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录 | 备 注 |
2009年6月15日 天气:晴 气温:27-35度 3跨54米连续箱梁,京沪线第二节段模板安装、钢筋及预应力波纹管施工结束,进入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 9:00 现场技术员杨玉勇、燕杨对第二节段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要求施工队整改。检查发现,钢筋采用卡具定位,但顶板钢筋网片个别支撑钢筋绑扎不牢固。待整改合格后,报质检工程师进行自检。 9:50 质检工程师张勇对第二节段箱梁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顶板钢筋数量符合设计,抽检钢筋间距为:105mm、99、100、107、104、97、96、101mm,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钢筋间距±10mm的要求;顶板两层钢筋网片之间架立筋30公分间距梅花形布置,每根架立筋均与上下两层钢筋网片绑扎固定;顶板钢筋与内模板之间设置同强度混凝土垫块,满足每平米不少于4个的要求。顶板及顶板锯齿块预应力波纹管线形平顺,符合设计要求;第二节段内模及外模表面平整、干净并涂有隔离剂,模板安装稳固牢靠、接缝严密、无错台、模型内无积水及垃圾杂物。自检合格,同意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10:40监理工程师苏玉邦、段建生对第二节段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第二节段模板表面平整、干净并涂有隔离剂,模板安装稳固牢靠、接缝严密、无错台、模型内无积水及垃圾杂物; 测得桥面板宽度误差:(±10)2、3、-1、-2、2;腹板厚度(+10,0)2、3、0、1、1;底板厚度:(+10,0)0、2、3、1、1;顶板厚度:(+10,0)0、2、3、2、5;隔板厚度:(+10,-5)1、3、2、5、-2;预应力孔道位置:(3)2、1、0、1、1、3、1、2、0、1; 箱梁钢筋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锈蚀,符合规范要求。受力钢筋全长:(±10)4、5、1、2、-3、-3;箍筋内净尺寸:(±3)-1、2、0、3、2;钢筋搭接长度为xx、xx、xx……公分,均大于36公分,末端加标准直角弯钩,钢筋品种、级别、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置和数量满足每平米内不少于4个的要求;同一截面内的接头数量为xx,未超过截面钢筋总数的50%,符合规范要求。 第二段的预埋接触网基础设计为A+C,距离6#墩中心线24m,检查发现距离6#墩中心线24.002m。其他预埋件数量齐全完整,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监理工程师苏玉邦、段建生检验合格,同意浇筑。 11:50 首车混凝土运到现场。实验员但唐进、周刚锋、监理工程师苏玉邦共同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查:查混凝土配料单得知开盘时间为11:30。箱梁采用C50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粉煤灰:矿粉:外加剂:水=1:2.51:3.46:0.125:0.28:0.017:0.27,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现场塌落度测试:185mm、180mm、175mm、180mm、170mm,符合规定。入模温度:28°C、26°C、25°C、27°C, 入模含气量:3.3%、3.5%、3.7%、3.5%、3.9%。符合要求,监理工程师苏玉邦同意浇筑,并见证制作试块3组,进行同条件养护。试件:3*54米连续箱梁第二节段。 混凝土浇筑开始,遵照先底板,后腹板,再顶板的顺序进行。由箱梁一端向另一端逐层推进,分层厚度不得大于40cm。 截止18:00混凝土累计浇注243方。晚上安排技术人员和晚班工人继续浇注。全过程监理xxx旁站。 | 施工人员: 振捣工14人,电工1人,抹面工5人。 机械设备:混凝土泵车2台,振捣棒14台,罐车5辆,混凝土拌合站1座。 技术员: 杨玉勇 燕杨 质检工程师:张勇 监理工程师:苏玉邦 段建生 施工人员: 振捣工14人,电工1人,抹面工5人。 机械设备:混凝土泵车2台,振捣棒14台,罐车5辆,混凝土拌合站1座。 技术员: 杨玉勇 燕杨 质检工程师:张勇 监理工程师:苏玉邦 段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