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四年级第七册 P69 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是“°”。
2、掌握3个特殊角“直角、平角、周角”。
3、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
[情感目标]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周角、平角、直角”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旋转成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量角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情景导入角的计量单位。(课件演示)
2.“度”是角的计量单位,读作“度”,用符号“°”标示。
3.1度可以简写成“1°”
4.出示37°,“37”表示数值,是“量数”,“°”是“计量单位”。
5.作为计量单位“度”,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水沸腾时为100度,结冰时为0度;正常体温是摄氏37度,高于它就是发烧了;一盏100瓦的灯,连续开10小时,用电1千瓦小时,我们常称作1度电;近视眼患者佩戴300度的眼镜;某种白酒38度;上海位于北纬32度、东经122度,等等。
【说明:通过课件的演示和生活中实例的介绍,生动的引导角的度量单位“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直角、平角、周角的定义。
1、请你仔细地读读上面3句话,你觉得有什么问题。
2、出示P68、P69出现的定义:
i.一点(O)和从这一点(O)出发的两条射线(OA和OB)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ii.直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四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直角;
iii.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二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iv.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3、理解“旋转、端点、射线”
v.端点——一点(O)、曾经叫做“一个点、顶点”
vi.旋转——利用圆规画圆,体会旋转,绕圆心旋转;
vii.射线——没有尽头,也就无法表示长度,所以角度与射线的长度无关;
viii.重新定义锐角和钝角
ix.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与以前说法一致)
x.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重点理解“小于平角”)
【说明:通过对概念中关键词的理解,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认识了直角、平角和周角。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
三、学习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1、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
3、2直角=1平角、2平角=1周角、4直角=1周角;
【说明:通过对角之间关系的整理,让学生能够熟知不同类型的角。】
四、小练习
1、下列这些是角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还是周角?
∠=78° ∠=180° ∠=123°
∠=360° ∠=20° ∠=90°
2、填空:
一个周角 = _____个平角 = ______个直角
3、填“<”、“>”或者“=”。
锐角 〇 90° 90° 〇 钝角 〇 180°
【说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对角的分类有更明确的认识。】
五、总结
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对我们有何帮助?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说明:二期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能够通过自我的评价,相互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能够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
角的度量(2)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四年级第七册 P70 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4、认识、熟悉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5、熟练使用量角器量角。
[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灵活使用工具。
[情感目标]
通过主动操作,使学生感受到量角器的作用,体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含义,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善于使用工具,善于找到趁手的工具。
【教学重点】
熟悉量角器,会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难点】
量角器上有两组“零刻度线及其读数”,学生应正确寻找与使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量角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六、复习整理
1.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角的度量”,我们先来聊聊两句成语:“磨刀不误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3.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4.就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来说,我们也必须准备好合适的工具——量角器。
【说明:通过成语的情景,引入量角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认识、熟悉量角器
6.请你仔细地观察量角器,然后做一个介绍。
7.罗列量角器的相关知识:
i.量角器是一个半圆,这个半圆被分成180等份;
ii.量角器上有一个中心点,叫做“中心”;
iii.从“中心”向左右两边,分别有两条直线,都叫做“零刻度线”;
iv.两条零刻度线分别对应两组读数;
v.读一读量角器上的刻度
【说明:通过对量角器的认识,让学生熟知量角器每部分的构成,为下部分的量角做好必要准备。】
八、使用量角器、量角
1、量角器上最小的读数是0°,最大的是180°,说明使用量角器可以测量出从0°—180°的角。
2、完成书上第70页的量角,并总结出量角三要点。
3、请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尺的角,并记录下来。
4、交流评议。
【说明:通过课件的演示和教师的口述相结合,让学生了解量角的正确过程,学生自己通过操作,总结出量角的三要点。】
九、巩固练习:
1、填空:
量角器是一个 ,从中心向左右两边各有一条 。
量角器被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应角的大小是 ,记作 。
2、书p71的第1、2、3、4、5题。
3、小组合作交流。
4、小结。
【说明:通过这部分的练习,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让学生更明确量角的方法。】
一十、总结
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对我们有何帮助?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说明:二期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能够通过自我的评价,相互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能够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
角的度量(3)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第72页b画角。
教学目标:
1、熟练的运用量角器画角。
2、会使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3、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画角,对角度的大小有一定的估计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
教学准备:
分5-6个小组,要求带好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角,谁能讲讲看,角是怎样的图形?它有几部份组成的?
(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量角器,请大家拿出量角器,来说说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
3、请同学来讲讲,量角器在量角时是怎么操作的?(板书步骤)
(1)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2)零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3)读出另一条边,所对准的刻度。(用与0度同一圈的刻度)
4、请大家量一量,等腰直角三角尺的三个角分别是几度。
【复习准备,本节课主要运用的是量角器画角。画角和量角的过程相似,可以给学生一个迁移的空间和线索。】
二、探究
1、提出问题
同学们掌握了怎样用量角器来量角,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学习如何用量角器画角。
板书课题:用量角器画角
教材第72页。b画角:你会画一个75度的角吗?
2、小组讨论
讨论要求:
(1)想一想画一个角要画些什么?
(2)先画什么?再画什么?量角器在画角时怎么用?
(3)请对照量角的过程,归纳一下画角的步骤。
3、汇报讨论结果
(1)要画一个点,然后画从这个引出的两条射线。
(2)先画一个点,和这个点引出的一条射线;然后用量角器确定另一个条边的方向,这是就要用到量角器了。
(3)画角的步骤:
a、先画一点和这点引出的一条射线,使用量角器的中心点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度刻度先和射线重合。
b、在量角器75度刻度的地方点一个点。(用与0度同一圈的刻度)
c、然后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画一条射线。
当场一边说一边操作。
4、小结:
我们用量角器画一个角时,要注意这三个步骤,请大家对照画图的顺序,一起再来看一遍过程。
三、巩固练习
1、模仿性练习
书上第72页练一练:分别画出下列各个度数的角:35°、50°、85°、125°。
要注意学生的习惯,画完角后,要进行检验。
2、巩固练习
利用线段BC,画∠ABC,使得∠ABC=130°。
B C
提出思考:题目要求都看明白了吗?用手比划一下,另一条边大致在什么位置?
*在汇报交流后,提出还有其他画法吗?
3、综合练习
接着大家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画角接力》。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到实物投影上来画,小组里其他同学在组里接力画。
游戏规则:根据所给的步骤,画角。
已知有线段AB=3厘米,所画的角都必须包含O点,
(1)作∠ABC=36°,且BC=30厘米;
(2)作∠BCD=36°,且CD=30厘米;
(3)作∠CDE=36°,且DE=30厘米;
(4)连接AE,并量出∠AED=( ),∠BAE=( ),AE=( )。
大家猜一猜,所得的图形是什么形状?然后再画。(五角星)
我们来画画看是不是大家猜的这个图形?
小结:这的确是我们每天早晨升国旗时看到的国旗上的五角星。国旗上有几个这样的五角星?大的五角星代表什么?四个小的五角星代表什么?
【适时的进行爱国教育】
【这个还节,教师不仅要指导和纠正学生画角的方法,更要注意学生对空间意识的培养。先让他们想一想,图形是怎样的,然后动手画,最后来验证判断的对错。】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掌握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