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今年的一模作文命题,我们可以归类为5大关键词——“珍惜”、“懂得”、“温暖”、“成功”、“成长”。(如下表)
珍惜 | 珍贵的礼物 | 珍惜 | 缺失的一角 | |
懂得 | 懂 | 渐渐明白 | 我能理解 | 原来是这样 |
温暖 | 温暖 | 背影 | 给自己一片阳光 | 那一刻,我的心中春暖花开 |
成功 | 其实,这不难 | 闯关 | ||
成长 | 行走在路上 | 晚归 | 今夜无眠 |
2、围绕“懂得”,重在关注学生内心的成长,与去年《终于明白》、《爱原来是一片海洋》等题是一脉相承。其中,“渐渐”、“原来”等词具有提示性,要求学生写出变化的过程,有内容,有波澜。至于“懂得”的内容,则多种多样。从自身成长来说,可以写懂得成长需要,懂得成长需要各种经历和体验,懂得成长还需要责任感;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来说,可以写懂得信任的珍贵,懂得宽容待人更能赢得理解,懂得沟通是连接心灵的桥梁等等;从感悟生活的角度来说,可以写懂得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懂得幸福就在身边某个细微的角落,懂得慢下来,生活会更美好等等。
3、围绕“温暖”,重在关注学生内心感受。“阳光”、“春暖花开”等词具有比喻义,审题要求上略高于《温暖》本身,但一般学生都能进行这样的相关联想,难度不大。难的是怎样写出新意。如《给自己一片阳光》可以更多地关注人生,思考人生中的“阳光”:积极乐观的心态、宽容豁达的胸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也可以更多地关注社会,比如最近的雾霾笼罩,人们渴望阳光,若将“阳光”喻为善待环境的意识,呼吁人类在物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提醒自己保护环境,给自己留下“一片阳光”,这样的选材和立意会更加贴近生活,与时俱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至于《背影》一题,我们也把他归到了“温暖”类,主要是考虑到提示语“朱自清的《背影》作为一经典名著,它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相信那个‘蹒跚的’‘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背影也感动过你。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那么一个背影在瞬间让你触动呢?”蕴含的是一种暖暖的亲情。事实上,有学生以《背影》为题表达对默默无闻者的歌颂,也是非常成功的作文。
4、围绕“成功”,重在关注学生的面对挫折的态度。《其实,这不难》,应写出从“难”到“易”的过程,重在“成功”后的自我反思、自我激励;《闯关》把困难喻为一个个“关卡”,重在“闯”的过程中,思想的变化和成长。
5、围绕“成长”,重在关注学生对自我、对社会的思考。《行走在路上》是一个老题,很多学生都有过类似的素材,容易落入俗套。《今夜无眠》要写出“无眠”的原因,在“无眠”过程中,“我”必然能有新的领悟、新的收获、新的成长。《晚归》是个非常好的题目,它可以是围绕“珍惜”的,可以是围绕“温暖”的,也可以是围绕“懂得”的……“晚归”可以是事件展开的原因,也可以是事件发生的结果,不同的选择可以写出不同的新意,给了学生极大的思考空间。
综上可见,一模作文重点还在于对学生“自我”的关注,并由“小我”逐步迈向“大我”,要求学生一方面深入了解自我,反思自我的成长,一方面放眼社会,对社会现象融入自己独特的思考。笔者认为,中考命题也将围绕“温暖”、“懂得”、“成长”等关键词,并强调写出变化的“过程”,重提结构的过渡、层次与照应,写出波澜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