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
A型题:
1. 被称为“攻邪派”的医家是:B.张子和
2.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 被称为“滋阴派”的医家是:D.朱震亨
4.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疾病病情随昼夜时间节律而变化,其病“安”的时间是:B.昼
5.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善病洞泄寒中”的季节是:C.长夏
6. 有机整体的“主宰”是:B.心
7. 不属于“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是:E.张元素
8. 有机整体的“中心”是:C.五脏
9.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10. 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C.风寒感冒
11.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
12. 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D.《诸病源候论》
13.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善病风疟”的季节是:D.秋季
14. 奠定中医辨证论治基础的著作是:B.《伤寒杂病论》
15. 下列表述中属于症的是:E.恶寒
16.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哪一部著作的成书:A.《黄帝内经》B型题:
作业2
A型题:
1.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阴阳之间什么关系的正常:B.阴阳制约与消长
2. “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反映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
A.对立制约
3.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体现在下述哪个方面:E.互相转化
5.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B.互根互用
6. 属于阳的味是:C.辛、甘、淡7. “寒极生热”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E.阴阳转化
8. 《素问?金匮真言论》五脏分阴阳,脾的阴阳属性是:E.阴中之至阴
9. 引起虚寒证的阴阳失调是:B.阳偏衰
10. 适用于阴偏衰的治疗方法是:A.阳病治阴
11. 补阴时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方法称为:B.阳中求阴
12. “热者寒之”适用于下述哪项病证:A.阳偏胜
13. 可用阴阳相互转化解释的是:A.寒极生热
15. “热者寒之”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对立制约
16. 昼夜分阴阳,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B.下午
17. 《素问?金匮真言论》五脏分阴阳,肺的阴阳属性是:B.阳中之阴
18. 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C.寒者热之
19. “阴胜则阳病”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对立制约
20. “阴损及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B.阴阳互根
21.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是指:C.阴阳互根关系的破坏
22. 下列除哪项外,都体现了阴阳的互根关系: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23.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E.阴阳制约
24. 属于阳的事物或现象是:D.洪脉
25. “阴中求阳”的理论依据是:B.互根互用2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升降的道路是:E.左与右
27. 可用阴阳互根互用解释的是:E.阴中求阳
28. “阴病治阳”的病理基础是:B.阳虚
29. 阴液不足,日久不愈,影响阳气化生,引起阳也不足的病理变化称为:D.阴损及阳
30. 导致实热证的阴阳失调是:A.阳偏胜
31. “重阴必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E.阴阳转化
32. “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适用于:B.阳虚
33. 冬至到夏至的阴阳变化为:E.阴消阳长
B型题:
39. 可用阴阳互根说明的是:C.阴在内,阳之守也作业3
A型题:
* 1. “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了五行之间的什么关系: C.制化关系* 2. 肺病及肝的五行传变是:B.相乘
* 3. 下列事物属于五行之“水”的是:D.藏
* 4. 属于“五行相侮”的脏病传变是:B.心病及肾
* 5. “木火刑金”属于:D.相侮传变
* 6. 下述哪项不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C.抑木扶土* 7. 肺病及心的五行传变是:D.相侮
* 8. 下列事物属于五行之“金”的是:E.白
* 9. 肺病及脾的五行传变是:C.子病犯母
* 10. 属于“母病及子”的脏病传变是:A.心病及脾
* 11. 属于“子病犯母”的脏病传变是:D.心病及肝
* 12. 肺病及肾的五行传变是:A.母病及子
* 13. 下列事物属于五行之“火”的是:D.征音* 14. 属于“五行相乘”的脏病传变是:C.心病及肺
* 15. 五行中“木”的特性是:D.曲直
* 16. 五志相胜,怒胜:B.思
* 17. 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B.益火补土
* 18. 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C.土
B型题:
* 19. 肝病传脾属于: B.相乘传变
* 20. 肝病传肾属于: C.子病犯母
* 21. 治疗肝郁脾虚宜选用: C.抑木扶土法
* 22. 治疗脾肾阳虚宜选用: A.益火补土法
* 23. “土”的特性是: C.稼穑
* 24. “水”的特性是: E.润下
* 25. 属于“金”的是: D.辛
* 26. 属于“水”的是: E.咸
* 27. 五行学说指导诊断,面见青色,脉见弦象,则病位在:A.肝* 28. 五行学说指导诊断,面见赤色,脉见洪象,则病位在: B.心* 29. 水气凌心属于: B.相乘传变
* 30. 木火刑金属于: D.相侮传变
* 31. 培土生金法的理论基础是: A.五行相生
* 32. 泻南补北法的理论基础是: B.五行相克
* 33. 治疗肝郁脾虚宜选用: B.金水相生法
* 34. 治疗脾肾阳虚宜选用: E.泻南补北法
* 35. “土壅木郁”属于: D.相侮传变
* 36. “水寒射肺”属于:C.子病犯母
作业4
A型题:
* 1. “五脏六腑之大主”指的是: A.心
* 2. “肾为气之根”主要指: B.肾主纳气,以维持呼吸深长
* 4. “生之本”指的是: C.心
* 5. 具有主水功能的脏是: E.肾
* 6. “君主之官”指的是: A.心
* 7. 《医学集解》所说的“水之上源”是指:D.肺
* 8. 称作“娇脏”的是: D.肺
* 9. “封藏之本”指的是: E.肾
* 10. 主行水是下述哪个脏的功能: D.肺
* 11. 具有“运化水谷”功能的脏是: C.脾
* 12. 具有主纳气功能的脏是: D.肺
* 13. 具有“主统血”功能的脏是: C.脾
* 14. 具有“主藏血”功能的脏是: A.肝
* 15. 主管生殖机能是:E.肾的功能
* 16. “将军之官”指的是: A.肝
* 17. 《素问?上古天真论》关于“丈夫六八”的表述是: A.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18. 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促使气机畅达作用的是: A.肝的功能
* 19. 具有“体阴而用阳”特性的脏是:A.肝
* 20.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是指女子哪个年龄段的生理表现:C.“四七”
* 21. “气血生化之源”指的是哪一个脏: C.脾
* 22. 在肾主闭藏的功能活动中,最具有生理意义的是: D.固摄精气,防止精气无故散失
* 23. 主管生长发育是: E.肾的功能
* 24. 与情志调畅有关的脏是: A.肝
* 25. 称作“华盖”的脏是: D.肺
* 26. 奇恒之府的特点是: D.形态空腔,贮藏精气
* 27. 具有“主运化”功能的脏是: C.脾
* 28. 具有“朝百脉”功能的脏是: D.肺
* 29. 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作用的是: B.脉
* 30. 肾主纳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E.有助于呼吸保持一定深度
* 31. 水脏指的是: E.肾
* 32. “相傅之官”指的是:D.肺
* 33. 化生“天癸”的物质基础是: B.肾精
* 34. 具有“主宣发”生理功能的脏是: D.肺
* 35. 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基础是: B.脾主运化水谷
* 36. 主脉是何脏的生理功能: B.心
* 37.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E.传化水谷* 38. 气之本指的是哪个脏: D.肺
* 39. “胃之关”指的是: E.肾
* 40. 区分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最主要的依据是: E.功能特点* 41. 具有“主治节”功能的脏是:D.肺
* 42. “刚脏”指的是: A.肝
* 43. 具有“主升清”功能的脏是: C.脾
* 44.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是: C.脾
* 45. “通调水道”依赖于肺的哪项功能: E.主宣发肃降
* 46. 五脏阴液的根本是: E.肾阴
* 47. 具有“主疏泄”功能的脏是: A.肝
* 48. 具有藏精功能的是: E.肾
* 49. 具有“主肃降”生理功能的脏是: D.肺
* 50.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C.贮藏精气
作业5
A型题:
* 1. 肺之“门户”是: C.喉
* 2. 大肠的功能是: D.传导
* 3. “乙癸同源”指的是: D.肝肾关系
* 4. 肾的“外华”是: A.发
* 5. 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关系密切的是: C.肺与脾
* 6. “在窍为二阴”的是: E.肾
* 7. “在液为汗”的脏是: B.心* 8. 心在志为: B.喜
* 9. 五脏藏神,与魄关系密切的是: B.肺
* 10. “中正之官”指的是: A.胆
* 11. 泌别清浊是: C.小肠的生理功能
* 12. 有藏泄互用关系的两脏是: C.肾与肝
* 13. “主津”的腑是: D.大肠
* 14. 与脑的功能活动关系密切的是: E.心肝肾
* 15. 五脏关系中主要体现在气血方面的两脏是: A.心与肺
* 16. “决渎之官”指的是:D.三焦
* 17. 在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关系密切的两脏是: D.心与肝
* 18. “髓海”指的是: D.脑
* 19. 三焦的生理功能是: A.通行元气
* 20. 与气的生成关系密切的两脏是:C.肺与脾
* 21. “水谷之海”指的是: B.胃
* 22. 有先后天关系的两脏是: E.脾与肾
* 23. 女子胞的功能活动与下述哪项关系密切: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 24. “元神之府”指的是:A.脑
* 25. 具有“喜条达而恶抑郁”特点的脏是: A.肝
* 26. “在窍为目”的是: A.肝
* 27. 具有“喜润恶燥”生理特性是的: B.胃
* 28. 胃的生理功能是: D.受纳腐熟* 29. “筋之余”是指: B.爪
* 30. 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 C.调节气机
* 31. 与气机升降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E.肺与肝
* 32. 吸门指的是: C.会厌
* 33. 气血两虚的病变多见于哪两脏: C.心与脾
* 34. 阑门指的是: E.大小肠会
* 35. 具有“受盛化物”功能的腑是: C.小肠
* 36. “血之余”是指: A.发
* 37. “主四肢”的脏是: C.脾
* 38. 肾所化生的液是: E.唾
* 39. “精血同源”指的是:D.肝肾关系
* 40. “罢极之本”指的是: A.肝
* 41. 有“太仓”之称的是: B.胃
* 42. 孤府指的是: D.三焦
* 43. “州都之官”是:E.膀胱
* 44. “主液”的腑是: C.小肠
* 45. 胆的生理功能是: E.主决断
* 46. 与维持正常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E.肺与肾* 47. 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府的是: B.胆
* 48. 与血液生成及运行关系密切的是: C.心与脾
* 49. “中精之府”指的是:A.胆
* 50. 心在体为: A.脉作业6 B型题:
作业7 A型题:* 1. 精气血津液之间相互转化依靠气的: E.气化作用
* 2. 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元气
* 3. 临床出现自汗多尿,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D.固摄作用* 4. 贯注于心肺之脉的气是:B.宗气
* 5. 观察“虚里”的变化,可以了解什么气的盛衰:B.宗气
* 6.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D.津能载气
* 7. 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B.宗气
* 8. 由水谷精微之气中慓疾滑利部分化生的气是:D.卫气
* 9. 有“悍气”之称的气是:D.卫气
* 10. 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D.血能载气
* 11. 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E.液
* 12. 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D.血能载气
* 13. 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是:B.心脾肝肺的功能
* 14. 营气的分布特点是:E.与血同行,环周不休
* 15.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E.津血同源
* 16. 治疗血虚配伍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
* 18. 能使血液不逸出于脉外的气的什么作用:D.固摄作用
* 19. 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D.卫气
* 21. 胸中之气是:B.宗气
* 22. 走息道的气是:B.宗气* 23. 下注于气街,并下行于足的气是:B.宗气
* 24. 具有调节汗孔开合作用的气是:D.卫气
* 25. 元气运行的道路是:E.三焦
* 26. 脏腑功能活动的维持依靠气的:A.推动作用
* 27. 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关系到:B.宗气的生成
* 28. 人体正常生长发育依靠气的:A.推动作用
* 29. 脉内之气是:C.营气
* 30. 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的是:D.津
* 31. 血液生成与哪个脏的关系最密切:C.脾
* 32. 具有温养全身作用的气是:D.卫气
* 33. 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B.宗气
* 34. 与津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B.脾肺肾的功能
* 35. 连结“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是:B.积于胸中的宗气
*36. 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C.肺、脾、肾
B型题:
* 39. 宗气的分布是: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
* 40. 卫气的分布是:B.熏于肓膜,散于胸腹作业8
A型题:
* 5. 十二经脉中循行于腹部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是: 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25. “一源而三歧”的奇经是指: C.冲、任、督脉
B型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小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1.心其华在( A )
A. 面
B.唇
C. 毛 D .发
2.在六淫邪气中,为阴邪的是下列哪种( C )
3.在七情中,和肝关系比较密切的是下列哪种( B )
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五行病理关系的是( D )5.“气有余,则制己所胜”是指下面哪种情况( A )
6.精气学说认为,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是( D )
A.血液 B. 津液 C.胆汁 D.精气
7.以下影响人体生理功能的因素是 ( D )
A.四时气候 B.情志因素 C.地区方域 D.以上都是
8.气的根本属性是 ( B )
9.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 B )
A.动静
B.水火
C.上下
D.晦明
10.阴阳交感是指( D )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11.“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说明阴阳之间存在哪种关系( C )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12.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 ( C )
A.心
B.肺
C.肝
D.脾
13.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 C )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14.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 B )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
15.有太仓之称的是下面哪个脏器( C )
A.胆 B.膀胱 C.胃 D.大肠
16.属于阴的味是( A )
17.“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 B )
18.下列那一项不属于阴阳互根的关系 ( D )
A.阳在外,阴之使也
B.独阴不生,孤阳不长
C.阴在内,阳之守也
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19.根据阴阳学说,下列属阳的是 ( C )
20.脉之形态属阳者(C )
21.脉之形态属阴者( D )
A.浮
B.大 C.洪 D.涩
22.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D )
23.古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旨在强调( )
A.阳气的重要性 B.秋夏重在保养阳气
24.阴阳偏胜形成( A )
25.“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 ( D )
26.阴邪盛而导致的寒实证,其治疗方法是( C )
27.“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 C )
28.“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 B )
29.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 D )
A.脾主升清 B.脾主统血 C.脾胃后天之本 D.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30.属于阳证范围的是( B )
31.下列选项和肺关系最密切的是( B )32.“热者寒之”的治法适用于( A )
A 阳胜则热之证 B.阴盛伤阳之证 C.阴阳两虚之证D.以上都不是
3( C )
39.“阴盛则阳病”的含义是( D )
40.寒湿内袭脾胃而引起的脘腹冷痛,泄泻清稀,称为( A )
C.阴虚则内热
41.患者素体虚弱,自汗易感冒,近2年呼吸困难加重,气少不足以息,动则加剧,可以诊断为( D )
42.阴阳偏胜总的治疗原则是( C )
43.脾病传肾属于( C )
A.相生
B. 母病及子
C.相乘
D.相侮
44.属于“子病犯母”的是( C )
45.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是( D )
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曲直
4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之“金”( C )
47.哪项不属于五行之“土”( C )
48.下列五行生克关系中哪项是错的( B )
A.木克土
B.火生土
C.土克水
D.金生木
49.属于肾的生理特性的是( D )
A.为阳脏 B.喜润恶燥 C.为刚脏 D.主蛰守位
50.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D )51.下列何项归属五行之“土”( C )
52.在五行学说中,五季中的“长夏”应归属于( C ) A.木 B.火 C.土 D.金
53.“火脏”是指( D )
A.肝 B. 肾 C.脾 D.心
54.在五行学说中,不属肝病诊断依据的是( A )
55.按五行生克的关系肝为脾之( D )
56.“肝火犯肺”是属于( D )
57.女子经血来源于( A )
58.肺主一身之气,主要决定下面哪种气的生成( C )
59.肝所不胜者为下列哪项( C )
60.按五行生克规律心之“子”是( A )
6( C )
62.按五行相克乘侮的关系,肾病及脾者属于( D )
63.属于“母病及子”的是( A )
.下列引申意属“木”的是( B )65.相侮是指( D )
66.藏象的基本含义是(D )
67.五脏.六腑及奇恒之府的主要区别依据是 ( C )
68.人体是—个有机整体,其生理病理以何为中心( A )
A.五脏
B.六腑
C.经络
D.气血
69.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C )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虚实交替,藏而不泻
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70.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A )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71.下列哪项不属于奇恒之腑( C )
72.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 )
73.既是“气之根”,又是“先天之本”的是( A )
A.肾
B.肺 C.脾 D.肝
74.“血府”是指( D )
A.肾 B.肝 C.脾 D.脉
75.与调畅情志关系最密切的是( B )
76.心对血液的主要作用是 ( B )
77.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 D )78.下列哪项指心而言( A )
79.下列属于心的生理功能是( B )
80.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C )
81.心在志为( D )
A.怒 B 思 C.恐 D.喜
82.心在液为( B )
83.与心相表里的是( B )
84.“娇脏”是指( B )
85.肺所以称“华盖”是因为( D )
86.属于“肝气郁结”临床表现的是( A )
87.肺朝百脉是( D )
C.百脉会聚于肺
D.百脉之血汇聚于肺,经气体交换,输布全身
二.多项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不给分,共20题,每题1分,)
1.肺的生理功能有 ( ABCD )
2.中医学认为物质在体内的运动形式是( ABCD )
A.升
B.降
C.出
D.入
3.肾的生理功能有( ABC )4.属于阳的属性有(ABD )
A. 兴奋
B.明亮
C.潜藏
D.温煦
5.属于阴的属性有 ( ABC )
6.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之间的平衡( BCD )
7.脾的生理特性有( ABC )
8.五脏分阴阳,在五脏中属阴的是( BCD )
9.八纲中以阴阳为总纲,其余六纲中属阴的是( ABC )
10.以下事物具有阴阳联系的是( CD )
A.天 B.夜 C.水 D.火
11.下述具有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是( BD )
1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肝系统的有( ABCD )
13.下述情况属于阴阳转化现象的是( CD )
14.症见寒象的病人,其病机当是( AD )
15.“土爰稼穑”的含义是( ABC )
A.生化作用 B.受纳作用 C. 承载作用 D. 滋润作用16.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是( CD )
17.泻南补北法适用于( AC )
18.金水相生法治疗何脏之阴虚( BD )
19.以寒治寒适用于:(BC )
A.阴寒偏盛B.里热盛极,格阴于外C.真热假寒证D。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20 .塞因塞用适用于:(DE )
A.大便粘滞不爽B。少腹胀满窜痛
C.腹胀硬满不减D。脾气虚运化无力
E.腹部胀满时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