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SSS、SAS、ASA、AAS,HL。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等边对等角;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
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定理: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4、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逆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注意角平分线是射线而不是直线或线段.)。定理:在同一平面内,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故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只有一个。
一、选择题
1、以下列各组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6,8,10 B、5,12,13 C、9,40,41 D、5,6,7
2、已知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则其逆命题是( )
A、不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 B、面积不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3、对于直角三角形,下列条件不能判定它们全等的是( )
A、一锐角和相邻的直角边对应相等 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4、△ABC的边AB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点C,则有( )
A、AB=AC B、AB=BC C、AC=BC D、∠B=∠C
5、△ABC中,边AB、AC的中垂线交于点O,则有( )
A、O在△ABC内部 B、O在△ABC的外部
C、O在BC边上 D、OA=OB=OC
6、(2001•青海)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三条边对应相等 B、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
C、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D、两条边和一条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
7、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4,另一边为9,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7 B、22 C、13 D、17或22
8、如图,在△ABC中,∠ACB=90°,BE平分∠ABC,DE⊥AB于D,如果AC=3 cm,那么AE+DE等于( )
A、2cm B、3cm C、4cm D、5cm
9、如图,在△ABC中,∠A=50°,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则∠DBC的度数是( )
A、15° B、20° C、30° D、25°
10、(2003•烟台)如图,△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与BE相交于F,若BF=AC,则∠ABC的大小是( )
A、40° B、45° C、50° D、60°
11、若三角形中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正好落在第三条边上,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12、点D到△ABC的两边AB、AC的距离相等,则点D在( )
A、BC的中线上 B、BC边的垂直平分线上
C、BC边的高线上 D、∠A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上
13、如果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也是中线,则该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任意三角形
14、下列定理中逆定理不存在的是( )
A、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B、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相等 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二、填空题
15、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4,底边上的高为2,则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
16、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是5cm和12cm,则斜边长是 ,斜边上的高是 cm.
17、有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是6和10,要使这个三角形成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边长为 .
18、“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 .
19、如图,在△ABC中,∠C=90°,DE是AB的中垂线,分别交AB、BC于点D、E,若∠B=30°,BC=10,则CE= .
20、(2008•肇庆)如图,P是∠AOB的角平分线上的一点,PC⊥OA于点C,PD⊥OB于点D,写出图中一对相等的线段(答案不唯一,只需写出一对即可) .
21、在△ABC中,边AB、BC、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P,则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22、(2005•宜昌)已知,在Rt△ABC中∠C=90°,∠BAC=30°,AB=10,那么BC= .
三、证明题
23、已知:点D是△ABC的边BC的中点,DE⊥AC,DF⊥AB,垂足分别为E,F,且BF=CE.
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4、(2006•河北)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边BC上,且BD=CE.
求证:AD=AE.(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求证:AD垂直平分EF.(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
26、如图,在△ABC中,AC=BC,∠C=9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
(1)已知CD=4cm,求AC的长;
(2)求证:AB=AC+CD.
考点: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