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有四种不同的运用状态:运行、热备用(指只有电源断路器断开,一经合闸设备即带电)、冷备用(指设备的电源断路器和刀闸都断开)、检修(系统有检修、布置了安全措施)。为了将这些电气设备由一种运用状态转换到另一种运用状态,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即倒闸操作。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是运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安全管理的重点。需要强调的是,倒闸操作的安全主要是依靠运行人员严格执行《安全规程》、《电气两票补充规定》及相关的操作制度,而不是依靠个人专业技术,所以,运行人员必须首先学好操作制度,这是保证操作安全的重要一环,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一项具体工作、每一个细节都按照操作制度去执行就是操作规范化。操作规范化管理是避免电气误操作的重要手段、有效手段,可以这样说,只要操作达到了规范化要求,就可以杜绝误操作。
第一节 电气倒闸操作的主要技术原则
一、单电源线路停送电的操作顺序
1.停电操作必须按照拉开开关、负荷侧(线路侧)刀闸,母线侧刀闸的顺序依次操作,送电操作顺序与此相反。
2.在操作刀闸前,必须先检查开关确在分闸位置,在合开关送电前,必须检查刀闸在合闸位置,严防带负荷拉、合刀闸。
3.线路重合闸装置的投入、退出,应按调度命令执行。
二、双电源线路停送电操作顺序
1.停电时,应先将线路两端的开关拉开,然后依次拉开线路侧刀闸和电源侧刀闸,送电操作顺序与此相反。
2.在操作刀闸前,必须先检查开关确在分闸位置,在合开关送电前,必须检查刀闸在合闸位置。
3.用开关并列操作时,应经同期鉴定,严防非同期并列。
三、变压器的停送电操作顺序
1.单电源变压器:停电时应先断开负荷侧开关,再断开电源侧开关(降压变压器,高压侧为电源侧:升压变压器,低压侧为电源侧),最后拉开各侧刀闸,送电操作顺序与此相反。
2.双电源或三电源变压器:
(1) 一般情况下,停电时,先断开低压侧开关,再断开中压侧开关,然后断开高压侧开关,最后拉开各侧刀闸,送电操作顺序与此相反。
(2) 特殊情况下,变压器停、送电的操作顺序还必须考虑保护的配备和潮流分布情况。
(3) 500KV变压器停、送电的操作顺序,停电时:按照先断开高压侧开关,再断开低压侧开关、后断开中压侧开关,最后拉开各侧刀闸。送电时:合上各侧刀闸后,先用220kv中压侧开关给主变充电,然后合低压侧开关,用高压侧开关合环。
3.输电线路电抗器停、送电,拉、合刀闸前,调度值班员检查对侧开关在分闸状态后,方可下达操作命令,操作时厂(站)值班员检查本侧开关在分闸状态。
四、投入或断开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电压为110干伏及以上的空载变压器时,应先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以防变压器线圈间由于静电感应引起传递过电压。
五、单相刀闸和跌落式熔断器的操作顺序
1.水平排列时:停电拉闸应先拉中相,后拉两边相,送电合闸操作顺序与此相反。
2.垂直排列时:停电拉闸应从上到下依次拉开各相,送电合闸操作顺序与此相反。
六、在倒母线操作时,首先应使母联两侧刀闸及开关均在合闸位置,然后将母联开关的控制回路保险取下。
七、回路中未装设开关时,允许用刀闸进行下列操作:
1.拉开或合上无故障的电压互感器或避雷器;
2.拉开或合上无故障的母线或直接连接在母线设备上的电容电流;
3.拉开或合上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刀闸。不论中性点是否接有消弧线圈,只有在该系统没有接地故障时才可进行;
4.拉开或合上励磁电流不超过2安的无故障的空载变压器和电容电流不超过5安的无故障的空载线路。
5.拉开或合上10干伏及以下电流在70安以下的环路均衡电流;
6.用屋外三联刀闸拉开或合上电压在10干伏及以下电流在15安以下的负荷;
7.与开关并联的旁路刀闸,当开关在合闸位置时,可拉、合该开关的旁路电流,但在操作前,须将该开关的控制回路保险取下。
八、在只有刀闸和保险器的低压回路,停电时应先拉开刀闸,后取下保险器,送电时与此相反。
九、保护和自动装置的投退,应遵照调度规程和现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运行规程的具体规定执行。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改变定值,需由继电保护专业人员进行。
十、当由变压器向接有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空载母线合闸充电时,在可能条件下,应将变压器中性点按地或接消弧线圈,以防止中性点自发位移而产生谐振过电压。
十一、操作架专家系统的技术要求
1.应符合上述规定的电气倒闸操作技术原则。
2.软件应具有仿真的功能。既能用专家系统自动生成票,又能用图形点击操作开票。
3.软件应具备操作二次设备的功能。
4.软件应具备逻辑判断功能,对不符合电气倒闸操作技术原则的错误性操作能自动识别并能提示。
十二、有关验电的补充规定:
1.五防密封式开关柜、GIS组合电器等全封闭的设备,为电缆出线或全封闭母线出线的,在合接地刀闸前可将检查开关、刀闸分闸位置、表计指示为零和带电显示器灯灭同时具备作为无电的依据。架空出线的,可在套管外侧验电。
2.管式母线位置高,验电困难时,有接地刀闸的,可在接地刀闸引下线处验电;接地刀闸无引下线的,可将检查母线上所有的刀闸确在全部断开位置,作为无电的依据;或者合上PT刀闸验电后再拉开。
十三、为防止电动机构刀闸在运行中发生带负荷拉刀闸或误合的事故,应在刀闸操作完后断开电动机构控制回路电源。
第二节 电气倒闸操作一般规定
1.电气倒闸操作严禁违反《两票补充规定》中关于电气倒闸操作的主要技术原则。
2.改变后的运行方式应正确、合理及可靠,优先采用运行规程中规定的各种运行方式,使电气设备及继电保护尽可能处在最佳状态运行。
3.倒闸操作必须两人执行,在操作过程中,监护人与操作人员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监护人员发出操作命令,操作人必须严格执行。如对监护人发出的命令有疑问或认为其威胁人身及设备安全时,操作人有权拒绝执行,并向发令人汇报。
4.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操作,立即向发令人汇报。
5.一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一组操作人员一次只能带一张操作票进行操作。
6.一个操作任务应由一组操作人员完成,严禁通过电话联系等手段让其他人代为操作某些项目。
7.操作过程中的联系工作由监护人担任,并直接找发令人联系,不允许经其他人传达。
8.必须正确使用防误闭锁装置,严禁随意解锁。
9.倒闸操作要考虑是否会影响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运行。
10.一般情况下,倒闸操作必须按照程序进行,事故情况下,运行人员可按事故处理原则和有关规程的规定进行倒闸操作,但事后必须立即向值长报告。
11.电网有重大操作时,运行人员应做好事故预想;发电厂内的重大电气操作,值长及集控值班人员要做好事故预想,拟定的对策及应急措施要具体可行。
第三节 电气倒闸操作的执行程序和规范化要求
一、发布和接受操作任务:
1.上级调度下达的操作命令或由值长管辖的一切设备的操作,都应由值长签发命令,并通过机长下达到操作人员。
2.值班人员除值长、机长、主值班员外不接受其它专业人员的操作命令,各专业之间的联系工作要通过机长、值长,然后下达命令。
3.所有发布和接受命令的过程都要使用设备双重编号,发令人要将操作任务、目的及安全注意事项向接令人交待清楚,接令人应将其内容复诵一遍。如有疑问要立即提出,双方均清楚以后方可继续操作程序。
4.发布和接受操作任务时,机组长、监护人、操作人应全部站立。监护人在右、操作人在左,并排站在机组长对面。
5.发令人要对接令人的精神状态和技术水平负责,禁止精神状态不佳者参与操作程序,特别重要和复杂的操作应由熟练的值班员执行,并联系发电部电气专业工程师到现场。
二、操作票的填写、审查:
1.正常的电气倒闸操作都要按规定使用操作票,《两票》及本公司规定可以不填写操作票的,必须使用操作命令卡。
2.操作票应由操作人根据操作任务、设备系统运行方式和运用状态填写,特殊情况需要由前一班值班人员填写时,的操作人必须认真、细致地审查,确认无误后,由操作人、监护人、机组长、值长签字后执行。
3.填写操作任务时必须使用设备双重编号,《两票》规定需填入操作票的项目必须填入操作票。
4.操作票填写以及签名一律使用蓝黑墨水钢笔。
5.操作票应按以下术语添写:刀闸操作使用“拉开”、“合上”;开关操作使用“断开”、“合上”;保险操作使用“给上”、“取下”;连接压板操作使用“投入”、“退出”;切换压板操作使用“将***切至***位”;把手操作使用“投入”、“退出”或“将***切至***位”。
6.拆装接地线项目要注明具体地点和地线编号。
7.操作票填写严禁并项、添项以及用勾划的方法倒顺序。
8.如一页操作票不能满足填写一个操作任务的所有项目时,可在第一页操作票下面留一行,填写“下接*****号”操作票字样,第二页操作票上面留一行,填写“上接*****号”操作票字样,操作时间以及操作任务应填写在第一页操作票上,签名应签在最后一页操作票上,签名应工整。
9.操作票填写要字迹工整、清晰、正确,不得任意涂改,如有错、漏字需要修改时,必须保证清晰,关键字(关键字指设备名称、编号及所有动词)不得涂改,否则作废。
10.操作人填写操作票后,应先审查一遍,然后交监护人审查。
11.为了保证操作项目和顺序的正确,操作人和监护人应在符合现场实际的模拟图板上进行模拟预演。经模拟预演确认操作票正确无误后,由监护人在操作项目下面一行中间加盖“以下空白”章并签字,然后交机组长、值长审查。
12.操作票经审查无误、签名盖章后,监护人应将该操作票放在专用操作票夹板上,做好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三、操作执行命令的发布和执行
1.值长、机组长应根据需要及操作准备情况及时下达操作执行命令。
2.监护人在接到操作执行命令时,必须复诵,得到发令人许可后,将接令时间记入操作票“命令操作时间栏”内。
四、进行倒闸操作
1.操作中必须按操作票所列项目顺序依次进行操作。禁止跳票、跳项,倒项,添项和漏项以及干与操作任务无关的工作。
2.前往操作现场时,监护人手持操作票走在操作人的后面,注意监护操作人正确地走向操作设备的位置。
3.到达操作位置,监护人和操作人应首先共同核对设备的名称、编号和运用状态。经核对无误后,操作人站好位置,准备操作。
4.操作时,操作人站在设备的正前方,监护人站在操作人右侧稍靠后的位置(接近于并排)。
5.进行每项操作时,先由监护人高声唱票,操作人接令后应再次核对设备名称、编号无误后,手指被操作设备高声复诵,监护人确认复诵无误并最后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正确,发出“对,执行!”的命令,操作人经三秒思考无误后方可进行操作。
6.操作人手指设备时,应右手食指伸直,指向所要操作设备,其余四指弯曲握成拳状,右手食指应与设备保持较近的距离,手指设备时间必须停留到监护人发出“对,执行”令为止。
7.操作人在操作开关把手进行开关分合操作和复位开关把手时,必须使用右手,手势应正确。具体说明:分闸操作或分闸复位时,应预先将右手腕右旋90°,握住开关把手,逆时针将开关把手切至“预分”、“分闸”位断开开关,然后放开把手,使把手自动恢复到“分闸后”位置;合闸操作或合闸复位时,应预先将右手腕左旋90°,握住开关把手,顺时针将开关把手切至“预合”、“合闸”位合上开关,然后放开把手,使把手自动恢复到“合闸后”位置。
8.操作完一项,经检查确已达到操作效果后,在操作票项目左侧打一个“∨”,严禁操作完一起打“∨”。
9.操作过程中发生系统运行方式改变或疑问时,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应立即停止操作,弄清问题后,经机长、值长同意后方可继续操作。
10.全部操作项目进行完毕后,监护人和操作人还应共同进行一次复查,以防漏项,错项。
11.在执行倒闸操作中,如已操作了一项或多项,因故停止操作时,在因故不执行的操作项目前打“×”,并在备注栏中注明原因,在操作票上加盖“已执行”章,按已执行操作票处理。
五、汇报、盖章与记录
1.操作全部结束后,监护人应立即向发令人汇报操作开始和终了时间,并在操作票上加盖“已执行”章。
2.“已执行”章盖在每一页已执行操作票编号的正上方,不准将票号压住。“作废”和“未执行”章也盖在相同位置。
3.“已执行”、“未执行”及“作废”操作票一律保存三个月有。
4.机组长应将操作任务及其起止时间,操作中发生的问题记入运行记录簿中。
附:倒闸操作执行程序
附录1:发布和接受操作任务程序
附录2:填写和审核操作票程序
附录3:操作执行命令的发布和接受程序
附录4:进行倒闸操作程序
附录5:汇报、盖章与记录程序
附录6:操作中发生异常或疑问执行程序
附录1:发布和接受操作任务程序
值长发布操作任务
机组长接受操作任务
机组长分析操作任务 不清楚 询问值长
清楚
选定监护人操作人
机组长发布操作任务
监护人操作人分析操作任务 不清楚 询问机组长
清楚
监护人指导 操作人填写操作票
附录2:填写和审核操作票程序
监护人指导 操作人填写操作票
操作人审核操作票 错误
正确
签字后交监护人审核
监护人审核操作票、模拟预演 错误
正确
签字盖章后交机组长审核
机组长审核操作票 错误
正确
签字后交值长审核
值长审核操作票 错误
正确
交机组长等待操作执行命令、根据需要通知专工、操作人准备操作工具
附录3:操作执行命令的发布和接受程序
值长发布操作命令
核实确认 复诵
机组长接受操作命令
机组长确认操作票
需专工把关的操作专工是否已到现场
否 是
等专工到现场
机组长发布操作命令
核实确认 复诵
监护人操作人接受命令
执行操作
附录4:进行倒闸操作程序
执行操作
检查核对操作项目
监护人高声唱票
操作人手指设备复诵
监护人确认下操作令
三秒思考、进行操作
检查操作质量 不合格 查清原因
合格
打“√”
附录5:汇报、盖章与记录程序
操作票执行完毕
监护人汇报机组长
机组长确认无误 否 查明原因
监护人加盖“已执行”章 汇报值长操作完毕
机组长在日志上做好记录
附录6:操作中发生异常或疑问执行程序
操作中发生疑问和出现异常
终止操作
报告机组长查明原因
继续操作 与该操作无关
根据机组长命令执行 可能发生不安全问题
原票停止执行 操作票错误
根据机组长命令执行 操作不当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