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确立先进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传统与未来发展需要相结合,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使用的是文广东科技出版社的教材。本书共有5章,全学年使用,以提高技术素养,掌握技术的思想、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创造设计潜能为主线,按照技术设计的过程来呈现学习的内容。具体内容有:技术及其性质、设计的基础、怎样进行设计、设计的实现——制作、设计的交流与评价。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
1、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增强使用技术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2、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通过设计的交流和评价,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四、实施措施
1、在开学初将各班学生分为4-6人的技术小组,便于开展技术活动,每个小组的组长每周填写《技术课过程考核小组评价表》,便于更好地完成学分认定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2、紧扣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避免教学过于专业化,防止陷入某项技能、技艺的教学。
3、教学中要体现新理念,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应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
4、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生活出发,收集与技术有关的各种图片、文字资料,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欢上技术课,使学生对“技术与设计1”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5、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教学中要多跟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有关物理、历史、化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
五、教学理念
1、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2、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
4、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
5、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六、实施过程
根据广东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方案设置指导意见,及结给学校的实际本(技术与设计1必修)安排在高一级,全学年38个学时,)第一学期19学时,第二学19个学时);模块课时分配计划:
章节 | 课时分配共计38学时 | 建议 |
第一章 技术及其性质 | 6 | |
第二章 设计的基础 | 6 | |
第三章 怎样进行设计 | 10 | |
第四章 设计的实现—制作 | 10 | |
第五章 设计的交流与评价 | 6 |
附: 1、高一通用技术教学进度表(第一学期)
周次 | 通用技术 (必修1) | 技术与设计1 |
1 | 导学篇 | |
第一章 | 技术及性质 | |
2 | 第一节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的作用 | |
3、4 | 第二节 技术的发明与技术革新 | |
5、6 | 第三节 设计是技术的关键 | |
第二章 | 设计的基础 | |
7、8 | 第一节 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 |
9 | 第二节 设计的基础方法与基础知识 | |
10 11 | 第三节 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 | |
第三章 | 怎样进行设计 | |
12 | 第一节 发现与明确问题 | |
13 | 第二节 明确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条件与要求 | |
14 15 | 第三节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 |
16 17 | 第四节 怎样挑选材料 | |
18 | 第五节 技术试验 | |
19 | 第六节 制订设计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