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有反应热 ;
B、能源是提供能量的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不包括阳光、流水;
C、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H= —0.3kJ·mol-1
B、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 △H= —38.6kJ·mol-1
C、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为:
H2(g)+1/2O2(g)== H2O( l ) ΔH=-142.9 kJ·mol-1
D、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O2(g)===CO2 ( g ) ΔH=-393.51 kJ·mol-1
C(金刚石)+O2(g)===CO2 ( g ) ΔH=-395.41 kJ·mol-1
表示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 C(金刚石) ΔH=+1.9 kJ·mol-1
3、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V(A)、V(B)、V(C)之间有以下关系3V(A)==2V(B)、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 +3B==2C B、A+3B===2C
C、3A+B==2C D、A =B==C
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和1molI2(g),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
H2(g)+I2(g) 2HI(g) △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反应速率不变;
B、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Ar,反应速率增大;
C、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Ar,反应速率不变;
D、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g)和1molI2(g),反应速率不变;
5、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对可逆反应A(g)+2B(g) 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B、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消耗3a molC ;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6、对于mA(s) + nB(g) eC(g) + f 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方程式中n<e +f
B、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C、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逆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取TiO2可用TiCl4加大量水,同时加热:TiCl4+(x+2)H2O(过量) TiO2•xH2O +4HCl,所得的TiO2•H2O经焙烧得TiO2;
B、将NaOH溶液和氨水溶液各稀释一倍,两者的OH—浓度均减少到原来的二分之一;
C、如果盐酸的浓度是醋酸浓度的二倍,则盐酸的H+浓度也是醋酸的二倍;
D、物质的量相同的磷酸钠溶液和磷酸溶液中所含的PO43—量相同。
8、250 C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醋酸溶液的PH= a,将此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 b,则a+1=b;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的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
C、250 C时,1.0×10-3mol/L盐酸的PH=3.0,1.0×10-8mol/L盐酸PH=8.0;
D、250 C时,若1mL PH=1盐酸与100mL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PH=7,
则NaOH溶液的PH=11。
10、根据右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2Ag(s)+Cd2+(aq)==2Ag+(aq)+Cd(s) ;
B、Cd(s)+Co2+(aq)==Cd2+(aq)+Co(s) ;
C、2Ag+( aq)+Cd( s)==2Ag(s)+Cd2+(aq) ;
D、2 Ag+(aq) + Co(s) ==2 Ag(s)+ Co2+(aq)。
11、已知Ksp(AgCl)=1.8×10—10, Ksp(AgI)=1.5×10—16 ,
Ksp(Ag2CrO4)=2.0×10—12,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AgCl>AgI> Ag2CrO4 ; B、AgCl> Ag2CrO4>AgI ;
C、Ag2CrO4>AgCl>AgI ; D、Ag2CrO4>AgI>AgCl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分子获得能量,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反应速率增大;
B、判断过程的自发性能确定过程能否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
C、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即熵增)的方向转变的倾向,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从而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
13、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B、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
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用锌粉代替锌块可使反应加快。
14、将0.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c(HCN)<c(CN—); B、c(Na+) 15、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Li++FeS+2e—=Li2S+Fe 有关该电池的下列中,正确的是( ) A、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1价; B、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Li+FeS=Li2S+Fe;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 —3e—=Al3+ ; D、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2S +Fe—2e—==2Li++FeS。 16、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每转移0.1 mol电子,消耗1.12 升的H2; D、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二、填空题(共46分): 17、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过渡态。分析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右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18、某化学实验小组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用实验室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以测定它的准确浓度,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pH大致为9 。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2)右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 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 mL; 反应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 (3)为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 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 mo1/L,三次 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尖嘴部分充满溶液; C.盛装白醋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过,未用白醋溶液润洗; D.锥形瓶预先用食用白醋润洗过; E.滴加NaOH溶液时,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4)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不必化简):C= mol/L。 19、 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式: (1)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反应式: ; (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 ; (3)将石墨接负极,铜板接正极,当通以直流电时,电解硫酸铜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 (4)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硫酸根离子刚好沉淀完全时,离子反应方程式: ; (5)蒸干AlCl3溶液,并灼烧。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0、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 (填“大于”或“小于”)NaHCO3。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 (填“甲”或“乙”)判断正确。试剂X是 。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则 (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3)常温下,在测得PH都等于9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浓度分别为amol /L和bmol /L,则a与b的关系: 。 21、为妥善处理氯甲烷生产企业的副产物CCl4,以减少其对臭氧层的破坏。化学家研究在催化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使CCl4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氯仿(CHCl3)。CCl4+H2 CHCl3+ HCl 此反应伴有副反应,会生成CH2Cl2、CH3Cl和CH4等。已知CCl4的沸点为770C,CHCl3的沸点为61.20C。在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如下数据(假设不考虑副反应) (2)实验1中,CCl4的转化率A为: (3)实验2中,10小时后达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在此实验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0molCCl4和0.5molHCl,平衡将向 反应方向移动(填“正”、“逆”或“不移动”); (4)实验3中,B的值 ①等于50% ②大于50% ③小于50% ④无法判断 三、计算题(6分): 22、将0.3mol NaCl固体与0.1mol CuSO4•5H2O固体混合溶于水,配成1升混合液。然后取出200ml溶液,用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不考虑水解)。求Cl—正好全部变为氯气逸出时,阴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是多少?所得溶液的PH为多少(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铜陵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7(2分)、NO2(g)+CO(g)=CO2(g)+NO(g) △H=-234 kJ/mol; 18(每空2分,10分)、 (1)酚酞,(2)25.40;溶液从无色突变为粉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裉; (3)BD(4)[(25.35+25.40)/2]×C/V 19(10分) (1)2H2O+O2+4e—==4OH— ;(2)2NaCl+2H2O2NaOH+H2↑+Cl2↑ (3)Cu—2e—==Cu2+; (4)2Ba2++4OH—+Al3++2SO42—==2BaSO4+AlO2—+2H2O; (5)AlCl3+3H2OAl(OH)3+3HCl;2Al(OH)3 ===Al2O3+3H2O 20(每空2分,共14分) HCO3—+H2O H2CO3+OH—;大于;⑴乙;B;⑵等于;甲。 (3)a==10—4b 21(每空2分,共10分) (1)1;(2)60%;(3)0.05mol /(L•h)、正;(4)④。 四、计算题(共6分) 22、H2为0.224L ;13。
(1)该实验应选用 作指示剂。指示剂 石蕊 甲基橙 甲基红 酚酞 变色范围(pH) 5.0~8.0 3.1~4.4 4.4~6.2 8.2~10.0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26.02 25.35 25.30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值升高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温度(℃) 10 20 30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 8.3 8.4 8.5 8.8
(1)1100C时平衡常数: 实验序号 温度0C 初始CCl4浓度mol/L 初始H2浓度mol/L CCl4的平衡转化率 1 110 0.8 1.2 A 2 110 1 1 50% 3 120 1 1 B
二、填空题(共46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D A D B C A D D A C C B D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