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绿色壁垒_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新障碍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1:33:37
文档

绿色壁垒_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新障碍研究

绿色壁垒———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新障碍研究Ξ张家峰ΞΞ(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发达国家为了维护国别利益,大力推行一种新的贸易障碍———绿色壁垒。中国在入世之后,出口遭遇了较多的绿色壁垒。对此我们应该正确到认识它的贸易保护本质及对外贸的影响,与企业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关键词:绿色壁垒;贸易保护;环境保护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icintegrationandtrad
推荐度:
导读绿色壁垒———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新障碍研究Ξ张家峰ΞΞ(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发达国家为了维护国别利益,大力推行一种新的贸易障碍———绿色壁垒。中国在入世之后,出口遭遇了较多的绿色壁垒。对此我们应该正确到认识它的贸易保护本质及对外贸的影响,与企业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关键词:绿色壁垒;贸易保护;环境保护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icintegrationandtrad
绿色壁垒———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新障碍研究Ξ

张家峰ΞΞ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发达国家为了维护国别利益,大力推行一种新的贸易障碍———绿色壁垒。中国在入世之后,出口遭遇了较多的绿色壁垒。对此我们应该正确到认识它的贸易保护本质及对外贸的影响,与企业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关键词:绿色壁垒;贸易保护;环境保护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people pay m ore and m ore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ir interests,the developed countries purse energetically a new trade------the green barrier.China’s export su ffers from many green barriers after its entry into WT O.We should realize the essence of trade protection and in fluence on our foreign trade,and take s ome necessary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K ey w ords:the G reen Barriers;T rade Protection;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 F74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287(2003)02-0039-03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带来各国的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贸易障碍由早期的单一关税手段,到现在的关税与非关税并存,在形式多样的非关税措施当中,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被许多发达国家所采用,给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带来巨大影响。

一、绿色壁垒兴起的原因分析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健康或安全,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为借口而进口的一种非关税壁垒。它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通过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标准等达到进口目的。[1]发达国家之所以纷纷采用绿色壁垒,主要有以下一些主要原因:

(一)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忽略对环境的保护,以环境代价换来经济指标的提高,从而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现象、水土流失等等。这一切都直接关系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呼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壁垒的产生也是历史的必然。[1]

(二)贸易保护的实质。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关税。但二次大战之后,各国致力于关税壁垒的削减,从G ATT到WT O,都倡导贸易自由化,经过多轮谈判,关税水平大幅度降低,但同时出现了名目繁多的非关税壁垒。由于自由贸易加剧了贸易的竞争,于是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利用非关税措施中的绿色壁垒,以环境保护为借口,进行贸易保护。

(三)环境标准的不同。早在7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便开始关注环境问题,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对滞后。因此,无论从环境意识上,还是从环保的技术水平上,都存在较大差距。正是由于这种非对称性,使得按发展中国家的标准生产的产品很难符合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发达国家可以用绿色壁垒来保护国内市场。

(四)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在WT O的导言中首次包含了环境保护的内容,在技术壁垒与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当中,都包含了一国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环境及人类、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的规定。《拉姆萨湿地公约》、

《保护臭氧维也纳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公约,都为有关国家采用绿色壁垒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绿色壁垒的特征及表现

(一)绿色壁垒的主要特征

11绿色壁垒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随着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多地关注环保,传统的观点认为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是货物与服务量的增加,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从而使得环境保护主义者把环境的恶化与自由贸易联系在一起,因此,提出保护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口号采取贸易措施,保护环境其本身是合理的,而贸易保护主义者正是利用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达到贸易保护

93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Ξ

ΞΞ【作者简介】张家峰(1970~),男,安徽金寨人,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收稿日期】2003-01-16的目的。[3]

21绿色壁垒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如前所述,一些国际公约为绿色壁垒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同时,一些国内立法也为其提供了合法地位,如美国的《海洋哺乳动物保案》、

《洁净空气法》等。

31绿色壁垒具有范围的广泛性。绿色壁垒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只要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相关的贸易均在保护之列。从初级产品到工业制成品,从产品的研发、生产、包装、销售到产品的消费处理都在范围之内。而且从原来的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国际投资等领域。[4] 41绿色壁垒具有隐蔽性与歧视性。如在卫生检疫方面,检验的项目繁多,检验的手续繁琐复杂,且具有不确定性,各国的标准又不相同,使得出口厂商难以应付。有些标准明显是针对个别国家而制定,增加了其歧视性。

(二)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绿色壁垒以保护环境为名,来进口,可谓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现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1绿色技术标准。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披着保护环境的外衣,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国外商品的进口。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差距,发展中国家一般难以达到要求。目前,各国的技术标准,可谓千差万别。但国际上有影响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 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现已被大多数国家所承认和接受。[5]

21绿色环境标志。又称生态标志,是一种贴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是由部门或民间团体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向厂商颁发的以证明其产品符合环境标准的一种标志。获得这种标志意味着该产品为环保产品,由于不同国家的要求不同,因此,产品要进入该国市场,就要获得相应的环境标志。

31绿色包装制度。指产品的包装材料要求能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利用或再生,易于分解,不污染环境。德国在1992年率先颁布《德国包装废弃物处理的法令》,此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要求绿色包装。否则,就进口。[6] 41绿色卫生检疫制度。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为确保人类及动植物免受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毒素、微生物等影响,对产品的安全卫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对于超标的不允许进口。由于其标准具有任意性,越来越严,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产品受到影响,也正是这种检疫制度,发达国家可以控制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例如: 2002年1月28日,欧盟以氯霉素残留超标为由曾宣布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动物源性食品,了中国每年约7亿美元的相关产品的出口。

51绿色关税。绿色关税指进口国以保护环境为由,对影响环境的产品征收除正税之外的进口附加税。例如:在1987年美国依据其《超基金法》对进口石油征收高于国内同类产品的边境调节税。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

从客观上说,绿色壁垒主要是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设立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兼顾到的环保因素不是太多,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要受到绿色壁垒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农副产品的出口影响。主要受外国检疫制度的影响。发达国家如欧盟在农副产品领域建立相当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我国农副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影响到水产品、畜产品、食品等出口。例如:欧盟在2000年7月1日采用新的茶叶农药残留量标准,检测项目增加到134个,这无疑加大了我国茶叶的出口难度。其他如蔬菜、冻鸡的出口都不同程度遭受检验检疫的影响。

(二)对工业产品出口影响。发达国家的强制性安全及其认证要求及环保方面的规定,影响到我国的机电产品、建材、电视、玩具等产品的出口。例如:对于机电产品,欧盟实行CE(欧洲合格评定)认证制度,对没有贴CE标志的产品拒绝进口;而欧盟与中国温州的打火机问题,欧盟把价格和安全性能联系在一起。

(三)对包装材料的影响。发达国家对产品包装材料的处理和回收方面有较高的标准,要求绿色包装,即易处理,回收率高。而我国的包装材料往往不易处理,回收率低,易污染环境,因而易遭受出口。1998年9月,中国的木质包装出口遭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7]

从总体上看,由于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有较多的发达国家如日本、欧盟、美国。这些国家的环保意识强,标准高且严格,使得我国出口市场范围、出口增速受到冲击,同时由于企业要获得进入这些国家的“绿色通行证”,要支付大量的检验、检测、评估等费用,这些费用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削弱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减少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大大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当然,绿色壁垒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绿色产品是经济增长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企业若能增强环保意识,抓住机遇,提高技术水平,既利于环境的改善,又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增强。

四、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分析

绿色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动植物健康的同时,又有进口的效果。面对绿色壁垒,既不能盲目接受,也不能一概否定它,我们要正确认识它,重视它。既要坚决抵制因绿色壁垒而引起的贸易扭曲,又要提高技术水平,注重环保,达到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协调发展。面对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笔者认为应该从与企业两个方面进行应对。

04

                        绿色壁垒———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新障碍研究首先从层面要加强宏观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大力宣传,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各种媒介宣传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从个人消费到企业生产要具有环保观念。尤其是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环境的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不仅仅是影响企业的效益,而且人类生存也受到危害。惟有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人们才在行为决策中考虑环境。因此,广泛的宣传教育是重要一环。

(二)加快环境立法,制定环境标准。发达国家在环保方面都有比较完善的立法。我国也有关于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当前的形势下,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快制定和完善环境立法,从战略高度,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环境标准,加大执法力度。例如:2001年6月中国发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7日公布《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凡海外出口转基因产品的公司必须向中国农业部申请证书,表明这些产品对人畜以及环境无害。由于基因技术的巨大发展潜力但又存在对生物安全影响的不确定性,因此这样规定是合乎情理的。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有许多优惠措施,由于发达国家环境保护严格,因此,一些外商趁机把一些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我国,

响我国的环境,我国刚入世一年多,制造业中心又不断地向中国内地转移。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国决不能重蹈覆辙。在吸引外资的市场准入方面一定要兼顾环境,防止污染的转嫁。

(三)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应积极参与到有关国际环境立法的协商与谈判中去,鉴于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的差异,技术水平的不同,“一刀切”的做法显然不切合实际,广大发展中国家应联合起来,加强协调与合作,在环境立法和标准中争取更多的利益。根据公平和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援助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以此提高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的技术水平。有关环境的贸易争端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可以利用WT O相关原则,必要时可通过WT O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8]

(四)大力扶持绿色产业。应培育和扶持有利于环保的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把开发绿色产品、绿色包装等绿色产业作为经济和外贸的增长点。增加绿色产业的研发投入,对发展绿色产业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包括财税方面的优惠措施,以此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

(五)设立应对绿色壁垒的组织机构。这样一个组织机构是由部门、有关职能部门、专家学者、企业等参与的,主要负责对绿色壁垒的研究,为企业提供咨询,审议有关方针;同时负责收集相关资料信息,掌握世界各国有关绿色壁垒最新的动态,及时把有关资讯传递给企业,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9]

对企业而言,要把绿色壁垒的压力变为促进发展的动力,必须主动迎接挑战,做好以下工作:

(一)转变观念,增强环保意识。面对绿色壁垒,企业只有积极去应对,改变过去轻视环保的观念,在产品的设计,生产加工消费等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环保,苦练内功,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标准,增强竞争力,才能打破绿色壁垒,变被动为主动,惟有如此,企业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这对企业来讲是根本的出路。

(二)加快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有关环境标准大多数国家执行的是IS O14000系列,它提供统一的环境管理规范,从而推动各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环境行为的改善,它不同于一般的有关环境的标准,因此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可以说企业若取得IS O14000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就获得了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能够消除一些国家的绿色障碍。我国于1996年引入IS O14000,现已有20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 O14000认证①,笔者认为获得IS O14000的认证,既是企业的环保技术达到一定的标准的体现,也是化绿色壁垒为通道的必由之路。[10]

五、结 语

绿色壁垒实实在在地影响到我国的外贸出口,影响到企业的效益,积极地去面对并打破绿色壁垒是刻不容缓的;同时,消除绿色壁垒又具有渐进性,因为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水平差异客观存在,只要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借口,绿色壁垒就一定存在,笔者认为,如同我国入世的协定一样,应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过渡期,逐步与世界接轨。我国的环境标准也应该是逐步提高,不能一蹴而就。消除绿色壁垒虽是个系统工程,相信经过包括与企业在内的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一定会打破这一贸易障碍。

参考文献:

[1][7][8][9][10]江小涓、杨圣明、冯雷.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16

[2][10]薛荣久.如何跨越绿色贸易壁垒〔M〕.国际贸易问题,2002(J):20-23

[3][4]王家庭.“绿色壁垒”的兴起及我国外贸的对策〔J〕.宁夏党校学报,200113,(2)

[5]那力、何志鹏.WT O与环境保护〔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13

[6]华欣.试析绿色壁垒及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现代财经,2001,(4):51-54

14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①秦杰、邹声文:《应对国际贸易绿色壁垒:我国多种产品获

“绿色通行证”》,《国际商报》,2003年1月9日,第一版。

文档

绿色壁垒_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新障碍研究

绿色壁垒———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新障碍研究Ξ张家峰ΞΞ(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发达国家为了维护国别利益,大力推行一种新的贸易障碍———绿色壁垒。中国在入世之后,出口遭遇了较多的绿色壁垒。对此我们应该正确到认识它的贸易保护本质及对外贸的影响,与企业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关键词:绿色壁垒;贸易保护;环境保护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icintegrationandtrad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