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 沥青心墙混凝土施工规范 | 地点 | 项目部会议室 |
参加人员 | 见签到表 | 时间 | 2012.8.26 |
学习内容记录: 第一章 材料 2.1沥青 2.1.1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使用的沥青应选择专用水工沥青,同一工程宜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标号的沥青。不同厂家、不同标号的沥青,不得混杂使用。当采用一种标号的沥青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时,可采用两种以上不同标号的沥青在现场进行掺配,必要时需要加入改性剂。 2.1.2 沥青从生产厂家运至是施工工地应确保其在中途转运输过程中包装体不破损、不受潮、不受侵蚀和污染、不因过热而发生老化。 2.2骨料 2.2.1 骨料应采用碱性岩石。当采用酸性岩石时,应有充分的试验论证。 2.2.2 防渗沥青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后沥青混凝土铺筑厚度的且不得大于25mm;非防渗沥青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层厚的且不大于 35mm。细骨料应质地坚硬,级配良好。 2.3填料 2.3.1 填料应采用粒径小于0.075mm的碱性矿粉,如石灰岩粉、白云岩粉、水泥、滑石粉等。 2.3.2 填料的储存必须防雨、防潮、防止杂物混入。散装填料宜采用筒仓储存,袋装填料应存入库房,堆高超过1.8m,最下层距地面至少300mm.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的制备与运输 3.1拌合站 3.1.1拌合站位置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宜靠近铺筑现场,运距在3km内。 2 在工程爆破危险区外,远离易燃品仓库,不受洪水威胁,排水条件良好。 3 应远离生活区及其他作业区,并宜设在施工区的下风处。 3.2原材料加热 3.2.1 桶装沥青应采用沥青脱桶设备脱桶、脱水。 沥青应采用导热油间接加热,沥青加热时应控制加热温度。 融化沥青时,加热罐的容积应留有余地。 融化的沥青应通过管道自流或用沥青泵送至保温罐。 沥青脱水温度应控制在110-130℃,沥青加热温度应根据沥青混合料出机口温度确定,宜为150-170℃,加热过程中,沥青针入度的降低不宜超过10%。保温时间不宜超过24h。 3.2.2 冷骨料应均匀连续地入烘干加热筒。骨料的加热控制,应根据季节、气温的变化进行调整,骨料加热温度不应高出热沥青温度20℃,宜为170-190℃。矿粉如需加热,加热温度宜为70℃-90℃。 3.3沥青拌合料的运输 3.3.1 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应相对固定,并采取保温防漏措施。运输容器在使用前可刷一层防粘剂,防粘剂不得对沥青混合料有损害或起化学反应。运输容器停用时应及时清理干净。 3.3.2 各种运输机应保证沥青混合料在卸料、运输及转运过程中不发生离析、分层现象。在转运或卸料时,出口处沥青混合料自由落差应小于1.5m。 第三章 混凝土心墙铺筑 4.1铺筑前准备 4.1.1 沥青混凝土心情铺筑前,对底 部混凝土基座的连接面的处理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4.1.2 坝基防渗工程的施工,除在廊道内进行帷幕灌浆外,宜在沥青混凝土施工完成前。 4.2过渡料铺筑 4.2.1 人工摊铺段过渡料填筑前,应采用防雨布等遮盖心墙表面。遮盖宽度应超出俩侧模版300mm以上。 4.2.2 心墙两侧的过渡料应采用3.0t以下的小型振动碾碾压。心墙两侧过渡料压实后的高程宜略低于心墙沥青混凝土面,以利排水。 4.3沥青混合料摊铺 4.3.1 沥青混凝土心墙及过渡料应与坝壳料同步上升,心墙及过渡料与相邻坝壳料的填筑高度差应不大于800mm。 4.3.2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宜采用专用摊铺机。专用机械难以铺筑的部位或小型工程缺乏专用机械时刻采用人工摊铺,用小型机械压实。 4.3.3 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宜在200-300mm。连续铺筑2层以上沥青混凝土时,下层沥青混凝土表面温度应降至90℃以下后方可摊铺上层沥青混合料料。沥青混合料的入仓温度宜控制在140℃-170℃,或通过试验确定。 4.4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4.4.1 沥青混合料碾压应采用专用振动碾,宜选用小于1.5t的振动碾。 4.4.2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应先无振动碾,再有振动碾。碾压时振动碾不得急刹车或横跨心墙行走。 4.4.3 沥青混合料碾压时应控制碾压温度,初碾温度不应低于130℃,终碾温度不低于110℃,最佳碾压温度由试验确定。 4.4.4 各种机械不得直接跨越心墙,在心墙两侧2m范围内,不得使用10t以上的大型机械作业。 4.5施工接缝及层面处理 4.5.1 与沥青混凝土相接的水泥混凝土表面应采取冲毛。刷毛等措施,将其表面的浮浆、乳皮、废渣及粘附物等全部清理干净,并使表面干燥。经处理后的水泥混凝土表面,应均匀喷涂1-2遍稀释沥青,待沥青干后,再铺设一层沥青砂浆。 4.5.2 在已压实的心墙上继续铺筑前,应将结合面清理干净。沥青混凝土表面停歇时间较长时,应采用覆盖保护措施。沥青混凝土心墙钻孔取芯后留下的孔洞应及时回填,回填时应先将钻孔吹洗干净,蘸干孔内积水,用管式红外加热器将孔壁烘干并使沥青混凝土表面温度达到70℃以上,再用热沥青混合料按50mm层厚分层回填击实。 第四章 沥青混凝土低温季节与冬雨季施工 5.1低温施工及越冬保护 当气温在5℃以下进行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时,应采取一下措施: 1 通过试验确定沥青混凝土低温施工配合比和保温方法。 2 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应选用试验确定的出机口温度的上限值。 3 铺筑现场应配备足够的加热设备。可根据施工现场特点采取表面铺盖或搭设暖棚等挡风保温措施。 4 缩短摊铺长度并及时碾压。必要时采用多台振动碾分区碾压,以缩短碾压时间。施工后及时进行保温措施。 5.2沥青混凝土在雨季施工 沥青混凝土在雨季施工时,应采取一下措施: 1 沥青混合料摊铺后应及时碾压,来不及碾压的应及时覆盖并碾压。 2 碾压密实后的沥青混凝土心墙略高于两侧过渡料,呈拱形层面以利排水。 3 缩小碾压段,摊铺后尽快碾压密实。 4 雨后恢复生产时,应清除仓面积水,并用红外线加热器或其他设备使层面干燥。未经压实而受雨水侵水的沥青混合料,应彻底铲除。铺筑过程中,若遇下雨停工,接头应做成缓于1:3斜坡,并碾压密实。碾压后的沥青混凝土,若遇下雨时应及时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