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评估
1患者
♦ 镇静 肌松
–患者能否耐受较高的PEEP
♦预氧合
–避免肺复张过程中的缺氧
–通常维持原来的FiO2(便于评价肺复张效果)
2 通气方式选择
定压通气方式而非定容通气方式 (更好地控制气道压力)
压力控制模式而非压力支持模式 (更好地控制复张时间)
●视复张压力与循持环状态而不同 ,压力越高, 时间越短
二 方法
1控制性肺膨胀(SI)法
• CPAP模式:PS 0,PEEP 30~40cmH2O,持续20~50s
• BIPAP:Ph/Pl 30~40cmH2O,持续20~50s
• Insp Hold:设置吸气压在40cmH2O,将吸气保持键按住,持续20~40s
优点:作用短暂
• 要维持疗效,需要维持应用足够高的PEEP水平和反复地实施
• 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2PEEP递增法
保持吸气峰压与PEEP差值不变,每30秒递增PEEP5cmH2O,直到PEEP到达35cmH2O,维持30秒,随后吸气峰压与PEEP每30秒递减5cmH2O
• 首先将FiO2调至100%
• 确定肺复张:在原有的PEEP水平基础上逐步提高PEEP,每次提高
5cmH2O,保持30~60s,如果PaO2+PaCO2≥400cmH20,则认
为已经达到肺复张,此时PEEP压力为复张压力
• 确定萎陷时的压力:PEEP每2min下降5cmH2O,如果PaO2下降>
10%,此时的PEEP为肺泡萎陷时的压力
• 确定PEEP水平:采用高于肺泡萎陷时PEEP压力2cmH2O的水平
3压力控制(PCV)法
• 将PEEP增加到20cmH2O,然后将压力控制水平增加到
40~45cmH2O,维持30~60s
• 优点:与控制性肺膨胀相比,压力控制法能够得到相同的或更好的
效果,平均气道压较低,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4Sigh
5HFOV
6俯卧位
其他
三 评价肺复张效果 a FiO2维持1.0 b 判断肺开放标准(塌陷肺泡< 5%)
–PaO2/FiO2 > 400
–PaO2/FiO2 > 300
–PaO2 + PaCO2 > 40 C 需要频繁复查血气
2 A 维持FiO2在原有水平
B 通过观察SpO2的变化评价肺复张
避免频繁复查血气
没有一致的判断标准
注:如复张效果不明显, 可以逐步增加PEEP
–通常每次增加5 cmH2O
–开放压力 60 cmH2O是安全的
四 PEEP/FiO2的调整
推荐意见
♦降低PEEP之前应当首先降低FiO2, 以避免肺泡塌陷
♦一般情况下
–FiO2应当减低到< 0.45
♦如果降低PEEP导致氧合下降
–应当重新设定PEEP
–肺泡塌陷时不应增加Fi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