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赛目的:
中学生广播操《舞动青春》是针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创编的。本操以基本体操的动作为主,动作幅度大,突出动作的规范、简洁、舒展、大方、轻快、整齐,注重对良好身体姿态的培养,并设计一些简单、新颖、富有弹性的不对称动作和变奏动作,培养学生协调性,体现该套操的时代特征。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清晰,动感强,反映学生在阳光下热情欢快、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青春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加强学生对广播操的重视,增强班集体的荣誉感,促进班集体的建设,也为更好地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营造良好的条件,在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将举行2009年长宁中学中学生广播体操比赛。
二、参加对象:
初一至初三年级全体学生。
三、分组情况:
共分11组,每组一个班级。(分组情况将提前抽签决定)
四、比赛内容:《舞动青春》
五、比赛时间地点:
2011年11月1日(周二) 3::50-5:00 学校操场
(注:如遇特殊情况,比赛时间另行通知)
六、比赛办法:
1、比赛队形:一名队员举班级号牌,其他学生成4路纵队。
2、评分细则(见具体要求)
七、具体要求:
1、进场退场:队伍整齐,精神饱满、跑步有节奏。(由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有秩序地在规定候场区候场)
2、做操过程:动作准确、有力度、节奏准确、有精神、连接流畅。
(1)突出四肢躯干的形态要求。如直臂如棍,屈臂如角,躯干正直、挺拔,直膝,绷脚面等。
(2) 突出动作的基本部位要求。如横向动作要成水平,竖向动作要成垂直,动作路线要清楚准确。
(3) 突出动作的准确和力度要求。如力要发到指尖、拳面和脚尖;做手臂动作时注意肩部伸展充分。
(4) 突出动作的节奏和动感要求。如控制动作的轻重、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并与音乐节奏相一致,注意动作节奏的变化。
3、评分标准:
(1)进退场——10分
(2)服装统一——10分
(3)广播体操——80分
八、比赛程序:
先到指定场地集合→进场→做操→退场
九、裁判安排:
常亚莉、蔡静华、刘凤琴、、高如亮、董银虎.
十、照相:刘秀玲
摄像:李欣
计分:高如亮、董银虎
(注:计分方式为: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取其余分数的平均分作为该班最后得分)
十一、名次录取: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十二、注意事项:
1、对本次广播操比赛,各班班主任应精心准备,由于准备时间短、任务重,希望各班抓紧训练,争取优异成绩。
2、各班全体学生统一穿校服。
十三、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北京市枣营中学
体育组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广播操比赛评分表
出场顺序 | 内容 班级 | 入场 退场 10 | 人数 服装 10 | 节奏 整齐度 10 | 力量 30 | 位置幅度 30 | 姿态 10 | 总分 100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北京市枣营中学广播操比赛成绩记录表
组别 | 班级 | 成绩 | 名次 | 得分 |
初一年级组 | 一、1 | |||
一、2 | ||||
一、3 | ||||
一、4 | ||||
初二年级 | 二、1 | |||
二、2 | ||||
二、3 | ||||
二、4 | ||||
初三年级 | 三、1 | |||
三、2 | ||||
三、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