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霞峰鲍氏谱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1:44:15
文档

霞峰鲍氏谱系

新安霞峰鮑氏譜系世序名諱简述一世嬰子約3100年前,嬰子騎重约千斤的鮑魚來拜薑子牙,子牙收為嫡子,以鮑為姓。周文王封嬰子為百度使,並以柏檀公主妻之。二世子範子範,嬰子長子,紹本姓,上黨居。嬰子生十子:子範,子順,子泰,子昌,子孝,子茂,子榮,子初,子建,子明。三世極嬰子十子各生一子:極、宋、實、定、宏、安、宿、宗、宰、賓。四世宗實極生二子:宗實、宗定。宗實生於康王壬午(公元前997年)。五世昌齡宗實生一子昌齡。昌齡生於昭王癸卯(前976年)。六世皇昌齡生五子:望、皇、聖、堅、豎。長子望生於周穆
推荐度:
导读新安霞峰鮑氏譜系世序名諱简述一世嬰子約3100年前,嬰子騎重约千斤的鮑魚來拜薑子牙,子牙收為嫡子,以鮑為姓。周文王封嬰子為百度使,並以柏檀公主妻之。二世子範子範,嬰子長子,紹本姓,上黨居。嬰子生十子:子範,子順,子泰,子昌,子孝,子茂,子榮,子初,子建,子明。三世極嬰子十子各生一子:極、宋、實、定、宏、安、宿、宗、宰、賓。四世宗實極生二子:宗實、宗定。宗實生於康王壬午(公元前997年)。五世昌齡宗實生一子昌齡。昌齡生於昭王癸卯(前976年)。六世皇昌齡生五子:望、皇、聖、堅、豎。長子望生於周穆
新安霞峰鮑氏譜系

世 序

名 諱

简         述

一世嬰 子

約3100年前,嬰子騎重约千斤的鮑魚來拜薑子牙,子牙收為嫡子,以鮑為姓。周文王封嬰子為百度使,並以柏檀公主妻之。

二世子 範

子範,嬰子長子,紹本姓,上黨居。嬰子生十子:子範,子順,子泰,子昌,子孝,子茂,子榮,子初,子建,子明。

三世嬰子十子各生一子:極、宋、實、定、宏、安、宿、宗、宰、賓。
四世宗 實

極生二子:宗實、宗定。宗實生於康王壬午(公元前997年)。

五世昌 齡

宗實生一子昌齡。昌齡生於昭王癸卯(前976年)。

六世昌齡生五子:望、皇、聖、堅、豎。長子望生於周穆王庚申(前959年),遷清河州。次子皇生於周穆王丙寅(前952年),生子二:牧、枝[杜]。
七世牧生於周公王乙未(前924年),事吳為先鋒,生子二,名雲龍、攀龍。枝生於懿王癸亥(前6年),為丹陽令。

八世雲 龍

牧公長子雲龍生於懿王乙丑(前5年),牧公次子攀龍生於孝王庚午(前0年)。

九世丙 吉

丙吉生於厲王丙戌(前875年)七月初一[丙年丙月丙日丙时]。
十世丙吉先娶薑氏無子,八十二後娶班順之妹為妻,年八十三生一子名申。申生於宣王戊申(前793年)。

十一世點生於平王辛丑(前740年),生子二,名敬叔、明叔。

十二世敬 叔

敬叔生於莊王五年己丑(前692年);明叔生於莊王甲午年(前687年)。敬叔姒姓仕齊(屬古青州),邑封鮑,有正史記載。

十三世叔 牙

據左傳,牽為叔牙曾孫,國為牽之弟。故此一世為叔牙。叔牙生於惠王壬戌(前659年,比正史記載約晚60年),齊大夫,桓公末為相。同輩:叔牙;叔元、叔豹、叔度。

十四世叔牙子瓊;叔元、叔豹、叔度各1子:琮、璠、璞。瓊生於惠王己丑(前632年);璞生於襄王壬午(前639年)。

十五世師 道

新安棠樾霞峰譜均作信道師道為叔度下璞之支派。信道生於襄王壬寅(前619年);師道生於頃王丙午(前615年),守祖業。

十六世牽,齊靈公朝大夫,受誣陷被刖,平反後封為鮑莊子。國,齊靈公至齊景公朝初期大夫,封為鮑文子。牽生於簡王辛巳(前580年);國生於簡王癸未(前578年)。同輩:牽、國。

十七世習生於靈王癸丑(前548年)。

十八世與昶同輩的有牧,鮑國之孫,齊景公朝末期和悼公朝初期為右相,與伍子胥(?〜前484年)相友善。昶生於敬王乙酉(前516年)。同輩:昶;牧。

十九世信,一作性,太原節度使。息,牧之子,齊大夫。信生於敬王庚申(前481年)。同輩:信;息。

二十世祥,青州太守,居其地。齊大夫,諡文子。上黨,今山西長子縣。祥生於貞定王庚子(前441年)。

廿一世律,一作循;德,荊門太守。律生於威烈王己卯(前402年);德生於安王辛巳;復生於安王甲申。同輩:律、德、復。

廿二世國 正

國忠,律公長子,生於顯王丙寅;國正,律公次子,生於顯王己巳(前352年)。同輩:國忠、國正、國英。

廿三世茂 林

茂林,一作柏林,生於郝王戊申(前313年);椿林,國忠公子,生於郝王辛亥(前310年),子松椿。同輩:茂林;椿林;叢林。叢林,華陰令。

廿四世楊 椿

楊椿,一作陽春,生於秦昭王丙午(前255年),事母以孝聞。松椿,生於秦昭王丙午(前255年),愛煉丹,敕封金液先生,不娶無後。同輩:楊椿;松椿。

廿五世銘生於秦始王癸未(前218年)。

廿六世林生於漢文帝丙寅(前175年);森[陵]生於漢文帝癸酉(前168年),為東平州刺史。同輩:林、彬、森。

廿七世

蘇生於漢武帝己卯(前102年),為青州。官歸德府,妻曰女宗。蘇至宣四世,新安谱外,各譜皆同。

廿八世瑞生於昭帝乙巳(前76年),舉孝廉,為青州。

廿九世遠字子雅,舉孝廉,授青州刺使,由上黨移居。

三十世宣,鮑氏第19世孫(正史以敬叔为一世),渤海高城(今河北省鹽山東南)人,生於成帝建始辛卯(前30年),西漢末司隸校尉。《漢書》有傳。宣在生前將子送往上黨屯留,公元3年為王莽所害,葬其地。其妻桓少君修行婦道,鄉幫稱之,入列女傳。

卅一世

[前5~42]

永,宣子,字君長,蔭司隸校尉。《後漢書》有傳,作“上黨屯留人”。恢,居扶風(今陝西興平)人,抗直不避權貴。光武帝劉秀詔:當斂手,以避二鮑。二鮑指永、恢。

卅二世

[10~81]

昱,宣二世孫。字文淵,改字文泉,亦為司隸校尉,以清肅愛民聞。“傳”附其父鮑永後。同輩:旻(恢之子)。新館棠樾霞峰譜作昱生祥,同輩有:福、祐、祥,裕、初、祈、煙。此一世应併入昱一世:史無載;譜中昱旁從示,昱、祥疑同一世;與20世重複;生卒年推測難插入一世。

卅三世德,宣三世孫,亦以愛民聞。公元100 年任南陽太守。時它郡多災荒,唯南陽收成豐盛,號為神父,拜大司農。“傳”附其父鮑昱後。同輩:級、復、德、待、候、徜、徖。

卅四世

[昂]

昂,字叔雅,宣四世孫,始徙居東海泰山郡平陽,“傳”附其父鮑德後,以孝聞。《後漢書・鮑永傳》:昂有孝义节行,“舉孝廉,辟公府,連征不至,卒於家。”同輩:衡、術;衝、衛。

卅五世嘉,宣五世孫。同輩:察。“上黨鮑察者,漢司徒鮑宣五世孫也。”——梁,陶弘景《真誥卷14》。堨田譜作昂生嘉。

卅六世崇,宣六世孫。多谱有崇一世。李明傑、陳新《鮑氏淵源及鮑叔牙故里考略》作昂生嘉、嘉生崇、崇生丹。同輩:崇、崑、嵩。
卅七世丹,宣七世孫。《魏書》:信父丹,官至少府侍中,世以儒雅顯。手抄《歷代鮑氏宗譜》無嘉、崇、丹三世(譜似有缺)。此三世正史有載,理應補全,世序作相應變更。

卅八世

[信?-192]

信:宣八世孫,泰山人。《後漢書‧袁紹劉表列傳》:(信)少有大節,寬厚愛人,沉毅有謀。《魏書》:“靈帝時為騎都尉,後為濟北相,協規太祖,身以遇害。語在董卓傳、武帝紀。”歙縣新館譜:又名信。同輩:蘽、蘃、。

卅九世

[勳]

勳:宣九世孫。字叔業,泰山平陽人,魏禦使中丞,因觸怒魏文帝曹丕,被誅。《魏書》稱勳“清白有高節”。同輩:鼎、、靠、。歙縣棠樾谱作勋生汶。

四十世淘 卿[汶]

勳子汶,各譜皆同。鮑融:宣十世孫。《魏書》:鮑勳其兄曰邵,封新都亭侯;邵死,其子鮑融承襲官位。同輩:淘卿、巨卿。新馆谱作淘卿生順,新安譜作汶生伸。

四十一世

[伸]

伸,字順之,為晉護軍中尉,鎮守新安。據《徽州府志》:晉太康年間(280~2年),青州籍護軍中尉鮑伸避兵江南,後受敕鎮守新安。同輩:順、頤;穎。堨田譜作伸生泉。

四十二世清 遠[泉]

泉,字清遠,青州人。同輩:清平、清泰、清遠。歙今庚沙彌所作晉太守鮑弘傳作泉生弘。此泉非(梁)信州刺史鮑泉。
四十三世弘,一名長清,字思仁,又字元始。原籍青州,晉咸和己丑(329年)轉新安太守,家于歙。後裔繁眾尊弘為歙之鮑始祖。同輩:長清、長信、長慶、長遠。其中長信、長慶孿生。

四十四世霞峰譜:夢僧人手托蓮花送入懷內,因而有孕,後生一子名班。同輩:玉、玨、班。

四十五世《晉書‧鮑靚傳》:靚,字太玄,東海人。西晋武帝时(265~290)為廣東南海(今廣州番禺)太守。女鲍姑,名潜光(约309~363)。新安各譜所載鮑靚與武帝时鮑靚应该不是同一个人。

四十六世天 驥

同輩:天駟、天驥、天駿。
四十七世昭即照。《四庫全書·鮑參軍集》序載:“照,字明遠,為宋臨海王參軍。‘照 ’或作‘昭’,蓋唐人避武后諱所改。”同輩:暉,疑照妹令暉。

四十八世虎 臣

同輩:虎臣、彪臣、兕臣。
四十九世容,字君宏,生於齊中興壬午(502年)。任開府儀同。同輩:容、宏。

五十世適,字上卿,仕策進大夫。同輩宏子道公,梁元帝(552~555)宰卿。同輩有:造、遵、適、邁。

五十一世安 園

安園,弘八世孫,字德明,一字康侯,封六州司馬,遷鮑屯。《新安名族志》:“安園、安明、安福、安國、安民、安福與堂兄弟安常、安時、安敘、安物、安邦、安祿、安世十人親屬三百口共爨做飯,時人義之,號其居曰十安堂。”

五十二世夢 符

一紳,字夢符,遷鮑潭[今堨田印墩]。同輩有:一統,字夢節。安園公夢神人持符一道,任氏因而有孕,生一子名夢符。

五十三世符,一作荷。
五十四世同輩有:篆、簡。霞峰譜:篆立安明公之子昌為子。
五十五世昌,字子順,天寶(742~756)進士。

五十六世彌 遜

彌遜,字日讓,封靈應侯。有夜明珠藏家。同輩:彌遜;彌堅。

五十七世清 之

清之,字天水。生於憲宗元和丙戌(806年)。開成間(836~840)修築鮑塘堨。同輩:清之、榮之。榮之,一作宗之。

五十八世起 宗

起宗,字宏遠,精易筮,應朝聘。同輩:(大)起宗、(二)起岩、(季)起莘[萃]。新安十六世起莘公,贅蜀源程氏,其子通元公遷後村,自率其孫承祖公居蜀源。

五十九世遠 元

同輩:明元、遠元、達元、道元。明元生於懿宗咸通戊子(868年)。

六十世顯 達

顯達,字兼善,以詩文名世。同輩:先達、顯達。
六十一世同輩:手抄《歷代鮑氏宗譜》生三子:元之、之、光之。之生於光化癸亥(903年),生一子思聰。

六十二世思 聰

思聰,新安鮑氏第二十世。守居鮑潭,分遷之始祖。

附錄一:鮑屯鮑氏族譜序

予家自遷沙溪,始祖球,三世祖闔,五世祖元珍,咸娶鮑屯鮑氏,去今七世。嵗訪、死弔禮不墜。先君、令君與君玉、鮑先生尤善。國初先君尹歙,薦君玉為教諭。予從魯齋鮑先生遊,君玉與其弟已先在門下。予以父執事之,彼以世戚稱予為叔,一無所挾。一日先師語君玉兄弟曰:“故老相傳,鮑屯、棠越並予豐口同自郡西門,奈何厄於五季,世系無傳焉。”君玉得其言,旁詢博訪。

由叔牙為齊桓公相,功成九合,業著一匡,食邑於鮑,世為齊大夫。鮑牽攄忠齊靈公而刖其足,鮑牧見逐於悼公。子孫散居於齊。齊即古青州。永嘉遷江南,再遷於新安郡之西門。隋廢,郡為州,治於歙,繼遷於郡西十五裏牌。大業中,始以十五裏牌為墓,即今簾前墓。再遷,今居以姓名地,曰鮑屯。蓋屯即聚也,村亦聚也。加邑為邨,如云鮑村也。其祖自安國始,以下二十餘世,墳墓生卒悉為條註本圖之下,用心密矣。而或無所考據者,寧缺之,慎矣哉。

譜成,請予序之。予家十一世,生、卒、葬、娶,尚或有缺,況倍世者乎?嘗見郡中大家,程必祖忠壯,汪必祖越國,方必祖鑑湖,呉必祖少微,疑其太泛。今直序鮑屯一枝,疑其太拘。因質於先師。曰:與其泛也,寧拘。

嗚呼,拘,豈中道哉!顧人力量,如交一鄉、一國、天下之善士,茍親,親弗能及五服。泛,何益於事哉!詳而味之,即盈科後進拘,豈徒拘哉!於是述父師之意以為序。夫又何辭。延祐五年丙辰長至日,裏人鄭千齡序。

注:延祐五年即1318年。

(摘自《新安文獻志》之88卷《處士鮑公椿行狀》附錄)

霞峰鮑氏宗祠譜系

世 序

名 諱

概         述

一 世

思 聰

思聰,新安鮑氏第二十世。守居鮑潭,分遷之始祖。

二 世

仁 矩

仁矩,七歲善屬文,八歲舉神童。北宋太平興國(976~984)中,與兄仁規同賜進士,授宣議郎,時稱鮑屯雙鳳。

三 世

端 叔

同輩:十八宣議、十九宣議、二十宣議、廿一宣議、廿二宣議。手抄《歷代鮑氏宗譜》和宏昌抄本所載相同。

四 世

敦 禮

同輩:敦禮、敦福、敦祿、敦復。鮑詩度《新安鮑氏分派和各支遷地考證》:鮑仁矩之孫、鮑端叔(又書十八宣議)長子鮑敦禮,北宋寶元前後(1039)從鮑屯遷居豐口鮑家潭。

五 世

大宣議同輩:大宣議、三宣議、五宣議。宏昌抄本從第一世嬰子開始即標注世序,大宣議為六十四世。《歷代鮑氏宗譜》從大宣議一世開始標注世序,大宣議為六十五世。 

六 世

九宣議同輩:《歷代鮑氏宗譜》載大宣議生四子:五宣議、二宣議、六宣議、九宣議(遷霞峰)。宏昌抄本載大宣議生四子:大承事、二承事、四承事、十九承事(又名九宣議,遷霞峰)。《新安鮑氏分派和各支遷地考證》載:新安二十五世九宣議,鮑端叔重孫、鮑敦禮之孫大宣議長子,北宋政和(1111)前後遷居下豐(亦作霞峰)。

七 世

魯 齋

《歷代鮑氏宗譜》:六十五世九宣議公配項氏,生四子:攀龍[教諭]、應鏕[國齋]、雲龍[魯齋]、應龍[圖學]。宏昌抄本:六十五世九宣議公生三子:[大]魯齋、[二]國齋、[三]教諭。《新安文獻志‧鮑雲龍傳》:雲龍字景翔,號魯齋,景定進士。入元不仕,居鄉授徒。此七至十世似後世續譜者所補,魯齋在第十世為宜。

八 世

百 三

同輩:百一、百二、百三、百四。
九 世

繼 祖

同輩:宗祖、傳宗、繼祖、接祖。宏昌抄本無繼祖一世,應補一世。

十 世

榮 三

同輩:榮一、榮二、榮三、榮四。榮一任新安提領。

十一世道 琮

《歷代鮑氏宗譜》至此世起,基本無雲龍一支以下內容的連續記載。宏昌抄本所載仍然簡略。

十二世同輩:瓚、珙。

十三世方 彥

十四世瑞 禎

十五世同輩:鼎、譽。

十六世
十七世金 魁

同輩:金魁、金榜。

十八世《歷代鮑氏宗譜》:震→福壽。
十九世慶 壽

同輩:慶壽、福壽。

二十世文 善

同輩:文善、隆善、禎善。《歷代鮑氏宗譜》所載相同。

廿一世甯 童

同輩:成得、甯童。《歷代鮑氏宗譜》所載相同。

廿二世添 進

同輩:添寧、添福、添進。《歷代鮑氏宗譜》載:添寧→社顯。
廿三世虎 生

同輩:龍生、虎生。
廿四世尚 什

同輩:尚寶、尚宣、尚仁、尚全、尚什、尚七。宏昌抄本尚什(孺人汪氏)作二十四世,注“分為四房傳脉”。清順治己亥科(1659)進士鮑濟分立鮑氏賢祠永義堂,與“分為四房傳脉”所載相吻合。

廿五世自 積

同輩:自積、自志。自積,方氏;自志,黃氏。

廿六世德 沛

同輩:德威、德沛、德時。德威,沈氏;德沛,葉氏;德時,曹氏。

廿七世文 春

同輩:文禮、文春。文春,許氏。

廿八世仁 高

同輩:仁正、仁高。仁正,黃氏;仁高,汪氏。

廿九世士 弘

同輩:士廣、士弘。士廣,唐氏;士弘,葉、淩氏。
三十世景 林

景林,王氏。
卅一世時 稔

同輩:時秋、時稔。時秋,吳、何氏;時稔,吳氏。

卅二世興 耀

同輩:興信、興耀、興禮、興福。興耀 [連慶] ,吳、許氏。

卅三世啟 泰

同輩:喜元、啟泰、啟奎。喜元,許氏;啟泰[桃元],方、詹氏。
卅四世永 清

同輩:永清[定生],仇氏;有生,洪氏;福生,梅氏;永昌[大華];永吉[公華];永明[滿華],許氏。
卅五世宏 祥

同輩:宏昌[春發],汪、程氏;宏餘,仇氏;宏祥[如法],仇氏。
字辈:興啟永宏立成;克繩祖武以正

附錄二:三點鮑第一人——鮑濟

鮑是霞峰的大姓。但霞峰鮑又分為裏鮑和外鮑,并分屬於永義堂(俗稱裏鲍祠堂)和鮑氏宗祠(俗稱外鮑祠堂)。外鮑祠堂的“鮑”與全國其他鮑姓一樣,魚旁底下四點;裏鲍的“鲍”魚旁底下三點。鲍濟可能是三點鲍第一人。

鲍濟生於1629年,順治十六年己亥科(1659年)進士。相傳鮑濟潛心苦讀,一舉考中進士。却不料,皇榜公佈之際,雖有鲍濟大名,鮑字却错为三點。——这一错非同小可,有可能欺君啊。鮑濟無法,請人打馬回家,趕在朝廷喜報送達之前,把祠堂和家譜的鮑字都消去一點。結果平安過關。此後,鮑濟從霞峰鮑氏一支分出,另立鮑氏賢祠,姓三點鮑。

愚以为這個傳說有三點值得商榷。一是“粗心”沒有可能。試想,皇榜公佈前肯定要經過一校、二校、三校什麼的,即使考生把名字寫丟一筆,公佈時也不會錯的。否則,公佈皇榜的人就“欺君”了。二是鮑字魚旁四點底寫成三點不算錯。当代书法家田英章《毛筆楷書入門教程》(二):“魚在左側時,四點可以減為三點。”可說明。三是最有可能的是避諱。

所謂避諱,就是為了表示對君主和尊者的敬畏,避免直接說出或寫出他們的名字,而採用改字、缺筆、空字等方法加以回避的表達方式。主要有國諱、家諱、聖賢諱等。 

查清初順治帝及皇太極、努爾哈赤後妃姓名,有多位後妃姓鮑。如:努爾哈赤的壽康太妃;皇太極的孝端文皇后、孝莊文皇后、敏慧恭和元妃、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大宗側妃;順治帝的世祖廢後(靜妃)、孝惠帝皇后、淑惠妃、恭靖妃、端順妃。這12名後妃均為博爾濟吉特氏,又稱博爾濟吉濟錦氏、孛兒只斤氏。因在清朝以前的元明時期,博爾濟吉特氏在漢語中就已經翻譯並通用為鮑氏、包氏等。避當時皇后的姓名,應該是鮑濟在金榜題名時變成三點鲍的唯一原因。打馬改鮑字可能是一時情急。

鲍濟考取進士後,很可能外出做官或講學(画作见封面)。北京歙縣會館觀光堂《題名榜》上鮑濟姓名後未加括弧,說明鲍濟寄籍是考中進士以後的事了。(鮑立勝)

文档

霞峰鲍氏谱系

新安霞峰鮑氏譜系世序名諱简述一世嬰子約3100年前,嬰子騎重约千斤的鮑魚來拜薑子牙,子牙收為嫡子,以鮑為姓。周文王封嬰子為百度使,並以柏檀公主妻之。二世子範子範,嬰子長子,紹本姓,上黨居。嬰子生十子:子範,子順,子泰,子昌,子孝,子茂,子榮,子初,子建,子明。三世極嬰子十子各生一子:極、宋、實、定、宏、安、宿、宗、宰、賓。四世宗實極生二子:宗實、宗定。宗實生於康王壬午(公元前997年)。五世昌齡宗實生一子昌齡。昌齡生於昭王癸卯(前976年)。六世皇昌齡生五子:望、皇、聖、堅、豎。長子望生於周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