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1:37:00
文档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可予以抗菌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为肠杆菌科细菌、金葡菌,亦可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厌氧菌等。重症患者及机械通气、昏迷、激素应用等危险因素患者的病原菌可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及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
推荐度:
导读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可予以抗菌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为肠杆菌科细菌、金葡菌,亦可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厌氧菌等。重症患者及机械通气、昏迷、激素应用等危险因素患者的病原菌可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及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
第四部分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可予以抗菌治疗。

医院获得性肺炎

常见的病原菌为肠杆菌科细菌、金葡菌,亦可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厌氧菌等。重症患者及机械通气、昏迷、激素应用等危险因素患者的病原菌可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及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等。

【治疗原则】

1.应重视病原检查,给予抗菌治疗前先采取痰标本进行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及培养,体温高、全身症状严重者同时送血培养。有阳性结果时做药敏试验。

2.尽早开始经验治疗。首先采用针对常见病原菌的抗菌药物。明确病原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3.疗程根据不同病原菌、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等因素而定。宜采用注射剂,病情显著好转或稳定后并能口服时改用口服药。

【病原治疗】 

见表4.5。

表4.5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治疗

病原宜选药物可选药物备注
金葡菌
甲氧西林敏感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林可霉素,克林菌素

有青霉素类过敏性休克史者不宜用头孢菌素类
甲氧西林耐药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磷霉素,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与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联合,不宜单用

肠杆菌科细菌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碳青霉烯类

铜绿假单胞菌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

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或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

通常需联合用药
不动杆菌属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

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重症患者可联合氨基糖苷类
真菌氟康唑,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联合用药)
厌氧菌克林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甲硝唑
肺脓肿

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金葡菌、肠杆菌科细菌及厌氧菌(主要为口腔厌氧菌)等,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胸腔积液培养(包括厌氧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确定病原诊断、指导抗菌治疗有重要价值。

【治疗原则】

1.保持脓液引流通畅至关重要。

2.在病原菌未明确前应选用能覆盖上述细菌的抗需氧菌和抗厌氧菌药物。明确病原菌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结合临床情况调整用药。

3.抗菌药物总疗程6~10周,或直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X线胸片显示脓腔及炎性病变完全消散,仅残留纤维条索状阴影为止。

【病原治疗】 见表4.6。

表4.6  肺脓肿患者的病原治疗

病原宜选药物可选药物
厌氧菌青霉素(大剂量),克林霉素,ß内酰胺类/ß内酰胺酶抑制剂

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甲硝唑

金葡菌

  甲氧西林敏感

  甲氧西林耐药

苯唑西林,氯唑西林,阿莫西林

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克林霉素

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利福平,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 

肺炎链球菌

  青霉素敏感

  青霉素耐药

青霉素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溶血性链球菌青霉素G或青霉素V

氨苄(阿莫)西林,第一代头孢菌素,克林霉素
肠杆菌科细菌第二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

氟喹诺酮类,ß内酰胺类/ß内酰胺酶抑制剂

脓胸

脓胸大多由多种细菌所引起。常见的病原菌在婴幼儿(<5岁)多为金葡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在>5岁、发生于急性肺炎后者,多为肺炎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流感嗜血杆菌;在亚急性和慢性患者,多为厌氧链球菌、拟杆菌属、肠杆菌科细菌。

【治疗原则】

1.首先取脓液做涂片及培养,并结合临床经验用药。

2.按照治疗效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3.急性期宜注射用药,必要时也可胸腔内注射(限用于包裹性厚壁脓肿)。

4.积极引流,排除脓液,促进肺复张。

5.给药剂量要足够充分,疗程宜长。通常应于体温正常后2周以上,患者周围血白细胞恢复正常,X线胸片显示胸液吸收,方可考虑停药,以防止脓胸复发。总疗程3~6周。

6.慢性脓胸患者应采取外科处理。

【病原治疗】

见表4.7。

表4.7  脓胸的病原治疗

病原宜选药物可选药物
厌氧菌青霉素(大剂量),克林霉素,ß内酰胺类/ß内酰胺酶抑制剂

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甲硝唑

金葡菌

  甲氧西林敏感

  甲氧西林耐药

苯唑西林,氯唑西林,阿莫西林

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克林霉素

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利福平

肺炎链球菌

  青霉素敏感

  青霉素耐药

青霉素G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流感嗜血杆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

肠杆菌科细菌第二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

氟喹诺酮类,ß内酰胺类/ß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联合用药)

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

根据感染部位及有无合并症,可将尿路感染分为单纯性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单纯性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依照其病程又可分为急性和反复发作性。急性单纯性上、下尿路感染多见于门、急诊患者,病原菌80%以上为大肠埃希菌;而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除仍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见(30%~50%)外,也可为肠球菌属、变形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尚可为葡萄球菌属、念珠菌属等。

【治疗原则】

给予抗菌药物前留取清洁中段尿,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初治时按常见病原菌给药;获知药敏试验结果后,必要时调整用药。

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初发患者,治疗宜用毒性小、口服方便,价格较低的抗菌药物,疗程通常为3~5 天。

急性肾盂肾炎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明显的患者宜注射给药,疗程至少14 天,一般2~4周;热退后可改为口服给药。反复发作性肾盂肾炎患者疗程需更长,常需4~6周。

对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进行全面尿路系统检查,若发现尿路解剖畸形或功能异常者,应予以矫正或相应处理。

【病原治疗】 

见表4.8。

表4.8  膀胱炎和肾盂肾炎的病原治疗

疾病病原宜选药物可选药物
膀胱炎大肠埃希菌

腐生葡萄球菌

肠球菌属

呋喃妥因,磷霉素

头孢氨苄,头孢拉定

阿莫西林

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复方磺胺甲噁唑,氟喹诺酮类*

呋喃妥因、磷霉素

呋喃妥因

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

克雷伯菌属

腐生葡萄球菌

肠球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念珠菌属

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唑啉,头孢拉定

氨苄西林

环丙沙星、哌拉西林±氨基糖苷类

氟康唑

氟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氟喹诺酮类

头孢呋辛

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头孢他啶或头孢哌酮+氨基糖苷类

两性霉素B

注:*大肠埃希菌对本类药物耐药株在50%以上,必须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细菌性前列腺炎

根据临床表现、病原菌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将前列腺炎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两类,而细菌性前列腺炎又可分为急性及慢性。急性患者的病原菌大多为大肠埃希菌或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少数可为淋病奈瑟球菌或沙眼衣原体;慢性患者的病原菌除大肠埃希菌或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外,亦可为肠球菌属。

【治疗原则】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原菌检查可取前列腺液做细菌培养,但不宜对急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前列腺按摩取前列腺液,以防感染扩散,可取中段尿细菌培养作为参考。

应选用能覆盖可能的病原菌并能渗透至前列腺内的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治疗。获知病原菌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宜选用在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液中可达到有效浓度的抗菌药物,如氟喹诺酮类、复方磺胺甲噁唑、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在急性感染期,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也能渗入炎性前列腺组织,达到一定药物浓度,故上述药物在急性期时也可选用。

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较困难,疗程须较长,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需4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需1~3个月。一般为4~6周。

部分患者需行前列腺切除术。

【病原治疗】

见表4.9。

表4.9   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治疗

病原宜选药物可选药物备注
大肠埃希菌氟喹诺酮类,复方磺胺甲噁唑

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株达50%以上,必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肠杆菌科细菌氟喹诺酮类复方磺胺甲噁唑

肠球菌属氟喹诺酮类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淋病奈瑟球菌或沙眼衣原体氟喹诺酮类或头孢曲松(单剂)+多西环素

 
急性感染性腹泻

【治疗原则】 

1. 病毒及细菌毒素(如食物中毒等)引起的腹泻一般不需用抗菌药物。

1.首先留取粪便做常规检查与细菌培养,结合临床情况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明确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临床疗效不满意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2.腹泻次数和粪便量较多者,应及时补充液体及电解质。

3.轻症病例可口服用药;病情严重者应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并能口服时改为口服。

【病原治疗】

见表4.10。

表4.10   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原治疗

疾病病原宜选药物可选药物备注
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诺瓦克样病毒,肠型腺病毒等对症治疗
细菌性痢疾志贺菌属氟喹诺酮类复方磺胺甲噁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磷霉素,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

疗程5~7天

霍乱(包括副霍乱)霍乱弧菌,ElTor霍乱弧菌

氟喹诺酮类复方磺胺甲噁唑,多西环素、氨苄西林

纠正失水及电解质紊乱为首要治疗措施
沙门菌属胃肠炎沙门菌属氟喹诺酮类复方磺胺甲噁唑,氨苄西林,磷霉素

轻症对症治疗
大肠埃希菌肠炎大肠埃希菌(产肠毒素性、肠致病性、肠侵袭性、肠出血性、肠粘附性)重症用氟喹诺酮类、磷霉素轻症对症治疗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金葡菌(产肠毒素)对症治疗
旅游者腹泻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弯曲杆菌等

重症用氟喹诺酮类轻症对症治疗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多西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氟喹诺酮类

轻症对症治疗
空肠弯曲菌肠炎空肠弯曲菌氟喹诺酮类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轻症对症治疗,重症及发病4日内患者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及假膜性肠炎艰难梭菌(重症)甲硝唑甲硝唑无效时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轻症患者停用抗生素即可,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均需口服给药

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属氟喹诺酮类或复方磺胺甲噁唑

氨基糖苷类对症治疗,合并菌血症时用抗菌药物
阿米巴肠病溶组织阿米巴甲硝唑双碘喹林,巴龙霉素

隐孢子虫肠炎隐孢子虫巴龙霉素螺旋霉素
蓝氏贾第鞭毛虫肠炎贾第鞭毛虫甲硝唑阿苯达唑,替硝唑

败血症

败血症病情危急,一旦临床诊断确立,应即按患者原发病灶、免疫功能状况、发病场所及其他流行病学资料综合考虑其可能的病原,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

1. 及早进行病原学检查,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前应留取血液及其他相关标本送培养,并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获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按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2. 抗菌药物可单用,亦可联合用药,但在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等败血症时需联合用药。疗程一般需用药至体温恢复正常后7~10天,有迁徙病灶者需更长,直至病灶消失。必要时尚需配合外科引流或扩创等措施。

3. 治疗初始阶段需静脉给药,以保证疗效;病情稳定后可改为口服或肌注。

【病原菌】

见表4.13。

表4.13   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及其伴随情况

病原感染源及可能的入侵途径、诱因发病场所备注
表葡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静脉留置导管,体内人工装置医院多为甲氧西林耐药株
金葡菌外科伤口,蜂窝织炎,疖,烧伤创面感染医院或社区医院内获得者多为甲氧西林耐药株
肠球菌属尿路感染,留置导尿管,腹膜透析伴腹膜炎,泌尿生殖系统手术或操作后医院或社区
肺炎链球菌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
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腹腔,胆道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社区多于医院
肺炎克雷伯菌等克雷伯菌属下呼吸道感染,腹腔,胆道感染医院多于社区医院感染者耐药程度高
肠杆菌属、柠檬酸菌属、沙雷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

下呼吸道感染,人工呼吸装置,泌尿生殖系统,腹腔,胆道感染

医院多于社区医院感染者耐药程度高
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医院获得肺炎,人工呼吸装置,复杂性尿路感染,留置导尿管,烧伤创面感染

医院
脆弱拟杆菌腹腔,盆腔感染社区或医院
念珠菌属免疫缺陷(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应用,静脉留置导管,严重烧伤创面感染医院
【病原治疗】  

在病原尚未明确前,可参考表4.13中患者发病时情况及处所,估计其最可能的病原菌,按表4.14中的治疗方案予以经验治疗;在明确病原后,如果原治疗用药疗效不满意,应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表4.14  败血症的病原治疗

病原宜选药物可选药物备注
金葡菌、表葡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敏感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头孢唑啉等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等第二代头孢菌素,克林霉素,磷霉素钠有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性休克史者不宜选用头孢菌素类
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耐药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联合磷霉素钠或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异帕米星,阿米卡星

氨基糖苷类不宜单用,需联合用药
肠球菌属氨苄西林或青霉素G+氨基糖苷类

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肺炎链球菌青霉素G

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呋辛,红霉素,克林霉素肺炎链球菌系青霉素敏感株,该菌对红霉素或克林霉素耐药者多见,需注意药敏试验结果。有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性休克史者不宜选用头孢菌素类

大肠埃希菌氨苄西林/舒巴坦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菌株之间对药物敏感性差异大,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药,并需注意对氟喹诺酮类耐药者多见
肺炎克雷伯菌等克雷伯菌属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菌株之间对药物敏感性差异大,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药
肠杆菌属、柠檬酸菌属,沙雷菌属头孢吡肟或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

同上
不动杆菌属氨苄西林/舒巴坦

氨基糖苷类,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

同上
铜绿假单胞菌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哌拉西林等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

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巴坦,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

同上,一般均需联合用药
脆弱拟杆菌甲硝唑氯霉素,克林霉素,碳青霉烯类
念珠菌属两性霉素B

氟康唑,氟胞嘧啶氟胞嘧啶宜联合用药
表4.16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治疗

病原宜选药物可选药物备注
草绿色链球菌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头孢噻吩或头孢唑啉+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有青霉素类过敏性休克史者不可选头孢菌素类
金葡菌或表葡菌

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敏感

苯唑西林+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

头孢噻吩或头孢唑啉+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或磷霉素钠+氨基糖苷类

同上

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耐药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钠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利福平
肠球菌属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联合用药)

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

仅在必要时应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此时应监测两药的血药浓度,联合用药不宜>2周,用药期间应严密随访肾、耳毒性

肠杆菌科或铜绿假单胞菌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或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

念珠菌属等真菌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腹腔感染

本组疾病包括急性胆囊炎及胆道感染,细菌性肝脓肿,急性腹膜炎,以及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感染等。通常为肠杆菌科细菌、肠球菌属和拟杆菌属等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治疗原则】

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尽可能留取相关标本送培养,获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作为调整用药的依据。

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经验治疗需选用能覆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

急性胰腺炎本身为化学性炎症,无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继发细菌感染时需用抗菌药物。

必须保持病灶部位引流通畅。有手术指征者应进行外科处理,并于手术过程中采集病变部位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初始治疗时需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可改为口服或肌注。

【病原治疗】

在明确病原菌后,根据经验治疗效果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见表4.17。

表4.17   腹腔感染的病原治疗

病原宜选药物可选药物备注
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第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菌株之间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差异大,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药;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者多见

克雷伯菌属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

 
肠杆菌属头孢吡肟或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酶烯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

同上
肠球菌属氨苄西林或青霉素+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拟杆菌属等厌氧菌甲硝唑氯霉素,克林霉素,头霉素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碳青酶烯类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包括毛囊炎、疖、痈、淋巴管炎、急性蜂窝织炎、烧伤创面感染、手术后切口感染及褥疮感染等。毛囊炎、疖、痈及创面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为金葡菌;淋巴管炎及急性蜂窝织炎主要由化脓性链球菌引起;褥疮感染常为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病灶广泛并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或有合并症者,属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不伴以上情况者为单纯性皮肤、软组织感染。

【治疗原则】

皮肤、软组织感染中病灶小而表浅、数量少者如脓疱病,只需局部用药。病灶广泛,并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宜同时全身应用抗菌药物。轻症感染患者可口服给药,严重感染患者可静脉给药。

局部用药以消毒防腐剂(如碘伏)为主,少数情况下亦可用某些主要供局部应用的抗菌药物,如莫匹罗星等。

轻症患者可针对常见病原菌进行经验治疗。全身感染征象显著的患者,应做创面脓液培养,并同时做血培养,获知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必要时据以调整用药。

有脓肿形成时须及时切开引流。 

【病原治疗】见表4.19。

表4.19  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病原治疗

感染主要病原菌宜选药物可选药物
疖,痈金葡菌,(甲氧西林敏感株)

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第一代头孢菌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

淋巴管炎,急性蜂窝织炎化脓性链球菌青霉素,阿莫西林第一代头孢菌素,红霉素,克林霉素
创面,手术后切口感染,褥疮感染金葡菌(甲氧西林敏感株)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磷霉素,克林霉素
金葡菌(甲氧西林耐药株)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磷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氟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消化链球菌等革兰阳性厌氧菌青霉素,克林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
脆弱拟杆菌甲硝唑克林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口腔、颌面部感染

口腔感染

口腔感染主要为口腔正常菌群和某些致病菌(如厌氧菌、草绿色链球菌和白念珠菌等)的混合感染。包括牙齿周围组织感染,如牙周炎、冠周炎、急性根尖周围炎(牙槽脓肿)、干槽症(拔牙后感染)、急性牙周脓肿等,以及口腔黏膜白念珠菌感染。

【治疗原则】

1.以局部治疗为主,如清除牙石、菌斑,冲洗局部,切开引流清除感染的牙髓等,并注意口腔卫生,抗菌治疗为辅助治疗。

2.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进行牙周病、牙体病治疗前后可短期口服抗菌药物3~7天。

3.必要时可局部使用抗菌制剂。

 【病原治疗】

见表4.20。

表4.20   口腔感染的病原治疗

口腔感染宜选药物可选药物备注
牙周炎,冠周炎阿莫西林,甲硝唑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
急性根尖周围炎同上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
干槽症局部处理
急性牙周脓肿阿莫西林,甲硝唑
口腔黏膜白念珠菌感染制霉菌素局部应用氟康唑去除有关易感因素(如用广谱抗生素),治疗被念珠菌污染的残根、牙石、菌斑等
颌面部感染

颌面部感染包括面部疖、痈、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等。主要的病原菌有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杆菌科细菌,或消化链球菌、普雷沃菌、梭杆菌等厌氧菌;偶有铜绿假单胞菌等。

【治疗原则】

尽早进行血液和脓液的病原微生物检查和药敏试验。

根据感染的来源和临床表现等推断可能的病原菌,立即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联合应用抗需氧菌和抗厌氧菌药物。初始治疗宜静脉给药;病情明显好转后可改肌注或口服。

获知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后,结合经验治疗的效果调整用药。

及时进行脓液引流,感染控制后给予局部处理。

【病原治疗】

见表4.21

表4.21  颌面部感染的病原治疗

病原宜选药物可选药物备注
金葡菌

  甲氧西林敏感

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第一代头孢菌素,克林霉素,红霉素

面部疖、痈严禁局部挤压和热敷

  甲氧西林耐药

万古(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

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利福平

溶血性链球菌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第一代头孢菌素,红霉素,克林霉素
肠杆菌科细菌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
厌氧菌克林霉素,甲硝唑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的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
深部真菌病

根据病原菌的致病力可分为致病性真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致病性真菌本身具有致病性,包括组织浆胞菌、粗球孢子菌、巴西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暗色真菌、足分枝菌和孢子丝菌等,此类真菌所致感染多呈地区流行。条件致病性真菌有念珠菌属、隐球菌属、曲霉属、毛霉属、放线菌属、奴卡菌属等,此类真菌致病性低,通常不感染正常人,但正常量接触后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染。

【治疗原则】

应首先在感染部位采取标本进行涂片检查及培养,找到病原真菌时方可确诊。自无菌部位采取的标本培养阳性者为疑似病例。

根据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选择用药。在病原真菌未明确前,可参考常见的病原真菌给予经验治疗;明确病原菌后,可根据经验治疗的疗效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给药。

疗程需较长,一般为6~12周或更长。

严重感染的治疗应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的抗真菌药物,并应静脉给药,以增强疗效并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在应用抗真菌药物的同时,应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有指征时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病原治疗】

见表4.28。表中抗真菌药的选用仅根据其抗真菌活性列出,临床应用中尚需依据患者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患者基础情况以及抗真菌药物在人体内分布特点及其毒性大小,综合考虑选用不同的药物及治疗方案。

表4.28  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治疗

病原宜选药物可选药物
念珠菌属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

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制霉菌素限局部应用

隐球菌属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氟康唑、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氟胞嘧啶

曲霉两性霉素B

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

毛霉两性霉素B

放线菌属氨苄西林或青霉素多西环素,头孢曲松,克林霉素、红霉素
诺卡菌属复方磺胺甲噁唑

米诺环素
组织浆胞菌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

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氟康唑

球孢子菌两性霉素B

酮康唑,氟康唑
皮炎芽生菌两性霉素B

伊曲康唑,氟康唑
暗色真菌酮康唑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孢子丝菌属伊曲康唑碘化钾,两性霉素B,氟康唑

注:氟胞嘧啶不宜单用。

分枝杆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治疗原则】

1.贯彻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的“十字方针”:

a)早期:应尽可能早发现和早治疗。

b)联合:联合应用多种抗结核病药物,提高杀菌力,防止产生耐药性。

c)适量:剂量适当,减少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d)规则:按照化疗方案,按时、规范服药。

e)全程:必须教育患者坚持完成全疗程治疗。

2.化疗方案的制订与调整用药的基本原则:

a)按照患者不同的病变类型选用国际和国内推荐的标准化疗方案。

b)对获得性耐药患者的化疗方案中,至少包含有2种或2种以上患者未曾用过或病原菌对之敏感的药物。

c)切忌中途单一换药或加药,亦不可随意延长或缩短疗程。掌握好停药或换药的原则。

d)治疗过程中偶尔出现一过性耐药,无须改变正在执行的化疗方案。

e)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艾滋病患者避免使用利福平。

3. 痰结核菌阳性的肺结核病患者是治疗的主要对象,痰菌阴性但病灶活动者亦应予以治疗。

【病原治疗】

1.一般分为强化治疗阶段(强化期)和巩固治疗阶段(巩固期),标准短程化疗(疗程6~9个月)方案中强化阶段以3~4种药物联合应用8~12周,巩固阶段以2~3种药物联合应用。

2.用药方式:(1)全程每日用药;(2)强化期每日用药,巩固期间歇用药;(3)全程间歇用药。

3.治疗慢性传染性肺结核、耐多药结核病的可选药物:对氨水杨酸、丙硫异烟胺、卷曲霉素、环丝氨酸、阿米卡星、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和克拉霉素、氯法齐明等。

4.治疗慢性传染性肺结核、耐多药结核病的疗程:强化期至少3个月,巩固期至少18个月。

破伤风

本病病原菌为破伤风梭菌。新生儿破伤风应按乙类传染病报告。

【治疗原则】

患者应住院治疗,环境要安静,避免刺激。

皮肤损害的清创应在使用抗生素、镇静剂后1小时内进行。

及早应用抗毒素及抗菌药物。遇有较深伤口或污秽创伤时应预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病原治疗】

1.抗毒素:人抗破伤风抗毒素用前不需要做皮肤试验。马抗破伤风抗血清应用前做皮肤试验,阳性者应采用脱敏疗法。

2.抗菌药物:宜选药物为青霉素或多西环素(静脉给药);可选药物为甲硝唑。

气性坏疽

本病病原菌为产气荚膜梭菌。一旦发现,应立即以特殊感染病例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治疗原则】    

一、患者住单间病房并实施床旁接触隔离。

二、尽早进行清创术,清除感染组织及坏死组织。取创口分泌物做需氧及厌氧培养。必要时应截肢。

三、早期足量应用抗厌氧菌药物,合并需氧菌感染时联合应用抗需氧菌药物。

【病原治疗】

i.宜选药物:青霉素+克林霉素。

ii.可选药物:多西环素,氯霉素,头孢曲松或红霉素。

  

文档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可予以抗菌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为肠杆菌科细菌、金葡菌,亦可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厌氧菌等。重症患者及机械通气、昏迷、激素应用等危险因素患者的病原菌可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及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