课程结构作如下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故B项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不正确,初中阶段应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0.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提出,教育应培养()。教育学

A.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

B.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D.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

20.【答案】D。解析: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落脚点应该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与此相符的应是D项。

21.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教育学

A.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D.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21.【答案】B。解析:班主任的工作有: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等,其中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故先B。

22.《礼记·中庸》中描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指现代教学论中的()。教育学

A.教学过程

B.教学内容

C.教学目标

D.教学方法

22.【答案】A。解析:结合题干可知从博学、审问到笃行是一个过程,故应是教学过程。

23.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教育心理学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3.【答案】A。解析:学生品德形成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对学生品德形成起巨大的调节作用,道德行为是衡量学生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故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道德认识。故选A。

24.红、橙、黄色往往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心理学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错觉

24.【答案】C。解析: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是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联觉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颜色之外其他的感觉属于联觉,故选C。

25.上课过程中,突然有人推门进来,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把头转向门开的方向。这种表现是()。心理学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观察注意

25.【答案】A。解析:该题考查注意的种类,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据此可排除D。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它是有着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地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并在有意注意之后产生的。它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由“不由自主”可知,题干中的行为没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应是无意注意。故选A。

26.人们只想到事物的通常用途,而很少想到其他用途。如果大家只把书拿来读,而想不到还能当凳子用。心理学家将这称为()。心理学

A.迁移作用

B.问题表征

C.原型启发

D.功能固着

26.【答案】D。解析:由“只想到事物的通常用途,而很少想到其他用途”可知,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属于功能固着,它是指人们将事物的功能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D项正确。

27.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童的思维已经具备了()。心理学

A.平衡性

B.同化性

C.顺应性

D.守恒性

27.【答案】D。解析:儿童能够认识到苹果没有因为切开而改变重量,这说明儿童思维具备了守恒性。平衡性、同化性、顺应性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28.下列特征不属于意志品质的是()。心理学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复杂性

28.【答案】D。解析:意志品质有三个特征:自觉性、果断性和坚持性。复杂性不属于意志品质的特征,故选D。

29.从整体上看,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呈现为()。教育心理学

A.正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D型分布

D.L型分布

29.【答案】A。解析:人类的智力分布,从整体上看基本为正态分布。故选A。

30.下列有关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教育心理学

①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

②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

③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

④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答案】C。解析,动机强度和任务难易度之间的关系是: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由此可知①④错误,排除ABD项。正确答案选C。

31.某人经常问自己: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该个体正处在()。教育心理学

A.信任感对怀疑感阶段

B.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

C.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31.【答案】D。解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是对自我及其角色提出的疑问,与此相关的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自我同一性本意是证明身份,指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同一风格”的自我。故此人应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阶段。

32.学生采用列提纲、画图形、列表格等方法进行复习的做法属于()。教育心理学

A.注意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32.【答案】B。解析: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等);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等。复述策略指利用随意记忆和有意识记;排除抑制干扰;整体记忆与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画线、圈点批注等。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故列提纲、画图形、列表格应属于组织策略,故选B。

33.下列特点不属于发散思维的是()。心理学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33.【答案】D。解析: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流畅性和独创性。逻辑性不属于发散思维的特征,故选D。

34.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与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教育心理学

A.强化法

B.示范法

C.消退法

D.行为塑造法

34.【答案】A。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与表扬和鼓励”是想增强学生提问的行为,故排除C,应该强化法。强化法是指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示范法: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故选A。

35.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并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问题。这表明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教育心理学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景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发展阶段

35.【答案】C。解析:教师成长历程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景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由“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并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问题。”可知,教师开始关注学生,故教师的专业成长处于关注学生阶段。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36.2011年是中国党成立周年。常识

36.【答案】九十

37.2010年10月,党在《“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常识

37.【答案】科学发展

38.《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2年,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常识

38.【答案】91%

39.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是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规划实施,

级为主管理的。教育学

39.【答案】县

40.未成年人已经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再升学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教育。法律法规

40.【答案】职业

4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我国的《》。教育学

41.【答案】学记

42.赫尔巴特强调教学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为中心。教育学

42.【答案】课堂

4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就是“立足过程,”。教育学

43.【答案】促进发展

44.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材(教科书)编写的直接依据是。教育学

44.【答案】课程标准

45.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知识和。教育学

45.【答案】儿童(学生)

46.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

。教育学

46.【答案】说服法(说服教育法)

47.“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表明教师在教学中药遵循的教学原则是。教育学

47.【答案】启发性原则

48.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发现,遗忘进程具有不均衡性,表现为。教育心理学

48.【答案】先快后慢

49.科学工作者可以通过观察动物活动异常现象,对地震灾害进行预测。这是因为人的思维具有的特征。心理学

49.【答案】间接性

50.有些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和耐心细致的帮助下,由懒惰变为勤奋,由粗心变为细心,由自卑变为自信。这说明人的具有可塑性。心理学

50.【答案】性格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51.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育学

51.【答案要点】(1)备课;(2)上课;(3)课外作业的检查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52.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育学

52.【答案要点】(1)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与任务;(2)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3)启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4)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

53.根据记忆规律,教师应怎样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复习?教育心理学

53.【答案要点】(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4)适当过度复习;(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50分,第54、55小题各10分,第56、57小题各15分)

5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职业道德

某位教师曾经采用了很多教育方法,坚持不懈地帮助班上一位性格孤僻、行为散漫,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捣蛋鬼日记》,认真阅读后,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了新的理解,开始反省自己对这个孩子的教育。当她发现孩子的特长后,积极鼓励他发展绘画能力,引导她参与班级活动,在她的呵护和帮助下,孩子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对学习也有了兴趣,后来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画家。

(1)简述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教师践行职业道德的?

54.【答案要点】

(1)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生学习。

(2)①面对行为散漫、不爱学习的学生,教师没有讽刺挖苦,而是关心爱护,努力需求帮助学生的方法,体现了教师要关爱学生。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了教师要善于教书育人。③教育中教师不断获得新的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勇于探索创新,体现了教师要终生学习的理念。

5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法律法规

杭州某小学与学生签订了《学生权利保障公约》,规定:“教师未经学生许可,不得查阅学生的私人日记,不得拆看学生的私人信件,每一位教师不得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列并公布学生的名次。”当校长在升旗仪式上宣读公约后,学生们热烈鼓掌。

某地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小学教师否定“小学生有隐私权”,21%的中学教师反对“中学生有隐私权”。他们认为,教师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的责任。如果不熟知自己的学生,不掌握他们的秘密,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

未来管理班级,教师是否可以拆看学生信件?请运用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55.【答案要点】(1)不可以

(2)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这说明中小学生在内的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②学生的信件、日记等属于个人隐私,教师私自拆阅,是侵犯学生的个人隐私权,属于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依法执教应该是教师的职业底线。中小学生在行使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教育管理权时,也应依法尊重学生的隐私权。

5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教育心理学

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利益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俩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造成的?

(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如何满足甲、乙的需要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56.【答案要点】(1)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2)甲同学是因为归属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乙同学是因为尊重、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3)①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家长沟通,满足学生归属爱的需要、安全需要;②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恰当地表扬和评判,满足学生尊重和安全的需要。

5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教育学

年轻的张老师是某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现任教于一所中学。工作之初,他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全身心的投入到班级管理中。由于他平时对学生不苟言笑,在班级管理中要求非常严格,学生对他敬而远之。渐渐的,张老师发现自己与学生之间有了无形的屏障,课堂变得越来越沉闷,学生不愿意主动发言,自己讲课越来越缺乏激情,班级管理越来越苦难。

在老校长的启发帮助下,张老师意识到问题所在,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兴趣,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探讨人生等,不知不觉中,学生有心事愿意向他倾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1)试试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

(2)上述材料启发教师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7.【答案要点】(1)师生关系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又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①要树立民主意识,建立民主平等的朋友式师生关系。②要了解和研究学生,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教育。③要善于提高自我修养,用学识、才能和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

④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沟通,促进师生心理相容。

文档

2011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考真题及答案

2011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综合知识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来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1.总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对全国青年学生提出的三点希望是()。常识①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②把创新思想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③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④把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A.①②③B.①②④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