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达标
一、填空题
1.距今约 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动地展现了我国 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他们已使用磨制石器,用 耕地,种植 ,住着 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挖掘 ,饲养家畜,会制造 ,还能制造简单玉器和原始 。
2.在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 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收割庄稼,主要粮食是 。他们居住在 房子里,能制造色彩艳丽的 ,上有刻画 。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 、 。
3.距今约 年的山东大汶口居民,农耕经济有更大发展,农具有磨制 、 等。
二、选择题
1.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共同点是( )
A.以原始农业为主 B.以饲养家畜、家禽为主
C.以采集、狩猎为主 D.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
2.使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学会建造房屋 B.掘井饮水方便
C.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 D.自然环境的变化
3.下列现象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半坡人使用耒耜耕地
C.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D.河姆渡人使用弓箭打猎
4.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尝试着培育野生猪、野生狗尾草,使之成为自己的主食——粟和稻
B.发明了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
C.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D.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
5.促使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氏族公社的形成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学会建造房屋
能力提升
1.反映我国长江流域农耕生活的文化遗址是( )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大汉口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2.右边图示的文物是在什么地方出土的( )
A.山顶洞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元谋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3.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汉口 D.浙江河姆渡
4.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5.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
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红陶
6.(2007年,山东模拟)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条件的差异 B.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
C.北方人喜好吃粟,南方人喜好吃稻 D.北方不产稻,南方不产粟
1.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周口店遗址
2.中华民族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最能体现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加工玉器 D.烧制彩陶
3.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场景是( )
A.种植水稻 B.猪狗等家畜
C.半地穴式房屋 D.石斧等农具
4.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下列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5.假如你去西安古城旅游,离你最近的原始居民遗址是( )
A.半坡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河姆渡遗址
6.“民以食为天。”我国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
A.水稻和玉米 B.水稻和小麦
C.粟和小麦 D.粟和水稻
7.如果时空倒转,阿Q来到某原始居民的住处,当地居民以粟款待他。说明款待阿Q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 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8.右图所示的彩陶应该出土于( )
A.元谋 半坡 周口店 河姆渡
9.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遗址中,位于黄河流域的是( )
A.红山文化遗址、半坡遗址 B.大汶口遗址、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红山文化遗址 D.大汶口遗址、河姆渡遗址
1.我国原始农耕的出现距今约
A.七千年 B.五六千年
C.一万八千年 D.四五千年
2.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山顶洞人
3.粟的种植源于我国,它最早出现于
A.七千年 B.五六千年
C.一万八千年 D.四五千年
4.粟成熟后,半坡的原始居民可能用以下什么工具收割
A.简单打制的粗糙石刀 B.磨光后的石刀
C.装有木柄的骨耜 D.木制的耒
5.半坡原始居民可能吃的食物是
A.主食是粟,副食有鱼、肉、蔬菜
B.主食是稻,副食有鱼
C.主食有麦,副食有鱼肉和蔬菜
D.主食是水稻,副食有肉和蔬菜
6.彩陶的出现,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下面哪个原始人类能够制造彩陶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7.在半坡遗址中出土了许多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这说明
A.打猎和捕鱼在当时仍占有重要地位
B.主要用来和其他原始居民互相交换,并不注重使用
C.这些器械只是人们平时消遣的工具
D.用它们作武器进行原始战争
8.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①麦 ②水稻 ③粟 ④玉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下面分别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简图,造成这种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双方建筑观念不同
B.双方生活习惯不同
C.双方使用的工具不同
D.双方所在地的气候、环境不同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工具比半坡原始居民先进
B.半坡原始居民用保存的天然火种烧烤猎物和做饭
C.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都能够制作出彩陶
D.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晚于河姆渡原始居民
11.下列能够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山顶洞人进步的是
①用人工取火的方法生火烧烤 ②使用磨制的石器 ③发明干栏式的房子 ④制造陶器和制作简单的玉器与原始乐器 ⑤出现了原始的农耕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③④⑤ D.①③④
12.大汶口墓葬里出现了随葬品多少相差悬殊的现象,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私有财产和分化的出现
C.随葬的观念不同 当地的风俗习惯
13.下列进步与普遍采用磨制石器无关的是
A.农耕经济的发展 原始畜牧业的出现
C.建筑技术的进步 制陶技术的提高
14.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 原始农业的发展
C.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 学会了建造房屋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距今年代是(
A.约五六千年 B.约一万八千年
.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D.约四千多年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粟的种植始于(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大汶口文化时期 .黄帝和尧、舜、禹传说时
3.能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北京人 ② 山顶洞人 ③ 河姆渡人 ④ 半坡人
①② ②③ ①④ ③④
4.下列关于半坡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会制造彩陶,鱼纹彩陶盆是其代表作之一
B 学会了种植白菜、芥菜等农作物
C 会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D 圈养猪、狗等家畜
5.半坡居民在生活中可能食用的食物包括:( )
① 水稻 ② 白菜或芥菜等蔬菜 ③ 鱼 ④ 猪肉 ⑤ 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③④⑤
6.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不同表述正确的是:( )
半坡人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人位于黄河流域
B 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
C 半坡人主要种植水稻,河姆渡人主要种植粟
D 半坡人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人会制造彩陶
7.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习惯 生产工具 自然环境 生产力水平
8.右图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它 说明河姆渡居民已经过着
A.游牧生活 定居生活
C.生活不稳定 与外地交换食品
9.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
① 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②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 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 会制作陶器
A ①②③④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④
[2009德城中考]第11题“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参] B
[2009临沂中考]第11题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至尊国礼”(即世界各国领导人馈赠给我国领导人的珍贵礼品)在西安半坡博物馆隆重展出。下列关于该博物馆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是在半坡遗址发现后建立的 ②它只是用来收藏和展示“至尊国礼”
③它展出了半坡遗址中出土的历史文物 ④它展示再现了我国原始农耕的图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 B
[2009南京中考]第1题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参] C
[2009衡阳中考]第1题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这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参]D
[2009娄底中考]第1题我们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今天吃什么菜?”历史上,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这个最早种植地你认为是
A.北京周口店 B.浙江河姆渡 C.陕西半坡 D.云南元谋
[参] C
(2010•山东聊城)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D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2010•江苏苏州)1.2009年11月,被确认为我国发现的最早人工栽培水稻地区之一的苏州草鞋山遗址又有新的考古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也已经种植水稻的是( )D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010•山东滨州)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2010•江苏连云港)19.较早种植水稻并居住于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的是( )D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2010•广东)1.下列最能够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B
A.粟的种植 B.水稻的种植 C.玉米的种植 D.小麦的种植
(2010•湖南衡阳)1.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其中介绍错误的是( )A
A.生活在长江流域 B.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C.种植粮食作物粟 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
(2010•福建莆田)1.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 )D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2010•江苏盐城)1.水稻是盐城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下列最早大量种植这种作物的原始农耕居民是( )C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2010•湖南永州)1.下图中的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某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该原始居民应是( )B
磨制石锄 骨制箭头 纺轮 刻有符号的陶片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2010•山东菏泽)1.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应该是( )A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 D.住干栏式房子
[2011•福州]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据此推断,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 )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 炎帝部落 D. 黄帝部落
[2011•东营]下列能展现长江流域居民制作末耜、种植水稻等原始农耕生活图景的文化遗址是( C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011•巴彦淖尔]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C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2011•聊城]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代表我国原始居民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 C )
A.打制石器 B.骨耜 C.钻孔石斧 D.铁犁铧
[2011•泉州]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遗址,应到( C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 D.浙江余姚
[2011•岳阳]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下列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可为这一论断提供证据的是( C )
A.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人遗址 D. 半坡人遗址
[2011•盐城]早在五六千年前的磨制石器时代,射阳湖畔就已经生活着盐阜人民的远祖——淮夷。同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我国原始居民是( C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011•郴州]能够种植粟、烧制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的我国原始居民是( C )
A. 元谋人 B. 河姆渡人
C. 半坡人 D. 北京人
10.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何种类型的房屋复原图?
(2)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南北方房屋的样式为什么不同?
7.阅读下列材料: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农具名),教民农作。
请回答:
(1)神农为什么要“教民农作”?(可直接摘抄原文。)
(2)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什么历史现象?
农业文明。它的起源就是水稻的起源。水稻的起源问题,成为近30年来国内外自然科学史学家、农学家研究关注的热点。以往,专家、学者对稻作的起源意见分歧较大,随着近年考古发掘的不断发现,认识逐渐趋于统一。即水稻起源:中国早于印度。20世纪70年代,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遗址出土了大量距今七千年前的稻谷遗存,表明中华民族的 祖先早已学会了栽培水稻,对此前有关水稻起源于印度、水稻起源于印度阿萨姆至中国云南的说法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国内外学者不得不改变 看法,把目光纷纷投向中国的河姆渡。
(3)列举出这个时期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以及他们种植的农作物。
8.读下图,请回答:
(1)说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分布特点是什么?试据图说明。
(2)产生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拓展探究
中华民族在古代存在着两种文化类型,即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这两种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互补、融合,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你认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反映的是哪种文化类型?请说出理由。
思维发散点拨:
归纳综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是提高历史认识的有效途径。学习本科时建议你从地理位置、生活状况归纳比较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的不同,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建议你从生活状况、生产状况的角度比较半坡、河姆渡聚落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不同,认识到生产的发展推动着人类不断进步。
知识链接
下面两图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栏式房屋。比较一下,两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想一想,两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时他们是怎样考虑的?读图分析后讨论再回答。
拓展探究
中华民族在古代存在着两种文化类型,即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这 两种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互补、融合,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你认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反映的是哪种文化类型?请说出理由。
思维发散点拨:
归纳综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纵 向、横向的比较是提高历史认 识的有效途径。学习本科时建议你从地理位置、生活状况归纳比较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的不同,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建议你从生活状况、生产状况的角度比较半坡、河姆渡聚落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不同,认识到生产的发展推动着人类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