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1:43:38
文档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案

课题: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备课时间:2014-4-10上课时间:主备人:执教者:课型:新授课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解释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能力目标(1)锻炼学生根据实验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2)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中心法则的修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关系的确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教学重点(1)中心法则的理解(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教学难点基因、蛋
推荐度:
导读课题: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备课时间:2014-4-10上课时间:主备人:执教者:课型:新授课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解释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能力目标(1)锻炼学生根据实验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2)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中心法则的修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关系的确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教学重点(1)中心法则的理解(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教学难点基因、蛋
课题: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备课时间:2014-4-10    上课时间:

主 备 人:    执 教 者:

课    型:新授课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

目标1.知识目标:

(1)解释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

(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锻炼学生根据实验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2)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中心法则的修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关系的确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教学

重点

(1)中心法则的理解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教学

难点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教材

分析

本节包括“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两部分内容。中心法则是生物学的核心规律,“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对三者关系的总结。
学情

分析

在初中生物课以及前三章的学习中,阐述的都是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学生对蛋白质在其中的作用并不很明确。教材中的几个实例也都是着眼与此,与前面的遗传因子等遥相呼应,是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三者的关系。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水中的叶比空气中的叶要狭小细长一些,这两种形态的叶,其细胞的基因组成应是一样的。为什么叶片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而叶片却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形态?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导入: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DNA;也可以从DNA→RNA。但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RNA或DNA。克里克的中心法则有没有不足之处呢?

引导学生阅读第69页资料分析,尝试根据提供的实验证据,分析最初的中心法则的不足,并作出适当的修改;鼓励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最后阐述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

问题讨论提示:

1.没有。实验证据指出了原有的中心法则所没有包含的遗传信息的可能传递途径,是对原有中心法则的补充而非否定。

2.遗传信息从RNA流向DNA、从RNA流向RNA的结论是确信无疑的,而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的途径是有可能存在的。

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

要求学生明白遗传信息流向的途径有:

①DNA→DNA:DNA的自我复制;

②DNA→RNA:转录;

③RNA→蛋白质:翻译;

④RNA→RNA:RNA的自我复制;

⑤RNA→DNA:逆转录。

中心法则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小结:

①DNA的复制体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发生在细胞增殖或产生子代的生殖过程中。

②DNA的转录和翻译共同体现了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发生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

二.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9-70页,得出结论。

(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这里要注意充分运用两类遗传现象的实例来说明。一类是类似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白化病和侏儒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另一类是类似囊性纤维病、镰刀型贫血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以上分析综合如下图。由此可见,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1.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等。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2.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

引导学生认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1)一般而言,一个基因只决定一种性状。

(2)生物体的一个性状有时受多个基因的影响,如玉米叶绿素的形成至少与50多个不同基因有关。

(3)有些基因则会影响多种性状,如决定豌豆开红花的基因也决定结灰色的种子。

(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

3.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复杂性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是内因,环境是外因。

三、细胞质遗传

1.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细胞质基因(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中的基因都称为细胞质基因)。

2.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母系遗传。后代无一定的分离比

板书设计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二.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1)间接途径

(2)直接途径

二次备课
课后

练习

教学

反思

文档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案

课题: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备课时间:2014-4-10上课时间:主备人:执教者:课型:新授课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解释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能力目标(1)锻炼学生根据实验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2)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中心法则的修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关系的确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教学重点(1)中心法则的理解(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教学难点基因、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