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朝彦
一、指导思想
1、体现以学生为本,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课堂教学注重“三基”训练: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基本方法的渗透。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九年级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二、工作目标
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养。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物理学科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物理新教材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物理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内容编排、教学要求及难度作了更科学的调整,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我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我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力争在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我要时时更新我的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使用兴趣教学法,充分运用多种手段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
4、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科学家、爱国人士,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我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科学、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四、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 | 课时安排 | |
第十二章 温度及物态变化 | 第1节 温度与温度计 | 1 |
第2节 熔化与凝固 | 2 | |
第3节 汽化与液化 | 2 | |
第4节 升华与凝华 | 2 | |
第5节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 1 | |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 第1节 物体的内能 | 2 |
第2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 3 | |
第3节 内燃机 | 2 | |
第4节 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 1 | |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 第1节 了解电路 | 2 |
第2节 让电灯发光 | 2 | |
第3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 3 | |
第4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 2 | |
第5节 测量电压 | 2 | |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 第1节电阻和变阻器 | 2 |
第2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 2 | |
第3节 “伏安法”测电阻 | 2 | |
第4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 2 | |
第五节家庭电路 | 2 | |
上学期考试复习、分析、总结 | 4 | |
第十六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 第1节 电流做功 | 2 |
第2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 | 3 | |
第3节 测量电功率 | 3 | |
第四节 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 2 | |
上学期期末考试 | ||
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 第1节磁是什么 | 2 |
第2节 电流的磁场 | 2 | |
第3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 2 | |
第4节 焦耳定律及其应用 | 2 | |
第十八章 电从哪里来 | 第1节 电能的产生 | 2 |
第2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 2 | |
第3节电流的输送 | 2 | |
期末复习、分析、总结 |