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竞赛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小题总分10分)
1.下列句子与课文不一致的是 ( )
A.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C.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声,发于色,而后喻。出则无法家拂士,入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根据原文填空都正确的是 ( )
①公曰:“牺牲玉帛,(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A。①弗敢专也②亲戚畔之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①弗敢加也②亲戚畔之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①弗敢专也②天下顺之③而不知人之乐
D.①弗敢加也②天下顺之③而不知人之乐
3.与《桃花源记》语句顺序完全相同的是 ( )
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④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⑥遂与外人间隔
A.③①②④⑤⑥ B.③②①⑤④⑥
C。③①②④⑥⑤ D.③②①④⑥⑤
4.根据原文填空都正确的是 ( )
(1)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A.①太守宴也 ②何有于我哉?
B.①众宾欢也 ②可以为师矣。
C.①众宾欢也 ②不亦君子乎?
D.①太守宴也 ②是以谓之‘文’也。
5.下文横线上应填人的恰当的诗句是 ( )
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古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诗,可以说分别体现了这两种自然美。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C.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D.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
二、补充默写
(按要求答题,每题1分,共40题40分,有错字该题不计分)
1.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2. , ;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其中往来种作┅┅悉如外人。 。(陶渊明《桃花源记》)
4. ,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 。董生举进士┄┄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6.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 ,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7.孟子曰:“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苏轼《上枢密韩太尉书》)
8.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诗经》)
9.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0. ,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1. ,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3.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1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李白《行路难》)
15.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6.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7. ,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18.遥知兄弟登高处,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9.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 。(赵翼《论诗》)
20.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21.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
2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木兰诗》)
2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4.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婵院》)
25.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孙侄》)
26.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7.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
28.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9.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30.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三、按要求填空
(每小题2分,共60分,注意:错一字该题不计分)
1.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通过写交往人物来表现主人高雅情趣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 。
2.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顺应历史潮流,揭竿而起,势如破竹,极大地撼动了秦王朝的统治。这正证明了孟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论语 六则》中论述学习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论语 六则》中,孔子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过零丁洋》诗人形容国事和身世境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高调,真是“ ”,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答)。
13.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答)
1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 ”。
15.公园花展,观赏牡丹花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7. 《出师表》中,诸葛亮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两汉兴衰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9.围郑的理由是: , 。(《烛之武退秦师》)
20.为了招揽士人、贤才,勾践: , 。(《勾践灭吴》)
21.邹忌以己之私事讽谏威王,得出的结论是: ,齐王采纳意见最后的结果是: 。(《战国策》)
22.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23.秋水时至,河伯见径流之大而情不自禁的产生骄傲情绪,请问书中的原话是:
。
24.孟子为梁惠王解答“民不加多”的疑惑,最后指出梁惠王应该: 。(《寡人之于国也》)
25. 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句子很多,请你默写出三句。 (本题3分;所写的句子中须含有“雨”字,如“清明时节雨纷纷”)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默写古诗词中字面上含有“鸟”字的诗句,并注明作者或标题(不限课文,本题3分)。
例句:月出惊山鸟 出处:王维《鸟鸣涧》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某年中秋,我驻美使馆召开部分留美学生座谈会。(本题6分)
①主持人的发言引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的名句:“____ ____ ____ _。”
②甲同学的发言引用了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___ ____。”
③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李白的诗句:“ ,______ _______。”
④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杜甫的诗句:“_________ ____,月是故乡明。”
⑤丁同学的发言引用了苏轼的诗句:“ ,_____________。”
⑥戊同学的发言引用了王安石的诗句:“__________ 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高一古诗文背诵竞赛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D;2.B;3.C;4.A;5.D
二、补充默写
(按要求答题,每题1分,共40题40分,有错字该题不计分)
1.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好读书,不求甚解;5.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6.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7.我善养吾浩然之气;8.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0.不识庐山真面目, 1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1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5.沉舟侧畔千帆过;1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1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8.遍插茱萸少一人;1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4.竹(曲)径通幽处;25.雪拥蓝关马不前;26.谁家新燕啄春泥;27.霜重鼓寒声不起;28.东风不与周郎便;29.自缘身在最高层;30.会挽雕弓如满月;
三、按要求填空
(每小题2分,共60分,注意:错一字该题不计分)
1.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8.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9.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凄凉/浮沉);10.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1.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12. 醉翁之意不在酒;1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4.①每逢佳节倍思亲②天涯共此时③低头思故乡④露从今夜白⑤千里共婵娟⑥春风又绿江南岸
高一古诗文背诵竞赛试卷答案
二、选择题(每题2分)
1.D;2.B;3.C;4.A;5.D
二、补充默写
(按要求答题,每题1分,共40题40分,有错字该题不计分)
1.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好读书,不求甚解;5.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6.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7.我善养吾浩然之气;8.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0.不识庐山真面目, 1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1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5.沉舟侧畔千帆过;1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1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8.遍插茱萸少一人;1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4.竹(曲)径通幽处;25.雪拥蓝关马不前;26.谁家新燕啄春泥;27.霜重鼓寒声不起;28.东风不与周郎便;29.自缘身在最高层;30.会挽雕弓如满月;
三、按要求填空
(每小题2分,共60分,注意:错一字该题不计分)
1.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8.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9.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凄凉/浮沉);10.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1.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12. 醉翁之意不在酒;1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4.
①每逢佳节倍思亲②天涯共此时③低头思故乡④露从今夜白⑤千里共婵娟⑥春风又绿江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